心理諮詢學教案

2023-02-02 20:12:05 字數 4929 閱讀 8773

第一章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

所謂健康,是指個體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行為的健全狀態。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的適應能力的完滿狀態」。人的心理健康該如何判定,心理異常有哪些表現,又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心理健康?

這些問題無疑是心理諮詢要面對的首要而基本的問題。

第一節心理健康的判定

人的心理怎樣才算是健康的,用什麼標準去衡量,又以什麼作為標誌,是乙個較為複雜的問題。因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並沒有乙個絕對的界限,不像軀體的生理活動如體溫、脈搏、血壓、肝功能等那樣明顯,通過各種檢查,把結果綜合一下就可以知道。要看心理健康還是不健康,正常還是異常,卻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並沒有乙個公認的、一致的標準。

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標準

從實際情況看,人們在判定心理健康時可能採用了以下三種標準。由於標準的不同,對同一心理特徵或現象的健康判定可能得出不同甚至是矛盾的結論。

(一)常態分配的標準

人的各種心理特徵或現象基本上都是服從常態分配(即居中的總是大多數,而特別突出或特別滯後的總是少數的「兩頭小、中間大」式的分布)的規律的。照此標準,如果某種心理特徵或現象與大多數人一致,即被認為是健康的,反之則被視為不健康的。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用到此標準,也有一定道理,但此標準較為消極。

(二)社會規範的標準

照此標準,如果特定個體的某種心理特徵及其行為表現是符合其社會角色的社會規範的,即被認為是健康的,反之則被視為不健康的。傳統上,這種標準在我國被廣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由於這種標準對個性的忽視,以及對心理健康可能起到的扭曲作用,現在已遭到越來越多的批評。

(三)心理適應的標準

判定乙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應該以其是否有良好的生活適應為標準。這種標準也十分重視個人的心理感受。可以說,這種標準順應了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它不僅為眾多的專家學者所倡導,也越來越為民眾所普遍接受。

二、心理健康的特質

關於心理健康者的特點,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作了的**,提出了各種觀點(專欄1-1)。這些說法雖說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異。總起來看,心理健康應有下列四項基本特質。

(一)積極的自我觀念

能悅納自已,也能為他人所悅納;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能面對並處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雖然有時也可能會覺得不順意,也並非總為他人所喜愛。但是,肯定的、積極的自我觀念總是佔優勢的。

(二)恰當地認同他人

能認可別人和存在和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認同別人而又不依賴或強求別人,能體驗自己在許多方面與大家是相同的、相通的;而且能和別人分享愛與恨、樂與憂,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並且不會因此而失去自我。

(三)面對和接受現實

能面對現實和接受現實,既使現實不符合自己的希望與信念,也能設身處地、實事求是地去面對和接受現實的考驗;並能多方尋求資訊,傾聽不同的意見,把握事實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隨時接受挑戰。

(四)實踐經驗豐富

能對自己、周圍和事及環境有較清楚的知覺,不會迷惑和徬徨。在自己的主觀經驗世界裡,儲存著各種可用的資訊、知識和技能,並能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增進自己行為的效率。

第二節心理異常的表現

心理異常或障礙型別多樣,表現複雜。臨床上的分類也很複雜。這裡,僅從心理諮詢的角度看,可大致分為三大類。更詳盡的介紹,有《**心理學》這門課程。

一、行為與人格問題

這一類別包括的心理異常的問題較多,其中有行為偏離、人格病態、性行為**、以及不良適應性反應行為。這類行為異常問題有的可以是固定的、持續的,有的則是一時性的,其中有不少案例牽涉到社會治安或司法問題。由於他們雖然有心理、行為障礙問題,但並不是精神病,因為他們一般來說智力是正常的,意識是清醒的,而且一般也沒有精神失常症狀;故此,對自己的行為有責任能力,如果觸犯刑律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不過,對於這類人,僅用強制性的懲罰手段或簡單的**措施,通常難以使他們的障礙到糾正,而必須採用心理與行為矯治才能取得效果。

(一)行為偏離問題

這類問題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是指在沒有智力遲滯和精神失常症狀的情況下而與其所處的社會情境及社會評價相違背,在行為上顯著地異於常態,且妨礙青少年對正常社會生活的適應。這裡包括某些怪癖行為、酗酒行為、吸毒行為、施虐行為、盜竊行為等。

(二)人格障礙

也稱病態人格。這種障礙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人格並與社會相悖的一種持久和牢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人格障礙一般始於童年或青少年,而持續到成年或終生。

一般認為它是在不良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受到環境、特別是心理社會環境的有害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常見的人格障礙有以下一些:(1)***性人格,其特點是缺乏道德責任感,情緒活動呈爆發性,行為呈衝動性,對他人和社會冷酷列懷,缺乏同懷心和羞恥感,往往目無法紀,且不能從挫折和懲罰中吸取教訓等。

(2)偏執型人格,其特點是情感冷淡,對周圍無動於衰,乖僻古怪,多幻想或奇怪觀念,服飾、儀表常不顧習俗等。(3)強迫型人格,其特點是過分自我克制,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過於追求完美,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墨守陳規,思前顧後,敏感多疑,缺乏隨機應變能力等。(5)表演型人格,其特點是自我中心,感情用事,情緒不穩定,愛自我表現,愛幻想,常以想象代替現實等。

(三)性行為**

性行為**是指與生殖沒有直接聯絡,在尋求性滿足的物件或方法上與常人不同,且違反當時的社會習俗而求得性滿足的性行為活動。它與病態人格有一定聯絡,但又有所區別。一方面,性行為**可能是病態人格的一種表現,它們可能有病原學上的聯絡。

例如,乙個性格好鬥而殘忍的人,在兩性關係上可能是個施虐淫者。另一方面,性行為**又不一定都具有病態人格的特徵。國外有調查發現,大多數性行**的人都能適應社會生活。

性行為**者對正常的性生活通常沒有要求,甚至心懷恐懼,其行為常帶強迫性、反覆性,受懲罰後也會感到悔恨,但又難以自控而往往重犯。性行為**表現種類繁多,可謂五花八門,常見的有暴露癖、戀物癖 、窺陰(淫)癖等。同性戀(專欄1-2)是否應視為性行為**,則是乙個有爭議的問題。

(四)不良適應性反應

這一類行為問題常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特別是那些心理素質發育不健全,人格發展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在變化的或新的環境中(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產生不良適應性行為,從而影響到自身的心身健康。對於學生而言,這種情況下易出現厭學心理和逃學行為,或釀成身體上的與精神上的疾病(如各種心身疾病或神經官能症等),最後不得不休學或退學。

二、輕度的心理異常

這一類心理異常表現是指人的整體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影響,其大腦一般沒有組織上的器質性損害,只是在高階神經系統活動方面表現失調。患者心理活動各個方面的協調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明顯的減弱,人際關係處理往往不夠和諧。但他們能理解並認識到自己心理失常狀態,自身心理感受痛苦,因而主動尋求改善自身不正常狀態的辦法和措施。

能自理生活,日常工作和社會生活可以正常進行。典型的如各種神經症都屬於這一類。我國現行的神經症亞型分類有:

神經衰弱、癔病、強迫性神經症、恐怖症、焦慮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疑病症等。

神經衰弱是神經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表現為大腦功能衰弱,即患者的精神容易興奮又容易疲勞,對微弱刺激十分敏感,注意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疲勞乏力;其次是情緒波動、緊張、煩惱、易怒;再次是失眠、多夢頭暈、頭痛,以及其他的肌肉緊張性疼痛。此外,常見的還有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如多汗、心悸、尿頻、便秘等。

強迫性神經症是以複出現強迫性思維或動作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神經症,強迫症狀特點是不由自主地出現某些想法和動作,患者試圖極力控制,但又無能為力,無法擺脫或控制而焦慮不安。強迫症狀可表現為強迫觀念,如強迫性懷疑、強迫性檢查、強迫性洗手和強迫性儀式動作等。

恐怖性神經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的一類神經症。其恐怖往往由某些確實存在但當前明知並無危險的境遇與客體所引起,而自己卻難以控制,因而極力迴避,其恐懼程度可由輕度的不安到驚恐。恐怖症的常見表現形式有廣場恐怖、社交恐怖、動物恐怖等。

焦慮性神經症是以持續不斷的焦慮情緒和症狀為特徵的神經症。常表現為緊張、不安、焦慮、憂慮、恐懼等。患者在足以導致焦慮反應的事件已經過去之後,仍會持續地感受到焦慮情緒。

抑鬱性神經症是以永續性情緒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常表現為心情壓抑,悲觀失望,行為消極,怨天尤人,自我評價降低,對周圍事物興趣索然,對前途感到失望。由於患者難以排解抑鬱心境,對生活沒有樂趣,對前途失去希望,對活動沒有精力,對處境無能為力,覺得生存缺乏意義,故嚴重時易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

有關自殺的心理學研究,參見專欄1-3。

三、嚴重的心理異常

這一類是指人的整體機能的瓦解,不僅心理活動本身的各個方面的協調一致遭到嚴重的損害,而且機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也嚴重失調。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異常表現:(1)病人的反映機能受到嚴重損害,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現精神失常現象如幻覺、妄想、思維錯亂、行為怪異,情感失常等,因而喪失正常的言行、理智與行為反應。

(2)社會功能有嚴重損失,不能正常處理人際關係,不能理解個人生活,也不能正常地參與社會活動,甚至會給公眾社會生活造成危害。(3)不能理解和認識自身的現狀,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對自己的處境完全喪失自知力。各種精神病都屬於這一類。

精神**症是最嚴重而且常見的精神病,患病率約為3~7‰,約佔精神病患者的60%左右,發病多在青春期及成年初期,病程多遷延。其特點是患者基本個性改變,出現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的障礙,精神活動各方面用與環境的關係均不協調,但一般無智力缺陷和意識障礙。其症狀複雜多樣,較常見的有思維聯想障礙、原發性妄想、幻覺、原發性幻想、情感倒錯或淡漠、緊張綜合症、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

本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起病預後較好,慢性起病預後較差。

躁狂抑鬱症是另一種重度精神疾患,它是以原發性情感情緒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且具有發作期和完全正常的間歇斯反覆交替出現的一種精神病。躁狂發作期以言語明顯增多,聯想加快,觀念飄忽,注意不集中而隨境轉移,自我感覺良好,自我評價過高,情緒極端高漲,行為活動顯著增多,精力充沛,行為輕率等為特點;抑鬱發作期則與此相反,以言語明顯減少,聯想困難,思維遲緩,思考能力下降,體感不適,自我評價過低,情緒極為低落,反覆出現輕生念頭,行為活動顯著減少,自責、自罪等為特徵。

第三節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乙個極為複雜的動態過程,包括許多相對獨立的特質。因此,影響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礙的因素也是複雜、多樣的。從生物遺傳因子的作用到個體自我心理衝突、不良人格特徵,早期教育與家庭環境問題以及應激性生活事件的影響等。

當然,概括起來還是生物、心理、社會這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心理諮詢總結

舊縣中心學校 2015.2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外,更應是乙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發展潛能 學習解決問題和提公升人際溝通等能力的地方,學校心理諮詢室作為學校的乙個部門將致力於支援 配合學校 老師 家長幫助學生適應 改善及解決在學校 家庭 或成長方面的心理問題,讓學生能發展潛...

心理諮詢計畫

2011 2012年度第一學期小唐小學心理諮詢計畫 諮詢員 李玲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濱州市市關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諮詢計畫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 市 縣關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 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