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學設計

2023-01-31 22:09:02 字數 1617 閱讀 4160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讀生字詞,學會歸類積累新詞。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2、 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的寫作思路,學習抓住細節評鑑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的寫作思路,學習抓住細節評鑑人物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歸類積累

1、檢查摘錄筆記。

2、按人物歸類積累詞語。

懶惰花錢如流水辛勤勞動省吃儉用辯解堅決掙錢

筋疲力盡滿頭大汗曉得熊熊大火當牛做馬苦差事受不了

在摘錄詞語時可按人物歸類積累,把描寫父親、妻子、兒子的詞進行歸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用關鍵詞來概括課文內容。(懶惰花錢如流水掙錢受不了

(2)密鑰匙:概括課文內容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然後把這三個要素串聯起來。

(3)學生交流反饋。

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在掙金幣的過程中,老人、母親、兒子他們三個人分別是怎麼做的?圈出表現人物的關鍵詞。

三、質疑解惑,理清文章脈絡

1、反饋**完成情況。

2、根據**進行比較質疑。

(1)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父親三次都把金幣扔進火爐裡。

前兩次母親給的金幣被父親扔進火爐裡,兒子的反應都一樣,笑了、走開了。第三次兒子自己掙金幣被父親扔進火爐裡,他就受不了了。

(2)三次掙金幣的過程中,針對父親的做法與兒子的表現,你有什麼疑問嗎?

(3)歸納小結。

學生的疑問可以歸納為兩個問題,乙個是父親為什麼要扔?另乙個是兒子前兩次笑了,第三次卻受不了了。(邊歸納邊板書:問號?)

3、體會前兩次笑的內心想法。

師: 兒子第三次的反應為什麼和前兩次不同?我們來看第一次的反應

(出示課文9——13自然段)

師:父親第一次把金幣扔進火爐,兒子為什麼笑起來了?他在想什麼?

生1:這枚金幣是母親給的,無所謂,扔了就扔了。

生2:不就是一枚金幣嘛,不要緊,還可以再找媽媽拿。

師:父親第二次把金幣扔進火爐,兒子又會想些什麼?(出示14——20自然段)

生1:看來父親不好騙啊,瞞不過他,我得自己去掙錢了。

生2:我都滿頭大汗了,父親還不相信我,哎!

4、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

前兩枚金幣都是媽媽給的,兒子對待金幣被扔進火爐沒有一絲觸動,只是一笑置之。

(1)可當父親第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兒子的反映完全不同了,這是為什麼呢?

生1:這金幣是他自己辛苦掙來的。

生2:他受不了父親把他辛苦賺來的金幣扔進火爐裡去燒。

(2)你從**看出兒子受不了了?他為什麼會「受不了」了呢?請大家認真讀讀21—28自然段,圈畫出重點詞句。

(受不了:忙跑抓大聲叫)(為什麼「受不了」:當牛做馬苦差事)讀23自然段。

(3)想象兒子幹活的艱辛,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4)兒子終於掙到一枚金幣後,體會老人的想法。(指導朗讀老人的話)

四、總結延伸

1、總結這節課的兩個問題。前兩次父親把金幣扔進火爐裡,兒子為什麼笑了走開了;到了第三次,兒子為什麼受不了了?父親為什麼要三扔金幣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扔扔扔笑笑受不了

一枚金幣反思

城關中心小學史玲霞 一枚金幣 這篇課文講述了辛勤勞動 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 的老人,看到兒子長大後懶惰成性,花錢如流水,萬般心痛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給別人,而不留給兒子。後來,老人三次燒金幣,直到第三次,兒子才用勞動換來了金幣。這時,老人才相信了兒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我抓住重點...

一枚金幣教案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 上冊 金錢一枚金幣 課標要求 一 識字與寫字 1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 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3 會使用字典 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4 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 端正 整潔。用毛筆臨摹...

《一枚金幣》反思

新鄉市第一實驗學校宋和傑 本次組內人人作課活動,從開始籌備到11月16日的正式講。我花費了將近乙個月的時間,分別在二班和四班進行了試講。在組內老師的幫助下,捋順了思路,關注了一些細節性的問題。下面就將本課在作課過程中的問題記錄下來。一枚金幣 這篇課文通過兒子三次拿來金幣以後,爸爸的反應,告訴我們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