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代價與回報》教學設計

2023-01-29 13:06:04 字數 4569 閱讀 4914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本時教學內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時的內容,是使學生認識到承擔責任意味著回報也意味著代價,要學會承擔責任,更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對那些無法逃避的責任要積極面對,對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們要心懷感激之情。

2、學生情況分析。

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這樣的一些現象:

l  有時他們會因為所謂的哥們義氣盲目承擔本不屬於他們的過錯;

l  有時他們會在闖禍後只談別人的過失;

l  有時在需要他們承擔責任時,他們卻猶豫不決;

l  有時在實際生活中對於他人無私奉獻精神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有懷疑、嘲笑的態度;

……  這些現象反映了學生並不清楚責任的複雜性以及應該如何正確地承擔責任。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學習教學材料中不言代價與回報、無私奉獻的人的優良品質,並轉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能比較客觀地分析代價與回報的關係,較合理地作出選擇,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2、能力目標:從教學材料中提取有關的教學資訊的能力(每個學生至少兩條)。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選擇,能正確評估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作出比較合理的選擇。

3、知識目標:明確承擔責任會得到回報,但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明確有些責任即使不是自願選擇的,也應盡力承擔好。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承擔責任時如何選擇,如何更好地承擔責任。

2、教學難點: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生對於現實生活中他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有時有牴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以事例為依託,以情感為支撐,引導學生思考,並引發他們的道德體驗,轉化他們的道德實踐是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布置任務

教師布置學習任務:

、今天上的內容需要我們分組進行,現在組已經分好,請各組產生一名小組長(可以自薦也可以他薦),負責組織本組的學習。每位同學都拿到乙個號碼,請每組的1號作為發言人,代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2、每組的組長到老師這裡選取學習任務,並組織本組想學習。

【設計意圖】1、本教學選擇了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啟發引導及師生共同**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前對學生小組活動提出明確要求。

2、結合本教學主題「責任、選擇、代價、回報」,利用學生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承擔責任,為本的學生道德實踐打下伏筆。

第二部分:學習任務的分配

教師給三組分配的任務分別為:結合提供的教學材料,根據老師提出的要求,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教學材料:

第一組:小a的選擇

一周前,校運動會的報名結束。體育成績很好的小a報了兩個專案。他們班的同學都期盼他取得好成績,為班裡贏得榮譽。

可剛得到訊息,糾正本週日學校將租用月壇體育場舉行校級運動會,小a的媽媽給他報的繪畫班正好也在週日上不能更改。小a很喜歡繪畫,而且聽媽媽說報這個班花了很多錢。但是根據學校規定報名情況不能更改。

小a很猶豫……

第二組:斯特魯格的選擇

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美國體操選手斯特魯格在跳馬比賽中腳部崴傷。在她的最後一跳之前,她面臨乙個艱難的選擇:不跳,美國將失去第一枚體操團體金牌;跳,她將受到終身無法恢復的傷痛,她將永遠告別體操事業。

她會……

第三組:一位老人的選擇

有一位74歲的老人,因為他的傑出貢獻,多年來獲得了很多榮譽,幾乎成了獲獎專業戶。他的名字作為品牌價值被估價超過1000億元。他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個人獲得00萬元鉅額獎金,他的生活……

學習任務:

、請同學們將教學材料根據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續寫。

2、要求各組選擇用「選擇、代價、無可厚非、責任、奉獻、順理成章、理解、權衡、犧牲、放棄、不值得、回報、不計較、無悔、抉擇」這些詞,對前段材料和續寫的原因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教學材料的閱讀、分析、續寫,初步了解學生對於「責任、代價、回報及其相互關係」的理解。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為本的學生道德實踐打下伏筆。

第三部分:小組學習匯報及綜合分析

第一組:

、展示第一組材料內容,請發言人對自己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匯報。

2、請其他小組同學發表不同意見。

(對於「小a的選擇」,學生中一定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各執一詞。在這裡,教師讓學生體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艱難的選擇,需要權衡得與失,權衡代價與回報。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選擇可能會越來越多,這是我們走向成熟過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在後兩組教學內容結束後再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第二組:

、展示第二組文字材料,請發言人對自己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匯報。

2、聽取其他小組同學發表不同意見。

(對於「斯特魯格的選擇」,學生中也會出現不同意見,教師要給學生寬鬆的環境,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

3、學生發言後,教師**《斯特魯格的選擇》**,給學生揭示故事的真實結局。

**內容:斯特魯格忍著劇痛做了最後的一跳,她跳完以後,由於傷痛,只能跪著爬出賽場,這情景讓裁判員、在場觀眾心痛。然而,她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和坦然。

當她和隊友站在最高領獎台上時,體育館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她沒有流淚,依然是微笑和鎮定……

、看過這段**後,大家的感受是什麼?(學生回答一定是感動,很多人看過這段**都感動得掉淚)但你發現斯特魯格的表情了嗎?(她平靜、坦然、微笑、堅定)這說明什麼?

(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即一旦我們作出了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承擔責任。)

2、「她這樣做值嗎?」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你的看法呢?(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或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如何權衡才是社會道德提倡的高尚境界。)

3、「其實,她別無選擇,要是我也會這樣做。」也有人這樣說。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的確,她代表的不是個人,是團隊,是國家。這種責任有時是不容我們選擇的,但她最後的出色一跳,說明她竭盡全力了。----她選擇了積極面對。

)4、說到這裡,老師想再問一下,剛才選擇小a放棄參加運動會的同學,現在你的選擇是否會有些改變?剛才選擇小a應該參加運動會的同學,可否想出一句表揚的話鼓勵一下小a?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教師通過三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面對責任,面臨選擇,該如何正確地、合理地選擇,並積極地承擔由此產生的責任。即使是別無選擇的責任,我們也要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是高尚的道德品質。

第三組:

(對比前兩組閱讀材料,這組材料懸念較少。學生一定能猜出來是「水稻之父-----袁隆平」,對他的事蹟比較了解,但初中生也許會出現不同意見。如:

他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他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安逸一些等。如果學生沒說出相反的意見教師也可以反過來問學生。)

、展示第三組文字材料,請發言人對自己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匯報。

2、出示袁隆平的生活、工作**,補充新的文字材料。

補充材料:然而,他的「坐騎」是一輛舊電單車。74歲的他還在為解決我國和世界的糧食問題奔走在田間地頭。

榮譽和財富的不期而至並沒有改變這位科學家的本色。他將國家獎勵給他的鉅額獎金全部用於雜交水稻的研究上。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

教師提問:

、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他巨大的貢獻授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當之無愧。可人們用這樣的詞形容現實生活中的袁隆平:

「淡泊名利,一介農夫,兩腿沾滿了泥點子的科學家,榮譽和財富沒有改變他的本色。」你能說說袁隆平身上的品質嗎?(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考慮個人得失等)

2、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袁隆平這樣的人物,你能說出來嗎?(叢飛、徐本禹、李向群、徐虎、魏青剛等)

3、引導學生補全板書,梳理教學思路。

教師總結:說到這裡,同學們一定對「如何選擇責任,如何衡量回報與代價」有了新的認識。

教師展示:

歌德的話: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的一種愛。

老師的話:責任要求我們學會抉擇,勇於承擔,追求高尚。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袁隆平等先進人物的事蹟,引導學生認可社會道德提倡的無私奉獻、不計代價與回報等的優良品質,並以他們為榜樣。力圖實現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學生積極實踐的有機結合。

第四部分:學生活動小結

教師總結:其實這節同學們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已經經歷了一次「如何選擇,如何承擔責任」的考驗。老師將對一些同學進行現場採訪:

、關於選擇責任-----勇於承擔。

三個小組長:你們是自薦做組長的還是別人推薦的?感覺到壓力了嗎?相信自己能做好嗎?是否想到過別人會抱怨你?

小組成員:對你們組長的工作滿意嗎?

小組長:如果別人不滿意,你後悔嗎?

2、關於必須承擔的責任-----認真對待。

發言人:你們是老師指定的發言人嗎?有壓力嗎?對自己的發言滿意嗎?

小組成員:對你們的發言人的表現滿意嗎?為什麼?

3、關於默默奉獻-----不計較回報。

全體組員:除了組長、發言人,你們認為今天對你們組貢獻最大的同學是誰?

貢獻最大的同學:你積極為本組出謀劃策,卻沒有發言的機會,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教師總結:這節,同學們表現都很好,在責任面前,你們學會了選擇,也勇敢地承擔了責任。面對壓力,你們積極應對,盡量做好,還有些同學默默奉獻。

其實在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你們總會遇到各種責任的選擇,老師相信你們會勇敢地做負責任的人。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對本學生參與活動的總結,對相關學生的採訪與評價,揭開本學生踐行「承擔責任」的真實情況,使學生回味本的情感體驗,真切地體會「如何更好地承擔責任」。積極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力爭做負責任的公民。

不言代價與回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懂得承擔責任會得到回報,但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2 懂得有些責任即使不是自願選擇的,也應盡力承擔好 3 了解不計個人得失 無私奉獻者的事蹟。能力目標 能夠正確評估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作出最合理的選擇,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以積極的態度承擔那些不是自...

不言代價與回報

不言代價與回報 教學設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有足夠的勇氣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以積極的態度承擔那些不是自願選擇而應該承擔的責任 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而無私奉獻的人,努力做乙個負責任的公民。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典型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責任 代價 回報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採用情境...

《不言代價與回報》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有足夠的勇氣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以積極的態度承擔那些不是自願選擇而應該承擔的責任 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而無私奉獻的人,努力做乙個負責任的公民。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典型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責任 代價 回報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採用情境分析 小品表演 討論或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