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公尺的認識》教學反思

2023-01-29 03:42:02 字數 1379 閱讀 5619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公尺、分公尺、厘公尺、公釐等長度單位,對長度單位有了初步的了解。1公釐、1厘公尺、1分公尺、1公尺等長度學生都可以用手比劃出來,通過尺子去測量,但1千公尺的長度既不可能用手去比劃,測量的難度也十分大,只有借助學生的生活實際去感受。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起1千公尺的概念,成為教學的重難點。

一、初步建立1千公尺的觀念

首先,我與學生一起回顧了有哪些長度單位,並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這些長度單位。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一些填長度單位的練習讓學生練習,如橡皮擦4( ),學校跑道一圈長400( ),東莞到廣州的距離大約是70( ),回顧知識,並引出千公尺作為長度單位。接著,我通過三處設疑:

「為什麼用千公尺?」「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公尺?」、「1千公尺有多長呢?

」通過這樣的環節,讓更好了解「千公尺」這個長度單位,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不足:1千公尺到底有多長,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公尺的長度?以後應增設這樣環節,從學生最熟悉事物出發,這樣能夠更容易讓學生初步建立1千公尺的觀念。

二、進一步建立1千公尺的表象

在課前設計時,我考慮到了兩個方面:

1.結合學生課前走操場跑道(環行)來幫助學生建立1千公尺的長度。

距離的感知:

①感受並目測100公尺,建立10個100公尺是1000公尺,即是1千公尺。

②跑道一圈是200公尺,5圈是1000公尺,即是1千公尺。

③跑道一圈是400公尺,2圈半是1000公尺,即是1千公尺。

通過與學生身邊事物去感受1千公尺,如一起走100公尺,(10個100公尺才是1千公尺),一起跑200公尺(5圈這樣的跑道才是1千公尺),並通過課件來幫助學生建立1千公尺的概念。

時間的感知:

如果走100公尺需要1分鐘左右,估計一下,走1千公尺大約走多少時間?

不足:由於只讓學生感受200公尺,課後應該讓學生走一走,真正感受1千公尺的長度與所花費的時間,這樣學生對1千公尺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

2.要結合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路段(直線型)來感受1千公尺的長度。

在製作課件時,通過百度地圖,繪製了一幅我們學校附近的路線示意圖,因為那些都是學生最為熟悉的線路,大部分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在這些路線上往返,所以更能使他感受到1千公尺的長度,從學校門口出發到嘉榮商場直線距離大約是1000公尺。

不足:如果能路線圖製造成錄影,學生會清楚地看到1千公尺的直線距離。

對於這類概念建立課型,自己更努力:

1.課前感受要有規劃,夠充分。課前,我帶著學生來到操場,首先告訴學生從**到**是100公尺,走一走需要幾步,看看需要幾分鐘,記下你走的情況。

然後要求學生沿著學校操場跑道走5圈(一圈200公尺),讓學生記下走完後的感覺。活動要做到有條理,學生才更好地聯絡生活經驗,並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認知結構。

2.整個過程,應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公尺的長度,把1千公尺與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很好地聯絡了起來,讓學生經歷了乙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生成過程。

《千公尺的認識》教學反思

一 注重生活經驗 千公尺 是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建立1千公尺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新舊知識的引申 發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在課前,我親自帶領學生估一估 走一走100公尺的路程,並量出繞操場200公尺走一圈的時間,通過這些實踐性的課前活動,...

《千公尺的認識》教學反思

千公尺的認識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公尺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公尺的概念,難點是將千公尺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絡,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在上這節課之前我一直在擔心,因為公尺 分公尺 厘公尺 公釐可以讓學生用手比劃,學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公尺怎麼辦呢?學生既不能用手比劃,也不能用眼睛來看。苦於找...

千公尺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三上第7 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公尺 公里 知道1千公尺 1000公尺。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公尺與千公尺的關係,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3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公尺的長度概念。教學重點 明確公尺與千公尺之間的關係,知道1千公尺 1000公尺,會進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