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梯形的特徵和面積》教學反思

2023-01-28 16:12:02 字數 1381 閱讀 7433

知識再創造教學互提公升

備課時大刀拓斧

備課的過程是對教學內容挖掘,對學生探索,以及兩者之間的融合過程。針對青島版四年級下冊34-35頁梯形的特徵和面積這一部分內容,備課時我反覆思考是分兩課時還是一課時呢?學生能否在一節課35分鐘的時間既能真正理解梯形的特徵又能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呢?

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學會了用數格仔的方法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習中掌握了通過圖形轉化來推導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大膽的設計為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上課時大膽放手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因此,我上課時大膽放手。

1、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想、說、練、議、評等過程中複習舊知,學習新知。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徵。這些都有利於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2、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學生在學具中任意選擇不同的梯形,或拼擺、或割補成已學圖形,讓學生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去觀察、探索、發現、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獲取數學知識。

在操作、觀察、分析、討論、概括、歸納這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學生親歷了乙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課後細細推敲,努力提公升

具體操作時,因我理念不到位,素質有待提高,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環節。

1、對學生的評價形式單一,重點關注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沒有足夠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課本、報刊雜誌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麼?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

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後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蒐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

2、教學語言不夠簡練,特別是指導學生**時總是擔心學生不會,反覆強調;缺乏感染力,特別是面對陌生的學生沒能及時進入角色。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勳(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穀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雲:「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

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物件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梯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九冊第三單元第3小節 梯形面積的計算 這一課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使學生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梯形面積。能力目標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經歷梯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

北京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教材分析 教學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有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乙個數除以小數 商的近似數 迴圈小數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運用小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一 小數除法 小數除法可以根據小數點處理方法不同,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另一種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由於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通過商不變的性質轉化...

五年級上冊數學導學案3的倍數特徵

五年級上冊數學導學案 內容 3倍數的特徵 主備人 黨仁文審核人 授課時間 9月2日 1 知道3的倍數的特徵,會判斷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學習目標 2.學會運用分析 比較 歸納或猜想 檢驗等方法。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時間預設口算訓練 1.3 2.8 2.4 3.6 10 1.25 3.8 3.8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