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責任感的傳統意蘊與當代反思

2023-01-28 15:03:06 字數 4841 閱讀 7926

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會對教師責任感產生廣泛的影響。對於教師角色的社會期望會轉變成為社會對教師的行為期望,並成為指導教師個體行為的價值觀念,集中體現為教師的德性。正如麥金泰爾所言:

「乙個人是通過認識到他在這個系統中的角色來認識到他是誰的;而且,通過這種認識,他也認識到他應當做什麼,每一其他角色和位置的佔有者應把什麼歸於他。」[4]研究表明,消極的教育結果和較高的社會期望會賦予行動者很高的責任。比如,長期以來我國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等比擬教師角色,深刻體現了對教師社會價值和德行方面的非常高的期望,對於教師責任感的要求自然很高。

基於此,判斷教師責任感的方式通常是教師與社會期望的一致性,即作為教師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以及最適合的行為。

當今教師責任感是現代教育體系中教師的職業身份所應有的責任感,即教師作為職業人所具備的人格特徵、認同所承擔的社會期望以及主動承擔所應肩負的教育教學職責,是教師德性的組成部分[5]。從教師職業責任看,當下我國教師的責任感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構成:(1)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即遵守法律和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貫徹教育方針政策,遵守相應的並嚴格制定和執行教學計畫,高質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2)教書育人的責任感;(3)對自身修養提公升和專業發展的責任感。與之相關的還包括教育良心、教師善、教師公正、教師關懷、教師寬容、教師愛、教師的教育理解力等[6]。從此角度出發,我國長期以來師範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訓言可謂是最明確最簡潔的表述。

在此,教師責任感是教師對社會給予教師職業角色期望的認同與承擔。該觀點強調教師要有與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給予學生生存所需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學生,為學生做出榜樣。

二、我國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意蘊

當今教師責任感既有現代社會發展帶來的並與之相適應的教師時代責任感,也包括長期教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傳統的教師責任感。教師的教育實踐總是在一定的歷史維度中進行的,對教師的社會期望和道德要求總會延續著特定的傳統,因而教師的責任感也會與此傳統相連線。對教師身份的社會期望和道德要求是傳統與現代的聯結點,所以要**當代教師的責任感就必須明晰我國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意蘊。

而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意蘊需從教師的身份規定和內在心性兩方面去解讀。

1.傳道授業解惑:傳統教師身份的責任感意蘊

先秦時期以「天地君親師」並列體現尊師之道,漢有「經師」「人師」之說,但這些「師」的意義與現代的「教師」的內涵相距甚遠。到了唐代,現實的教師狀態成為有識之士反思的課題,教師的授業職責納入學者的視野。韓愈在《師說》中首開風氣,其中對教師的論述充分說明了傳統教師所應承擔的基本責任,即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此後「師說」話題層出不窮,但依舊沿襲了對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規定。如明末思想家黃宗羲在其《續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矣。」究其原因,這當然是由於長期以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以及儒家教育在我國歷史傳統中的沿襲從未中斷。

那麼具體傳何道、授何業以及怎樣解惑?

韓愈在《原道》中指出:「博愛謂之仁,行而宜之謂之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可見,韓愈所謂「傳道」實指傳儒家仁義之道,即儒家的價值觀念。

換言之,教師需在教育過程中承擔傳遞儒家價值規範的作用。毫無疑問,韓愈所處時代正是佛家思想對漢代以來的儒家傳統形成巨大衝擊的時代,為師者須有傳「儒家之道」的責任感自屬本義所在。而自唐以降,儒家之道成為我國意識形態,傳道之教師責任當然繫於儒家道德。

若聯絡儒家培養「君子」的教育目標,即培養人格健全的完滿之人,教師的「傳道」責任感首先實際上繫於幫助學生完善其人格。

所謂「授業」,即指講授經典文捲。王充所謂「傳先師之業」(《論衡·定賢》)、范仲淹之「今諸道學校,如得明師,尚可教人六經,傳治國治人之道」《答手詔條陳十事》)等,皆指此意。這是因為我國古代社會知識形式相對單一,知識集中體現於經典文捲之中,因此,教育重點著意於從歷史的梳理、學習和傳授來尋繹社會文明的走向,並且學習者通過經典文捲的研習能夠形成對其所處時代的認識,以求鑑古御今。

但是,對經典文捲的傳授並不拘泥於知識本身,而是強調觸類旁通,所謂「一以貫之」即為此意。因此,身為教師,不僅需通達經典,而且要有獨到的見解。

一般認為,「解惑」即為解答求學者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不過,有學者認為,「解惑」應該是解決求學者「因名利、慾望、貪念等等而導致的心智迷失」[7];「教師解惑即幫助學生求其放心,促進學生明明德」[6]。所謂「明德」,是最早之完善的德行,表示正大光明。

如鄭玄注「明明德,為顯明其至德也。」即為此意。而在宋代之後,儒家學者將「明德」視為人的心性,如「天之賦於人物者謂之命,人與物受之者謂之性,主於一身者謂之心,有得於天而光明正大者謂之明德。

或問:明德便是仁義禮智之性否?曰:

便是。或問:所謂仁義禮智是性,明德是主於心而言。

曰:這個道理在心裡光明照澈,無一毫不明。」(《朱子語類.

卷第十四》)由此,「解惑」即為促進學生內在良知的覺醒與發展,培養學生優良的品性。

概言之,傳統社會對教師身份的期望是人格完善、博聞精深的聖徒。傳道授業解惑的要義在於通過傳授儒家經典,促進求學者的體悟和省思,所求教育結果為培養謙謙君子。因此,就教師責任感而言,教師自身應有成為社會道德倫理守衛者和發揚者的自覺,即為教師的內在心性指向。

2. 「仁」:傳統教師責任感的內在自覺

依前述定義,教師責任感是教師群體對社會期望責任的自覺和對教育結果的自我承諾,那麼對教師身份的社會期望屬於外在控制。而教師形成責任承擔的自覺意識之後,便轉變為內在的責任感意識,建立起自覺、穩定、健康而積極的教育意識,能有效地解決社會需要與自身主體需要間的矛盾,在盡職盡責滿足社會需要的過程中,主體自身也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滿足。教師的責任感作為一種內在的自覺意識,在傳統中則體現為「仁」,這是因為「仁」是儒家道德規範在主體之域的再現。

對於何為「仁」的討論,歷來有諸多說法。國內學者一般將「仁」解讀為「愛人」,或表達對己身的愛,以及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克己、修己和成己[8];或者是對他人的關愛和思考,「心中思人(廣義的、抽象的人),將他人放在心上,應該就是『愛人』和『同類意識』這一仁字的本義。」[9]由此可見,「仁」所表達的是對自身和他人的思考,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倫理精神。

教師首先是作為社會人的存在,在所處的社會中獲得其角色和身份,而「仁」即為教師將自身和求學者相聯絡的節點。在傳統社會中,從關愛自身再到關愛父母或子女,再推及社會關係中的他人即求學者,是教師責任的內在屬性。通過「仁」,教師能夠將外在的傳道授業解惑之規定,指向本身的自覺,形成作為教師的責任感。

換言之,教師的「仁」要求教師首先具備完善的人格,並且通過「仁」來關愛學生,以自己的品行來影響學生,並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格和處世、處事之道。長期以來,秉持仁愛之心的傳統文人對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責任已建立起高度的認同感,傳道授業解惑成為了一種自覺意識。在這種意識下,他們不僅把傳道授業解惑當作一項職業,也能視之為一項可以終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形成終身追求的理想和信念。

總體而言,傳統教育實踐過程是成己成物的過程。而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外在要求對於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意義是,教師以己身之完善人格和學識修養,以「仁」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以身先垂範的方式激發求學者在情感上的共鳴,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化育」方式,促進求學者的省思和成長,使學生形成完善人格和對萬物及社會秩序的體察。

三、傳統與現代的聯結——教師責任感的當代反思

教育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使教師的職業身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責任感的意涵也隨之改變。但是,教育的轉變總是存在於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絕不會與現代截然斷裂,而是一直有所延續。因此,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意蘊在當代仍具有其意義。

1. 育人:教師責任感永遠的核心話題

教師作為一項職業,其傳統的責任感依然會在很多方面得以延續,從各方面影響著教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此所謂歷史程序中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傳統教師責任感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價值觀念的滲透,接受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待,並將其自覺地踐行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

雖然當代很多教師的責任意識多體現在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以求提高學生的考試效率和專業能力,從而使自身獲得利益,但仍有不少教師並不會以考試和就業等外在控制或利益需求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而是堅守著從內心的心性來體悟自身的責任,確立「內向型」的責任感,秉持教師本真意義上的「育人」追求。自古以來,教育的第一要務便是培育人,「育人」便是教師責任感在傳統與現代意義上的一致要求與呈現。「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教師責任對於達成現代教育的「育人」要求仍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在傳統中有其作為知識分子的道義擔當,傳儒家之道是理所當然。但是,今日「道」之意涵已大為擴充套件,文化知識的學習目的在於讓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公民,既要有科學理性,又要有人文關懷和自然關懷。如上文所述,傳統教師的內在責任感在於「仁」,因此「傳道」對當今教師責任的意義在於:

教師仍可以「仁」這種「體己愛人」的精神來傳今日自然、科學和人文之道。

若以當今教師所負知識傳授之責與傳統教師責任之授業相比較,知識傳授重在知識的習得和技能的掌握,學習內容不同更有學習進路的差異。在傳統教育施行經典文捲的研讀過程中,教師授業重在啟發求學者「一以貫之」。而對於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責任而言,開啟學生的智慧型之窗、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和創新則更為重要,這也是一般教師所應有的教育自覺。

可以說,這種教育自覺與傳統教師的「授業」之責在實質上是相通的。

「解惑」之於傳統教師責任,意圖在於解答求學者在傳統的經典研習中之惑,指向啟發求學者心智、規避良知的迷途。誠然,這也是現代教育的組成部分。不過,當代教育還應當致力於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創造力。

由此,教師的「解惑」責任更在於讓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發現、選擇和確定專門問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學會用已知的知識**並獲取未知的知識,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養成創新習慣。」[10]這是由當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培養人格完善的創造性人才所決定的。

2.傳道:傳統繼承下的當代發展

傳道授業解惑作為傳統教師責任感的核心內容,其中「傳道」是關鍵,也是「授業」「解惑」的終極目標。韓愈把「師道」作為選擇教師的首要考慮因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同志也說:

「乙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傳道」是教師的第一責任和使命,更是教育的第一責任和使命。同時,在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傳道」的傳統內涵又有了新的發展。

論教師的責任感

作者 賀文娟 讀與寫 上旬刊 2015年第04期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5 04 0283 01 責任感 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 對家庭和集體 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 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範,承擔責任和履...

教師責任感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人文精神中包含許多內容,作為老師的我們,我想,擁有 責任心 猶為重要。乙個教師,乙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 是紮實的基本功,是愛。這些我都贊同,但我覺得最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無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責任,是一種使命,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教師的...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對於不同的時代,歷史使命感也不同,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祖國更好的服務使自己的責任感。增強自己的歷史責任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平時好好學習理論,把責任感提高到思想高度,其次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處21世紀,當代大學生已不再是困於 象牙塔 之內 兩耳不聞窗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