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比的應用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3-01-28 03:33:05 字數 4972 閱讀 4618

篇一: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一冊第49頁~51頁的內容,練習十三的第1~6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3、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問:我班男女生人數各是多少?你能根據我班男女生人數用比的知識和分數的知識來說一句話嗎?

學生匯報: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3)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4)女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2.口答

(1)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公尺的衛生區保潔任務.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六一班參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現在午餐部把110

個平均分給這兩個班,你認為合理嗎?你認為怎樣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能平均分配,剛才你們說的按人數的比去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比的應用,也可以說是按比例分配。板書課題:(比的應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乙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分配。

二、講授新課

出示例2:某種清潔劑是濃縮液和水按1:4的體積比配置的。

現有一瓶500毫公升的這種清潔劑,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多少?讀題後,問1:4什麼意思?

濃縮液的體積佔這瓶清潔劑的幾分之幾?水的體積佔這瓶清潔劑的幾分之幾?

你會怎樣做這道題?

提問:多找學生說說,要求說出每步算出來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老師板書:

這道題做得對不對呢?我們怎麼檢驗?提問後老師總結:把計算出來的濃縮液的體積加上水的體積是否等於500;也可以把計算結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強調:檢驗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他能告訴我們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確,能幫助我們養成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

老師總結並強調計算方法:首先看清題裡的條件給的是哪幾個量的比再看題中給的量是否是這幾個量的和,而後在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並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三、出示練習題(49頁做一做)

(1)某婦產醫院上月新生嬰兒303名,男女嬰兒人數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嬰兒各有多少人?

(2)學校把栽70棵樹的任務,按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個班各應栽多少棵?

讀題後,學生獨立做,二人板演

老師集體訂正,要求說出每步算出的是什麼。

拓展練習

怎樣分配最合理?(有的說平均分,有的說按出資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張出資200元,小王出資300元。小李出資400元,他們三人各應分得獎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業:練習十二1-4題

五、板書設計:

比的應用

解法1、每份是500÷5=100(毫公升)

濃縮液有100×1=100(毫公升)

水有100×4=400(毫公升)

解法2、總份數?1+4=5?

濃縮液有:500×1/5=100(毫公升)

水有:500×4/5=400(毫公升)

答:濃縮液有100毫公升,水有400毫公升

六、教學反思

《比的應用》是十一冊教材的內容,與前面學的比的知識,尤其是分數應用題密切相關。如果沒有乙個良好的基礎,這節課想順利的進行真的很難。因此在教學前面的知識的時候,我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讓每乙個學生掉隊,因此在進行本節課的時候就會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課題:

好的課題匯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慾,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匯入的藝術之一在於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

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創設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師提出問題,那該怎麼分比較合理?

學生很快說出了最好根據人數比來分。根據題目當中所提供的比,讓學生估計一下,哪個班級會分的多,說出你估算的根據。這位後面的計算奠定了基礎。

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改革的乙個核心任務就是要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向自主**的學習方式轉變.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討論、交流、真正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每乙個問題的提出,教師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自交流合作,然後再觀察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整個過程,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三、體現了教師是教材創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摒棄過去那種"教教科書"的傳統思想,充分挖掘新課知識點,整合課堂內容,優化課堂結構,真正實現"用教科書教"。本節課我充分利用例題,將此例題先後做了三次改變,將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各種型別全部展示出來。同時在比較中使學生認識到解決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關鍵。

打破了學生解題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題目的時候,都必須認認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對同乙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另外,改變以往只從例題中草草抽象概括數量關係、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做法,讓學生充分實踐體驗,在**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篇二:20kk人教版《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比的應用長港路小學徐紅梅

設計理念: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為此,本課從學生地生活經驗出發,把陌生枯燥地應用題與學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聯絡起來。

通過"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這三個階段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建構地過程,體驗策略地多樣化,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意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地能力。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的聯絡,已掌握簡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乙個課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乙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後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對於按比分配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曾經遇到過,甚至解決過,每個學生都有一定體悟和經驗,但是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沒有總結和比較過,沒有乙個系統的思維方式。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的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系統化,總結並內化成學生的乙個鞏固的規範的分配方法。

教學內容:六年級數學上冊第54頁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應用知識的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按比分的意義,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按比分配的

問題。教學難點:正確分析數量關係,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多**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案上確立本節課的教學模式是:複習舊知--情境匯入提出問題--合作**總結演算法--實踐與應用。

一、研究教材的趣味性、現實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需要的是從現實出發,從身邊找數學問題,也就是說:"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利用班上的總人數、男女生人數,來說說比的知識,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實際問題,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並且這種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問題中,能使學生真正體會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學就在身邊。

二、研究教材的開放性、挑戰性。激勵學生創新。

教材出現的例題一般都是現成的,學生看看就懂,實際運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補充一些具有開放性、挑戰性的學習材料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既能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選擇餘地,又能激勵學生去發現、去創新,來彌補教材不足。例如:根據"糖和水的比是1∶9"這個資訊,你能想到什麼?

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所想到的,為學習探索新知做好充分鋪墊。《課標》提出:"數學是人們對實現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數學學習中的這一形成過程,需要老師的"授之以漁"。為了使學生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導他們觀察分析這類題目的結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並討論解答按比例

篇三: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反思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反思

設計思路:本節課在談話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現實背景中讓學生親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義,並對例題進行探索,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釋應用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建構過程,體驗解題的多樣化,初步形成驗證與反思的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

教學內容: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

2、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問題。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探索精神的養成。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

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價值

注:學生一般會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師就可追問:這樣分配的方法,我們以前學過,叫什麼分法呢?

3、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並不是把乙個數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來進行分配的。

注:教師用談話的方式,以兩班分配植樹任務的事情為事例,分步呈現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有關資訊發表見解,體會平均分只是一種分配方法,在現實生活中還需要更為合理的分配方式。這樣結合舊知體會按比例分配的實際意義。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上冊第49頁例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2 是學生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特點及解決方法 3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難點 掌握兩種不同方法,解決按比分配的問題的方法 步驟。理解例題中含義,明確5怎麼得來的。教學過程 一 複習 課件出示 1 六 2 ...

比的應用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 比的應用 實際就是 按比例分配 的內容,如果按照 按比例分配 把這一問題歸成一型別,那學生是非常容易掌握這類問題的解法的,並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決類似的問題。但學生對於 為什麼要這樣解 或者說這些知識是怎樣產生 形成與發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課標提出,要 讓學生在觀察 操作 猜測 交流 反...

比的應用教學反思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中,比的應用 這一節課中安排了這樣乙個情境,把一筐橘子分給大小不同的兩個班 大班30人,小班20人 問怎樣分才合理?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一 按人數的比去分 這個環節的教學是很多老師容易忽略的。他們往往引導學生探索到平均分為止,怎麼分應該和人數有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