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2023-01-28 00:42:06 字數 1441 閱讀 7456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中的第一課時——《認識圖形》這一節課時,我設計的本節課力求體現以下特點:

1、在教學目標上——全面、明確,可操作性強。

2、在學習內容處理上——體現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3、在組織教學策略上——注意情境與活動教學。

4、靈活運用多**輔助教學——體現大資訊量與高效率。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匯入新課的活動中,我沒有從零開始,而是先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在堆雪人時所要用到的圖形。這樣就激發起學生**新知的強烈慾望,啟用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接著我創設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乙個環節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後我又通過引導學生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深化了對兩類圖形特徵的認識,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和「體」與「面」之間的區別與聯絡。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生初步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體」與「面」關係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找出怎樣利用物體來描出平面圖形的策略,既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又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圖形特徵的認識。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最後我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課後反思自己這節課的教學行為,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無意注意佔主要,注意時間不長。而數學知識一般較抽象,生硬。因此整堂課我設計了很多活動,如摸一摸、貼一貼、評一評、舉一舉、猜一猜、擺一擺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感悟。

2、教學語言要有童趣

教學中,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等,在不影響知識科學性的前提下,對教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生動,富有情趣。即要結合學生生活例項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當然,口頭語言更應形象、生動,充滿童趣,富有感染力。

3、布置任務要簡單明瞭,也要切實可行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

1.我覺得我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達到過程性目標的評價不夠。

2、在對教學內容的優化上,還可以出示一些交通標誌,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能在什麼地方看得到,表示什麼意思,從而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交通規則的教育,這樣更能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及其育人的價值。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認識圖形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遊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2 培養學生初步觀察 想象和表達的能力.3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 和與人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 探索的能力是重點 區別長方體...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及

一 教材分析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 北師大版 一年級下冊第4單元 有趣的圖形 中的內容,教材從描 畫 印 出簡單幾何體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圖形,使學生直觀認識一些平面圖形,體會平面圖形與簡單幾何體的頭繫。這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方體 長方體 圓柱 球...

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 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 有趣的圖形 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係。二 學情分析 本課面對一年級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