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辦學的文化邏輯

2023-01-27 02:27:02 字數 5282 閱讀 3405

摘要:作為以傳承與創新文化為使命的高職院校,其辦學必然遵行一定的文化邏輯。辦學成效卓越的高職院校,往往在與社群文化相融、同企業文化對接、讓學生文化突顯及靠制度文化保障等方面「給力」。

只有營造具有高職院校特點的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校園文化環境,才能真正彰顯其獨有的文化育人旨歸。

關鍵詞:高職院校;文化邏輯;企業文化;學生文化

英國學者邁克?克朗說:「不論『文化』如何被定義,我們都應該把它放在現實生活的具體情景中,放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去進行研究,……我們必須同時看到乙個特定的場所如何獲得文化意義,以及文化又是如何利用這些場所實現其意義。

」作為特殊型別的育人之地和文化之所,高職院校要獲得並實現其文化意義,其辦學理應遵循一定的文化邏輯。所謂文化邏輯,是指一定的文化主體在學校內外特定的時空條件下,通過選擇性地接受文化薰陶,以生成某種預期的文化人格的理路。本文試圖以辦學成效卓越的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此加以進一步說明。

一、有機融入社群文化,開放性辦學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源

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和時間向度上生成的。從文化社會學來看,社群是文化的土壤,社群結構的形成有賴於文化的制約,文化的孕育和傳承又存在於社群的社會活動和生活工作之中。因而,社群文化是一種家園文化,是社群的地域特點、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長期共同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社群成員在共同創造的具有本社群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之總和。

涉及面涵蓋社群內的人們的信仰、價值觀、行為規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地方語言和特定象徵等。

寧波位於杭州灣入海口處,作為乙個獨特社群,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寧波文化是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的結合。這種結合的主要落腳點就在於它形成了寧波的商幫文化。俗語的「無寧不成市」,是說寧波商人的足跡幾乎遍及了所有的集市。

寧波商幫對於中國商業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寧波商幫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於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浙東學術文化和特殊的海洋文化背景。具體來說,在寧波商幫的整個奮鬥歷程中,強調「誠信義禮」的儒家文化的影響為經商成功提供的是一種必不可缺的道德基礎和準則;重視個人逐利和務實的浙東學派則解放了寧波人的思想,讓寧波人拋棄了封建社會長期「以農為本,抑制工商」的保守落後的思想包袱,為寧波人出外經商提供了思想基礎;而寧波三面臨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培養了寧波人相容幷包的氣質,為他們走出寧波,放眼中國,遠眺世界提供了實踐的基礎。

獨特的寧波文化又孕育了寧波人獨有的人文品性,造就了寧波人獨有的精神氣質。有人將其概括成如寧波湯圓一般有粘性的集體合作精神、「闖海弄潮」的「敢為天下先」的「搏爭」精神、「清清白白掙錢」而又「樂善好施,造福桑梓」的「仁厚」精神及保持低調不張揚的務實精神等等。

高職院校作為專門從事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育人場所,理應有機地融入社群文化,在與社群文化的開放性互動中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源,以提公升自身辦學的實力及服務地方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能力。在這方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所作所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爭取善款專案,改善學校的物質文化條件。寧波自古就有「義鄉」之稱。取得事業成功的寧波商人總忘記不了家鄉父老、桑梓故土。

寧波人曾經做得最多的兩件事情:修祠堂和建「義莊」。後來他們把善舉的目光投向了更有價值和長遠意義的領域,比如國防、教育、醫療衛生、公益事業和文化體育等方面。

在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有幾座大樓非常醒目,如顧國華體育中心、李惠利醫院、海天大樓等。這些建築設施主要**於寧波商人和企業的捐贈,它為社群和學校開展各項文體、醫衛等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如校團委為了規範和發展社團聯組織活動,將顧國華體育中心的4個工作室以競爭的形式給一些能真正利用好場地的協會。

又如2023年7月第二屆中國寧波國際港口文化節的首場活動——「五洲大港」首屆國際港口風情大型攝影藝術展在顧國華體育中心開展。本屆港口文化節以「和諧共享海洋時代」為主題的活動吸引了校內外各屆人士的參與。若「精神必寄於物質」,則這些巨集偉的物質設施必「可以助吾人精神之曲達」(吳稚暉語)。

二是尋求政企支援,拓展學校的組織文化空間。一方面,在我國,**組織在掌握資源及影響力方面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另一方面,各類企業又是學生未來就業的主要場所。由於這兩方面,高職院校要提公升社會服務能力就不能不加強與地方**、各類企業的密切聯絡。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努力把教育與服務地方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學科優勢,發揮其聯絡、融洽地方**和企業的作用,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轉型公升級服務。寧波市保稅區人才培養基地(2023年4月)、寧波北崙新階層人士培訓基地(2023年9月)、寧波開發區數字科技園(2023年11月)、寧波北侖區人力資源協會(2023年3月)等先後落戶該院。這些機構的設立無疑拓展了高職院校的組織文化空間,提公升了高職院校文化與社群文化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及彼此互動的水平層次。

這種開放性的辦學,無疑有助於學院如魚入水般地吸納更多有利的社會資源,進而有助於提公升自身的辦學能力。

二、大膽融合企業文化,合作性辦學提公升課程的專業品質

教育的使命是培養人才。不同型別的教育承擔著培養社會所需不同型別人才的使命,而且決定了具體培養內容及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高職院校主要為誰培養人才及如何培養?

這對提公升高職院校辦學效能來說,無疑是乙個至關重要的方向性問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對此的思考與回答是:主要為企業培養人才,通過產學研深層次合作,讓企業文化在校園裡生根發芽。

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是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講通俗點,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願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澱,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裡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於(約束)大家的行為,逐漸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為眾人的「行為規範」。

它不只是知識修養,還包含人們對知識的態度;它不只是創造利潤的目標,還包含人們對追求利潤的種種心理;它也不只是一般的人際關係,還深入到處世為人的哲學。總之,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東西,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能取得今天的辦學成就,其中的一條核心秘笈就是與眾多企業的深度合作以達至雙贏。這樣,優秀的企業文化與學校自身的專業文化就能實現很好地「無縫對接」,大大提公升了職業院校課程的專業文化品質。學院積極探求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職辦學之路,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借助企業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多種技能訓練。

目前,該院已同開發區敏孚企業、中國海天集團、寧波訊達倉儲運輸公司等200多家企業簽定了聯合辦學協議。如敏孚機械系就是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寧波敏孚企業合作創辦的,由敏孚企業總工程師、副總經理俞岳平博士擔任主任。聘請全國高校工具機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數控及工廠自動化技術研究會副理事長杜君文教授擔任敏孚機械系副主任,指導日常的教學和專業工作。

為了吸引優秀學生報考敏孚機械系,敏孚企業總經理秦榮華先生每年為學生設定十萬元的新生入學獎金,獎勵高分段考入該院的新生,最高可獲2.4萬元。學院還聘請有關企業的業務骨幹為學院專業委員會成員,參與學院學生培養目標的確定和教學計畫的制定,使學院的教育教學貼近企業的需要,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提高了學生就業率。

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在99%以上。2023年,與寧波海天集團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入選「中國高校-大型企業合作人才培養十大案例」,是高職院校唯一乙個入選案例。由於企業文化與專業文化融合得好,以至於學生進企業後企業無須為大學生的再培養買單,這樣企業與職業院校的合作就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在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的「知行路」、「精技路」、「樂業路」等路上走上一圈,不僅可以看到巨集偉壯觀的「海天實訓大樓」等標誌性建築,還可以發現路旁、牆壁、櫥窗等地方有許多與企業用人要求有關的宣傳標語或口號。如「你成為企業的首選,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就成為社會的首選」;「我們是企業的首選,企業的需要是我們的首選」;「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企業才會首選你」;「細節體現責任,細節體現素質,細節決定成功」;「勤學苦練,一專多能,全面發展」;「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一切;沒有安全,就喪失一切」;「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設計可以沒有靈感,但不能沒有激情」;「只要開始,永遠不晚;只要進步,總有空間」;「企業對人才素質能力的要求:職業道德素質、專業技術素質、人際交往素質、良好文化素質、更新知識素質、專業基礎知識、思想道德修養、應變能力、學習能力、主動性、敬業精神」。

又如,在學院拓展訓練中心的門口,宣傳語這樣寫道:「在不顧一切追逐目標的路途中/你是否迷失了最真的自己/在繁重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下/你是否已很難找回當年的童心與激情/在員工的抱怨或上司的責難聲中/你是否需要多一些理解與溝通/在創業的艱辛或面對挫折中/你是否深感團體精神的可貴/在實施巨集偉戰略的程序中/你是否希望所有人都認同和使用組織所認可的文化和行為方式/在銳意改革的浪潮中/你是否期盼所有人在思考和行動時都把自己看作是企業的主人/如果能從體驗中改變學習心態,提高工作能力/如果能從培訓中優化團隊管理,提公升組織績效/我們真誠地歡迎您走進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拓展訓練中心。」在拓展訓練中心開展的體驗式管理培訓,深入了解企業文化與員工成長需求,度身定製能夠改變績效的培訓課程。

再如,在學院數字科技園的一面牆壁上,有ge的品牌口號是「夢想啟動未來(imagination at work)」,有對此口號的絕佳註解:「根據空氣動力學理論以及經由風洞實驗證明,從大黃蜂的體型、大小以及兩翼張開的幅度比例分析,大黃蜂是不可能飛行的,但是,大黃蜂根本不理睬這些理論,照樣在飛」。可以說,學院中此類隨處可見的宣洩情感、表達意願、凝聚人心的「漂亮句子」,讓優秀的企業文化變得可觸可感又「可親可敬」。

這種文化「軟」實力,其實更容易轉化為學生構建其精神世界的一塊信仰「基石」,為他們理解並圓滿完成職業院校的教育任務,成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公民提供有力的思想資源。

三、努力創新學生文化,服務性辦學找回學子的成長自信

學生文化是指學生入學後,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校組織相互適應的過程中產生的為學生所特有的文化。高職院校的學生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與同學,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校組織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學生,對學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無疑具有巨大的影響。從文化社會學的視角來看,教育也是文化,是社會賦予人一種社會文化意識和社會心理的過程。

即文化賦予人生存的意義。被稱為文化新演化論代表人物的懷特在其所著《文化科學》中指出,人的所思、所感、所做無一不取決於他的文化,不是我們控制著文化,而是文化控制著我們。在這裡,所謂的文化控制著人,就是指人的生存意義由文化賦予或決定。

北大學者陳平原教授曾經說過,一所好學校的學生,大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這是校園文化薰陶的結果。「對於學生趣味、精神、氣質的形成,校園文化起了很大作用。所有這些都是學生日後懷念母校的聚集點。

幾十年後追憶,能想起的,不是嚴苛的複習考試,而是名師的音容笑貌,以及有趣的校園文化生活。」

在我國,由於受社會文化積澱的一些偏見影響,人們常把職業教育當作「二流教育」或「次等教育」,而把職業院校的學生稱為普通教育的「淘汰產品」或「失敗者」。許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入校時的心態往往只是為謀生而不得不學一技之能。可以說入校之初這一無奈的心態產生尚「情有可原」,但如果他們入校後的生-生及師-生等多種人際互動中,仍無法用積極主動的心態去「重新整理」、去改變這樣消極被動的心態,那麼他們就注定無法受到真正的「人的教育」。

因為只要稱之為教育,其所要培養的就不應當是工具性的人,而是完整意義上的目的性的人。完整意義上的目的性的人應當是擁有謀生本領、人格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正因如此,辦學成功的高職院校在努力創新學生文化方面都會下大功夫,以「教育即服務」為宗旨,幫助學生找回成長的自信。

這方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也可算是成績斐然。

關於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評價等

作者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關於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評價 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關鍵內容缺乏維度 二是專家隊伍缺乏信度 三是評估結論缺乏效度。對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評價職業化的理性回歸 1 確立 第三方 評價體制。所謂 第三方 必須是與評價活動的委託方和被評價方沒有利害關係的獨立 ...

建高職院校和諧校園文化促辦學品位提高

作者 楊洪玉,賈民政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第13期 摘要 建設高職院校和諧校園文化,對高職院校辦學品位的提公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方向和方法,以期對高職院校辦學品位的提公升起到積極的借鑑作用。建高職院校和諧校園文化,建高...

高職院校師德的文化養成

作者 劉向光 河南教育 中旬刊 2013年第08期 摘要 師德是教師文化實踐凝結成的,囿於狹隘專業教育和受專業人才市場導向影響的高職院校,師德建設容易缺失文化滋養。採用一種更為有效的文化方式,融合現代與傳統 中西方師德文化,以形成中國高職院校教師職業道德的主導性文化精神。關鍵詞 師德 文化養成 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