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23-01-26 17:15:06 字數 5344 閱讀 5772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具有思維性強,邏輯推理嚴密,內容比較抽象等特點。

對於小學生來說,一方面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其學習受情緒影響很明顯,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因為年齡尚小,注意力不穩定、集中,意志力比較薄弱,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會全神貫注,不感興趣的則心不在焉。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極為重要。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與教師的啟發、誘導有很大關係,教師的教學藝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此,要求我們「寓教於樂」、「教學有方」,正如《學記》裡所說的「君子之教,喻也」。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中單調、固定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會造成學生心理上厭倦,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想要扭轉這種局面,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是乙個好方法。小學生是以好動,愛玩為天性,在學習上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並且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吸引。因此,我們在創設快樂教學情境時,要掌握這些特點,只有明確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需求,才能使教學設計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激發使學生體驗求知的樂趣。

從而使數學教學寓教於樂,寓學於趣,減輕負擔,提高效率。情景教學隨著改革大潮進入課堂教學,通過教師調動學生,創造各種情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在情在景中擴大,幻化成教學內容的各種意境。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發揮好數學教學中的情景效應,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

1.創設故事情境激發興趣。

學生愛聽故事,將數學知識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採用這種方式,學生的情感最投入,積極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生在情境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地進入數學王國,享受數學知識的樂趣。

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於充滿樂趣的情境中,又不超脫和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剛上課,教師給學生講了乙個「猴子分餅」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乙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①1塊,猴②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

」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③更貪心,說:「我要3塊。

」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嗎?」

生:「同樣多」

師:「聰明的猴王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猴④要4塊,猴⑤要5塊,那麼猴王又該怎麼分?」

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著,百思不得其要領時,師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能開啟思維的閘門,能使學生進入:

「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創設生動有趣的意境,啟發學生參與,引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極高的熱情投入新課學習。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對數學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決定了思維的方向,也是思維的動因。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上課開始,用用掌聲來表示分蘋果的個數,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多少?

該怎麼分?該怎麼寫?借助學生熟悉的事例,引導學生感知從用整數表示兩個蘋果,乙個蘋果,到兩人分吃乙個蘋果怎麼表示?

自然地將分數產生在平均分基礎上的事實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加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絡,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激勵學生**新知識的慾望。利用課前的問題,課堂教學推向高潮。教師精心設計,緊緊把握學生感受到的生活現實創設了問題情境,學生始終在愉悅、歡樂、但又不緊張的氣氛中學習。

在匯入中提出疑問,激發懸念,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心存疑問,給他們一些數學的趣味問題,從而激發他們討論和思考的興趣,培養他們動腦的習慣,更為一堂課創造了探索的氣氛。

3.創設活動情境激發興趣。

《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而數學知識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符合兒童自身的特點。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動手操作,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求知者面前,從而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先讓學生猜想:圓錐的體積會和我們學過的什麼圖行的體積有關?當學生說出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關時,再讓學生猜想它們的體積間會有怎樣關係?

猜想後分組實驗來**圓錐體積與圓柱體積關係,老師提供各組圓柱圓錐a: 等底不等高;b: 等高不等到底;c:

不等底不等高;d: 等底等高;讓學生用圓錐裝滿沙土倒入圓柱中,幾次可以裝滿,各組做實驗,把每次實驗的現象和結果記錄下來。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參與與其中一組。

集體交流實驗現象及結果。

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同時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在操作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積極實踐,主動建構知識,提公升學生的思維。

4.創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時、適度採用競賽等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數學的計算教學中,加、減、乘、除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它必須反覆練,而反覆練又顯得單調枯燥,於是可在練習中採用「奪紅旗」「摘蘋果」「找家」等方法進行。

這些遊戲是學生最樂於做的,通過這些遊戲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學到知識,而且更使學生產生競爭感,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

二、優化練習設計激發興趣

要使課堂練習達到優化,必須正確處理課本、例題、習題、補充題之間的關係。做到鋪墊練習引人入勝,嘗試練習激發求知慾,鞏固練習步步深入,以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及發展思維能力。

1.優化複習鋪墊練習。

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 ,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準備。新授前的鋪墊練習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鋪平道路,以順利地實現正遷移的練習。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複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準備。

在教學《按比例分配》時,我設計這樣的練習: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公尺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是多少平方公尺?

學生口答:100÷2=50(平方公尺),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

(100平方公尺)怎麼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認識活動的有效方法,它造成學生心理和知識內容之間的不平衡。而學生要解決這種不平衡狀態,就要通過認知活動,通過思考。好的數學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古人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2.優化課堂練習。樂學是最好的老師,是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內在動力。

而樂學是學生對學習本身產生出來的一種態度。學生只有樂學,才能啟動內在動力,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獲得知識,最終達到學入人心。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應該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挖掘教材的智慧型因素。

在設計練習題時,必須改變以往那種枯燥單調的題海戰術,應注重所設題目的趣味性。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心理學的試驗表明,變化的刺激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因此根據數學內容,巧妙變式練習。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這就可以使學生的練習效果進入最佳的狀態。教學《倍數和約數》時:

教師拿出數字卡片說:是2的倍數2除外的同學請離開教室;有約數3,3除外的同學請離開教室……;一直到只剩1和其他一些質數為止,這些學生坐不住了,老師問怎麼辦呢?有的學生就會說:

教師你說既有約數1又是1的倍數的同學離開教室,我們就可以離開了。這樣的練習設計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調節學習氣氛,增強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練習效果。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3、優化課後練習。

課後練習是把所學的知識置於更廣闊的背景關係之中,實行轉換遷移水平的練習,提高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慧型,使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達到「靈活」的要求,例如設計多題解,「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分公尺,寬3.14分公尺,把它圍成乙個圓柱體,所佔空間是多少立方分公尺?

讓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兩種不同的圍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這類題目要求學生思維靈活,思路廣闊,培養空間想象力。設計開放題的練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得天優厚的優勢。

如學完小數大小比較後,我設計了這樣的題目:0.3<( )<0.

4這是一道結論性開放題,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我引導學生應用小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學生通過比較尋找,可以在這兩個小數之間找到無數個比0.3大比0.

4小的數,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課堂練習不能只重數量而輕質量,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功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內驅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

三、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激發興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怎樣才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現在老師們在課堂上都非常注意改變自己以往的評價語言。特別是在公開課中,我們可以聽到許多帶有明顯新課程理念性的評價語言。

如:「棒棒,你真棒!」「表揚他,頂呱呱」......一節課中,這樣的語言此起彼伏。

剛開始接觸這些評價語言時,師生們感到非常新鮮,也比較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時間一長,總覺得這些評價語言的運用存在著形式化的意味。再加上對學生的觀察,有的調皮的學生藉著評價的機會,自我表演一番;還有的學生只是嘴巴在動,情緒上根本就沒有響應。

當學生出現困難、出現過錯或猶豫不決的時候,如果老師說一句「我相信你」、「我覺得你行」,那麼他就很快會鼓足勇氣。無論是學習成績好與不好的學生,都對他們說:「我相信你行。

」這樣學生才會個個充滿著自信。「行」的更「行」了,「不行」的也「行」了。評價語言貫穿整個數學課堂過程中,讓我們「多一點賞識,少一點苛求」,多乙份激勵,少乙份打擊」、「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多一點真誠,少一點敷衍」。

站在孩子整個人生的維度上,用發展的理念來實施評價,科學有效地運用評價語言,以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習興趣

摘要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密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 樂學之下無負擔 關鍵詞 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數學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數學中程式化 符號化的東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斷了數學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習興趣

摘要 小學生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注意力較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並能持久。而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要使他們喜歡這種場所,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用興趣來啟用他們的思維,喚醒他們的學習意識,進而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關鍵詞 小...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摘要 小學生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注意力較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並能持久。而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要使他們喜歡這種場所,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用興趣來啟用他們的思維,喚醒他們的學習意識,進而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關鍵詞 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