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樣造就的》讀後感

2023-01-26 08:48:04 字數 3084 閱讀 8189

一本好書應是一杯茗茶,讓你喝完仍然回味無窮;一本好書真的如一帖清涼藥,讓你浮躁的心變得沉靜;一本好書真的如乙個良師,讓你淺薄的頭腦變得豐富。讀了《英才是怎樣造就的》一書,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道理,很佩服王金戰老師的教育理念,從書中我看到的是一位擁有陽光心態的老師。他讓學生擁有樂觀的心態。

同時,他也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充滿個性的老師,他是一位數學老師,卻能和學生對詩,他的學生同樣文采飛揚;他愛體育,他的學生同樣運動積極;因此他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在各項課外活動中同樣優秀。可以說,王金戰老師自身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

《英才是如何造就的》使我受益非淺,我越來越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看到王老師改變學生艱辛的過程,我會熱淚盈眶,在很多方面與王金戰老師產生了共鳴,或從王老師那裡受到啟發,我成了王老師的鐵桿粉絲。對此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部分:

一、關心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英才。老師對優秀學生自然會寵愛有加,但對後進生更要關懷備至。愛後進生、貧困生和問題生才是真正的愛生。

「如果你光去讚美雄鷹,你就會傷害很多小鳥」每個學生在我們的班級中是幾分之幾,但是在他們家庭中是百分之百,我們不應該光去關注雄鷹,更要關心小鳥,在這些方面王老師做的非常好。當然並非每個人都千篇一律,我們也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同樣的人才,要不拘一格育人才。「你不能讓西紅柿苗子結出蘋果來,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蘋果就讓它結蘋果,每個成果都有其價值。

」 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人的遺傳基因、生長環境、個性脾氣等不同,對同樣的外界刺激的吸納也不盡相同。現實中,我們往往用相同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學生,因此勢必就出現了所謂的「差生」。在書中王金戰老師提到:

「當一位學生反反覆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便成為差生,而讓乙個差生變好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強項,發揮他的優勢讓他反覆享受成功的喜悅,差生就轉換為優秀。」讀第一章心態有兩個故事很是我記憶猶新,乙個是有一部美國影片《教師》取材於乙個真實的故事,在乙個小鎮上,有乙個班級,26名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大光彩的過去,他們的不光彩是質的不光彩,有的學生吸毒,有的學生進過管教所,家長對這些孩子的內心想法就是絕望,這些孩子氣走了n位老師,後來來了一位叫菲拉的,她來的第一天給大家除了一道題,說了額這樣三個人,一位是戰鬥英雄,熱愛藝術,偶爾喝一點小酒,年輕時從來沒有做過違法的事情,一位是篤信巫術,有兩個**,嗜酒吸菸如命。第三位是曾經多次被校長訓斥,每晚和大約一公斤白蘭地,而且有過吸毒的記錄。

她問同學的問題是:「誰後來成了偉人。?孩子們給的答案是第一位日後成了偉人,可是菲拉老師告訴他們第一位是希特拉,第二位是羅斯福第三位是邱吉爾。

菲拉老師說:「人都有過錯的時候,過去並不是那麼重要,把握現在和將來才是最重要的。」菲拉老師的話改變了這些孩子的一生,這些孩子長大後,大都成為有用之才,有飛機駕駛員,心裡醫生,**經理人,法官等。

在王金戰老師眼裡沒有差生,只有個性各異的學生。王老師引導學生充滿自信,奔向各自預定的目標,享受了快樂學習的過程,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讀這一章,感覺王老師手中就是有一根魔杖,經過他指點的學生大部分都**成材了,像成天打架的丁浩,一大批體育生,還有一位我們濟南的學生,後老這位學生考入了北京大學。

讀王老師的書讓我也有了信心,允許他們的「高原期」,對我們的學生也要反覆的教育,反覆的鼓勵,反覆的鞭策,只要持之以恆,西紅柿一定會結出質量合格的西紅柿,蘋果一定會結出質量合格的蘋果。

二、「優秀是鼓勵出來的」。這章主要有五個方面:「讓學生感到自己很重要,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一句話的力量,與學生對詩,每個學生都渴望關愛。

」我很賞識一句話的力量,在今年的小品種郭冬臨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壞事,一句話能成就和諧社會,你心裡就不能陽光一點。」一句話的力量有多大,有乙個故事:

「二戰時期,有乙個叫多可的人,由於超齡而被拒絕入伍,他覺得很是遺憾,就自己報名到野戰醫院去做義工,協助醫生救治傷員,救治傷員日復一日,需要很大的毅力,為了鼓勵自己也鼓勵大家,他想好了一句話,就把它寫在牆上,「沒有人能夠死在這裡」出於義工的話,大家看了都會一笑了之,可是天成日久,傷員和醫護人員,甚至是院長都記住了這一句話,傷員記住了這一句話而頑強的活著,醫護人員記住這一句哈而精心**,一句話改變了乙個醫院,改變了許多傷員的命運。」一句話確實能讓我們感受很多,中學時代的老師的很多的話語還是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對我的工作學習起到過很大的作用,在我教學以來我也是實踐了這種做法,在學生的作業中,在試卷上都會用心的寫一句話,考慮則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生性格,仔細琢磨寫什麼樣的話最容易打動他。初二的林霄漢就說過:

「老師你給我們班的學生寫的話都不一樣,讓我們感覺到老師你都很在意我們。」最起碼你的這一句話對孩子會在一定得時間裡有一定得作用。慢慢的學生就期待發作業本,發試卷,有的學生看了之後會信心百倍,有的學生就會查詢漏洞,有的學生也給我回覆,和學生也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我和學生之間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對學生實施表揚一定要真實,要具體。

空泛的不切合實際的表揚非但不能樹立學生自信,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教育的虛偽做作。只有真實具體的表揚,才會使學生感到自己這方面確實比別人強,有自豪感,體會到被人認可、被人尊重的感覺,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此揚起理想的風帆,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讓我們記住一位外國學者的這句教育名言吧:

「乙個人經常被看成怎麼樣,經常被說成怎麼樣,經常被怎樣看待,不久的將來,他將變成現實!」我們要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位學生,對於他們不要過早的給他們定格,「樹大自然直」讓我們期待我們學生有更好的明天。

三、優秀是一種習慣。哲學家菩德曼說過:「播種乙個行為,你會收穫乙個習慣,播種乙個習慣,你會收穫乙個個性,播種乙個個性,你會收穫乙個命運。

詞典上說:習慣是在長時間裡逐漸養成的、不容易改變的行為,甚至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是的,是這些最終將匯聚成乙個人成功的要素。

是的,想要造就英才,就必須先造就他的點滴,因為一切成功都是積少成多,從點滴做起的。 我以為:習慣,起與點滴,成與堅持!

所以,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老師,當我們一旦發現孩子的某一優秀點,就請細心的保護它,讓它繼而形成為一種習慣;也請妥善地呵護它,讓孩子沿著他自己的強項成長。

雖然王老師的學生比較優秀,但我們的學生也有很多閃光點;雖然王老師的成就令我望塵莫及,但那也是點滴積累出來的;只要我們熱愛我們的學生,精心培育,他們也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我們也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也許你無法延續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寬他的寬度,也許我們無法改變天氣,但是我們可以左右我們的心情,也許你無法改變相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也許你無法改變命運,但你可以改變心態。我們每天都在追求成功,一定要讓自己走出失敗暗示的心理陰影與模式,樹立成功的心態。如果你改變了心態,就可以改變命運,那麼你就行走在成功的路上!

哈122中劉鳳傑《英才是怎樣造就的》讀後感

王老師堅持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樣的觀點讓我們明白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的確,很多時候,正是良好的習慣成就了乙個人。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工作。好習慣讓孩子學業優秀,壞習慣則削弱我們的競爭能力。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往往並不是因為智商低,...

愛心造就英才讀後感

讀 英才是怎樣造就的 有感 英才是這樣造就的,你不能讓西紅柿苗子結出蘋果來,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蘋果就讓它結蘋果,每個成果都有其價值,沿著你的強項成長,每個學生都是最優秀的!以上這段話摘自 英才是怎樣造就的 這本書,作者是王金戰,他是乙個另類的教育者。更是震撼心靈的傳奇激勵大師,策略大師和學生成才...

《勝任才是硬道理》讀後感

勝任才是硬道理 看似是一本勵志類書籍,認真閱讀和思索後發現全書用乙個個真實 生動的案例故事對簡單而深邃的道理進行了深刻揭示。全書分五個篇章,標題言簡意賅,文章內容琅琅上口,使讀者在接受道理的同時又不感覺枯燥乏味。1 習慣於找方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在其位,就要勝任,就要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