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論視域中良心機制的價值意蘊

2023-01-24 14:00:05 字數 1390 閱讀 3850

作者:束燕銘

**:《求知導刊》2023年第07期

摘要:良心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子女對父母的反哺之報,這些都與良心有關,因為良心的存在,人們的生活才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文章通過分析前人對良心的釋義,對良心活動進行評價,以期引起社會對良心的重視。

關鍵詞:良心;道德機制;評價論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一、良心的辭源

良心在東方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上都有著一定的發展淵源。從詞義上來說,東方的「良心」這個詞語是由「良」和「心」共同組成,良的基本含義是「好」「善」,即共同的好。「心」原意為身體內部的器官,後引申為思維和意識。

二、中國哲學家的分析

在中國哲學史上,良心的研究始於「心」的研究,莊子把「心」看作是一種精神上的活動,認為「語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強調心的重要性。而最早提出良心概念的是孟子,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這裡,孟子以牛山之木比喻良心,規勸人們不要放棄良心。

在孟子的性善論當中,良心是人所固有的、它是人的良知良能。但是如果人不懂得常常自省,那麼原本具有的良心也會逐漸地流失。在孟子理論當中,良心具有普遍的共同判斷善惡是非的原則規範,它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王陽明則繼承和發揚了孟子的思想,提出了良知的概念。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不僅如此,繼王陽明之後,又有很多中國哲人發展「良心」的概念,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

三、西方哲學家的分析

西方哲學史上最先提出「良心」概念的是德謨克利特,他認為乙個憑著良心做事的人會是乙個堅定而正直的人。康德在自己的實踐理性當中對「良心」進行了深刻而豐富的闡述。其中最重要的乙個觀點就是良心與道德情感緊密聯絡在一起。

良心可以把主體個人的意志體現在對道德法則的遵從上、體現在主體的實踐過程中。良心的痛苦來自主體自我,康德把良心發生作用的這種特點稱為「自律」,即「作自己的規律,乃是意志的屬性」。 從積極方面來講,這種自律是一種「善的意志」的體現,它能夠使個人主體的靈魂得到淨化,人格得到提公升,同時使人本身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但是從消極方面來講,這種良心不安也是一種自我的內在折磨,它是任何外在的折磨都無法取代的。並且它往往以非理性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旦個體主體產生良心不安或者譴責的時候,個體主體就會對自身存在採取否定的態度,認為人生沒有價值,甚至有些會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因此,良心本身也就有其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理性的積澱;另一方面,在具體的體現過程當中它又往往以非理性的形式呈現出來。

所以說,良心的不安是非常痛苦與深沉的,它對於個體主體有著極其巨大的影響。繼康德之後的黑格爾對良心內容的起源和本質也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在黑格爾看來,良心不是天賦的才能,而是社會主導價值觀念內化於個體的表現。

它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但是又具有一些特殊性。他認為 「良心是自己本身內的自我自由」。

不同視域中的三維目標上海市塘沽學校,歡迎光臨

不同視域中的三維目標 第四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綜述 摘要 繼前三屆有關 有效教學 不同角度的研討,第四屆有效教學研討會的主題為 三維目標的實施與評價 本文介紹了有關三維目標的意義內涵 教學設計 實施策略 評價方法等研討內容,歸納分析了專家學者 行政領導和學校教師在認識三維目標 推進有效教學 深...

國際法視域下康德的永久和平論

和平與發展 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但恐怖主義 霸權主義 軍國主義等全球性挑戰仍然層出不窮,維護世界和平依然面臨諸多困境。在此背景下,回顧德國思想家伊曼努爾 康德的永久和平論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學界對康德永久和平論的研究屢見不鮮,然深入挖掘其國際法思想者並不多見。現代國際法的理論 原則和規則與康...

論生態文明視域下高職學生環保素質教育

作者 黃三平 學理論 下 2014年第09期 摘要 生態文明的興起對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高職學生的環保素質教育是必然選擇。高職環保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生態文明意識和環保理念教育 環保道德和法制教育 環保知識與技能教育等內容。要豐富 創新高職環保素質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