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

2023-01-23 03:54:03 字數 2911 閱讀 4555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的含義

2、背誦課文,體會文中描繪的優美意境以及色彩配合之美。

3、體驗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學習重點:目標1、2

學習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學生回顧所學的寫山水的古詩並吟詠,體會作者的情懷。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預習導航。

1、讀準下列加點的字,並讀熟課文,達到準確、通順。

四時俱( )備曉霧將歇( ) 夕日欲頹( )

沉鱗( )競躍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

2、文學常識(收集陶弘景和謝中書的有關資料,上課交流)

三、學習課文。

(一)朗讀(溫馨提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學生自讀文(要求讀準字音、把握好節奏)。

2、小組自選形式朗讀(可一人讀,其他同學聽,訂正錯誤,也可以齊讀)。

(二)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生背書下文言詞語,並檢查)。

書交輝四時( )

歇頹沉鱗( )

欲界與(三) 學生結合課文下面的注釋自譯全文。

1、圈畫自己不懂的字、詞、句。

2、小組共同研究解決疑難。

3、抽生翻譯課文(優秀者譯,供參考)。

(四)、重點品讀課文。

1、有人說陶弘景的文章就像一幅清麗的山水畫,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美在**?(請同學邊體會邊朗讀片段,教師適時引導並歸納寫景方法。)

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語句最能體現出這種思想感情?

(小組討論,然後各組發表意見。最後全班明確)

知識鏈結: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實欲界之仙都」言簡而意蘊。

表現了作者陶醉山水的愉悅之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並深感自豪,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曆**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

梁武帝繼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鬆。

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痴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四、指導背誦。

1、文章總、分、總的結構。

2、所寫景物及其特點。(可結合板書)

五、課堂檢測。

1、解釋詞語。

沉鱗( ) 歇交輝( )

頹欲界( ) 與( )

3、翻譯句子。

(1)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實是欲界之仙都。

(3)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用原文填空。

(1)能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表現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

(3)文中用簡潔的語句描繪高山流水的語句是

六、布置作業。

1、熟練地背默課文。

2、積累古詩文中描寫山水的美句。

《記承天寺夜遊》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

2、背誦課文,體會文中描繪的優美意境。

3、結合寫作背景體味作者微妙而又複雜的心境。

學習重點:學習目標1、2

學習難點:學習目標3

一、匯入。

1、學生談談自己所了解的蘇軾。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3、資料鏈結。

①作者簡介:蘇軾四川眉山人,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2023年),字子贍、號東坡居士。我國民間所說「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就是:

蘇軾、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蘇軾少年時便顯露出了超人的文學藝術方面的才華,父母都是為人正直,使他養成了心胸坦蕩的性格。

②寫作背景:本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2023年),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

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丟了腦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台詩案」,十二月作者獲發布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與他同病相連的張懷民住在承天寺!

二、預習導航。讀準下列加點的字,並讀熟課文,達到準確、通順。

遂至承天寺( )懷民亦未寢( ) 藻、荇交橫( ) 竹柏( )

三、學習課文。

(一)朗讀課文。方法、要求同前。

(二)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生背書下文言詞,並檢查)

(1)欣然起行2)遂至承天寺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4)相與步于中庭

(5)蓋竹柏影也6)庭下如積水空明

(三) 學生結合課文下面的注釋自譯全文。

1、圈畫自己不懂的字、詞、句。

2、小組共同研究解決疑難。

3、抽查乙個小組翻譯課文(每人一句)。

(四)再讀課文,合作學習。

1、從原文中找出「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

2、按「第一層,記事;第二層,寫景;第三層,抒情」的提綱將本文分為三層。

3、思考、討論:

①作者筆下的月景有何特點?試著從修辭的角度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賞析。

②你如何理解「閒人」的含義?

③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指導背誦。

五、課堂檢測。

1、解釋詞語。

欣然念空明

但閒人2、翻譯句子。

念無與為樂者。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填空

文中正面寫月的句子是側面寫月的句子是

六、作業。

再讀課文,試找出表現作者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並說說理由。

答謝中書書

一 激情匯入 孔子曾經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遊山玩水,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美詩文。如 蘇軾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些優秀的詩句真是不勝列舉,今天,我們要走進的這...

答謝中書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邢台縣路羅中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邢台縣路羅中學 學習目標 1 朗讀並背誦課文 2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 3 品味優美語言,作品意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 討論交流 合作學習 匯入新課 孔子曾經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遊山玩水...

答謝中書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字詞的梳理 2 根據注釋翻譯課文,並能背誦默寫課文 3 了解文章中的優美意境,嚴密結構和凝練的語言。學習重點 翻譯課文,掌握字詞,背誦默寫課文 學習難點 文章優美的意境,嚴密的結構,凝練的語言。一 課前準備 1 查詢資料,掌握下面的知識 1 書 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