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總複習文言文訓練

2023-01-18 06:09:03 字數 3492 閱讀 5346

第一文段

【甲】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然白髮,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悉如外人悉: (2)無論魏晉無論: (3)臨溪而漁漁:

2.翻譯下面句子。

(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3.根據選段內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的成語。(4分)

欲脫塵網,陶淵明志寄歐陽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說說它們所表現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第二文段(甲)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在原文劃橫線的空缺處填寫原句。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交通: 戶:

3.甲、乙兩文都反映了古人對人類美好社會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對理想社會進行了 ,乙文則是 。

4.乙文中與甲文「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相對應的句子是 。

5.概括甲文的大意

第三文段〔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上①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膚當去奢省費,輕徭③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

」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④,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鑑》))

注①〔上〕皇上,這裡指唐太宗,②〔不暇〕顧不上。③〔徭〕古時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④〔昇平〕太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②自是數年之後( )

2.下列句子與成語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 b.然則何時而樂耶怏怏不樂

c.或請重法以禁之鴻鵠之志 d.故不暇廉恥耳溫故知新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譯句:

(2)安用重法邪?譯句: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題。(3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 , 」的憂樂觀。(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認為防止盜竊的三種辦法是1分)

(3)從乙文中可以看出,作為國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語句回答,共九個字)(1分)

第四文段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節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選自(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朝暉夕陰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山間之四時也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備矣。

(2)野芳發而幽香。

3.[甲][乙]兩段都寫了觀景時的感觸,請把有關句子摘寫出來。

[甲]: [乙]:

4. [甲]寫登樓所見,[乙]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兩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

第五文段(甲)若夫日出而林霖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間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②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採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稱知州。寫此文時,作者為滁州知州。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秀而繁陰。秀: ②遂書以名其亭焉。名: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②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3.乙文中,作者為什麼要取亭名為「豐樂亭」?(用文中詞語回答)

4.甲、乙兩文旨趣相同,都表現了怎樣的政治理想?

5.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異同。

第六文段(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

「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吾此間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珠異等物,所享者惟薪公尺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

」楊氏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

」迫暮,與老人同出。(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1)漁人甚異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3)老人引楊氏入山( ) (4)迫暮,與老人同出( )

2023年中考文言文複習 文言句式

倒裝句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 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例 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 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 你太不聰明了 2 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 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 之 字或 是 字作為提賓標誌時...

2019中考複習 文言文閱讀

16篇文言文基本篇目過關驗收 江浩整理 一 論語十則 一 名句過關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 學而不思 思而不學為政 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

2023年中考文言文複習

陳涉世家 1 字詞 1 嘗與人傭耕 曾經 2 輟耕之壟上 停止 去,往 3 悵恨久之 失望 4 苟富貴,無相忘 如果 5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你 6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怎麼 7 或以為死 有人 8 會天大雨 適逢 9 度已失期 估計 10 等死 同樣 11 扶蘇以數諫故 因為 原因,緣故 12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