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語文考試的思考與實踐

2023-01-17 16:03:03 字數 4551 閱讀 7386

考試是新課程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怎麼考,這是新一輪課改中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乙個熱點問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顯然,新課程的評價應以學生的發展作為著眼點。我市作為國家級課改實驗區,我們在七年級期末的語文命題中,努力嘗試和體現新課程的考試評價理念,在語文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肯定和好評。我市新課程語文考試,大致體現了如下幾個特徵。

一、閉放結合性

傳統的考試方法,往往只有乙份筆試卷。這種試題是硬生生的認知組合,缺乏生氣和活力。為了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我們在期末考試中採用了開放性和封閉性結合的一種考試方法。

開放,實際上指的是「面試」,是一種發展性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部分內容,包括字詞、文學常識、背誦與默寫、口語交際、課外讀寫等,列入面試範圍,占分比例20%。口語交際一般由教師面試,教師設計若干問題與學生交談,然後根據實際情況評分;也可以由合作小組根據平時學生發言進行綜合評定。

面試內容一般放在平時進行,注重過程,以單元作為考查單位。考查內容應達到教材規定的範圍要求,不得隨意增加難度或降低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允許滿足學生多次考查要求,以最好的成績給學生記分,將考查的過程變為不斷激勵學生上進和發展的過程。

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對激勵學生的發展非常有效。

封閉指的是語文的「筆試」,這種封閉也不過是在考試的時間和空間上加以限制。筆試部分占分比例為80%,具體內容包括閱讀和寫作兩大塊,其中閱讀40分,課內約佔10分,課外約佔30分;寫作40分,採用了「話題作文」的形式。我們所稱的封閉也不是完全的封閉,學生在筆試中除了作文選之類的書籍不能帶入試場外,允許帶入其他書籍,如課本、工具書。

如果說開放內容重在積累,重在基礎,重在過程,那麼封閉內容則重在綜合,重在運用,重在能力。兩者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二、遷移拓展性

語文考試有其明顯的導向作用,我們應當把語文命題放在課程、教材與教學的整體框架上進行設計,這樣有利於教師實踐課程目標。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毫無疑問,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應當引導教師把握母語的教學規律,體現語文學科實踐性的特點,千方百計指導學生有計畫地多積累,多讀書,多寫作,多交流。

通過這種要求的考試,讓教師明白,我們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單純的「考教材」,不是單純地檢測學生教材掌握得怎麼樣,而應當通過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遷移拓展。

我們的具體做法:一是把課程標準規定的「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即7~9年級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列入語文考查內容之一。可以通過學生敘述故事梗概、課外閱讀交流等多種形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

不僅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口頭交際,而且也可以在合作小組內口頭交際。二是把課外寫作同樣列入考查內容,這時主要指練筆,每學年不少於1萬字。學生只要認認真真完成,達到練筆的規定字數,教師都給他記滿分。

三是加大筆試部分課外閱讀的占分比例。選取教材作為閱讀檢測材料的,通常只佔10%,而課外閱讀內容約佔30%。這樣做既有利於教師「用教材教」,又有利於教師樹立大語文觀,「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三、自主選擇性

新課程評價標準強調,既應面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的需求,為學生、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因為人的發展是多向的,我們不能用同乙個模子來要求人的發展。同樣,考試這把尺子也不應該是單一的,在要求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力求因人而異,從而使每乙個學生都能夠從考試中體驗到歡樂,能夠獲得各有特色的發展。

語文考試中的這種「自主選擇性」,我們採取了兩種做法。一是平時考核內容「不定時多次選擇」。對字詞、背誦默寫等考查內容,要求學生有充分的準備,以減輕心理壓力。

對某項考查內容不滿意,可以隨時口頭申請再考,直到完全滿意為止。強調教師要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實際基礎上的發展與能力,而不用同乙個標準要求所有學生,關鍵看學生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與進步。這樣做可以全面顯示學生的強項與弱項,以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也使教師及時得到資訊反饋,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

二是在筆試部分的閱讀和寫作中設計了「一題多項選擇」。如現代文課外閱讀選取的是《繁星》,其中在「問題**」中有意識地考慮了可供學生選擇的a、b兩道難易不同的小題,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實際自主選擇回答。在作文命題上,我們也提供了兩個話題,乙個是「我的老師」,乙個是「我過生日」。

顯然,前者容易一些,後者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實際確定乙個話題來作文。作文用話題形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這樣也就給學生留有更多的展示作文才華的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作文特長,以自己特有的作文優勢取勝。實踐證明,語文考試努力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給予拓展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可以在答題中充分體現出來。

四、感受體驗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具有重視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顯然,語文考試如何體現這種「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這是語文考試應該努力嘗試的重要方面。我們在現代文閱讀試題中,幾乎沒有乙個標準化試題,盡可能地創設具體的語境,讓學生在理解分析中感受和體驗,這實際上也是對學生思維品質潛能的一種測試,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

舉例來說,我們在閱讀題中有意設計諸如「你讀了本文得到什麼啟發」「結合文章,談談你最欣賞的一點」等等一類問題讓學生回答。這一類問題開放性很強,可以說沒有乙個嚴格的統一的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給分,回答有創見的甚至可以給獎勵分。這種命題設計,實際上也是對學生「個人感情、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

通過這種閱讀體驗,我們希望讓所有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讓學生獨立發揮,讀出個性來。

在作文的命題中,我們同樣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提供了兩個話題:「我的老師」「我過生日」,話題本身實際上也是體現了對個人情感的尊重和關注。

學生作文可以寫人,可以敘事,但都必須寫「我」,必須表現與自己有關的人或者事,也就是說,文章應當寫的都應是學生個人的體驗,表達個人感受情緒。這種作文命題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我們力求讓學生在張揚自己個性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自信心和獨立不羈的人格,體現自我肯定的意識。

五、綜合實踐性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這一特徵,如何在語文考試中有所體現,這也是教師在考試實踐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為了嘗試語文課程的這一理念,我們要求在語文試題中努力體現學生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能力。

其實這不僅僅是語文課程標準的靈魂所在,而且也是語文考試必須探索與實踐的乙個重點。

語文考試的這種綜合實踐性,我們主要通過如下內容和形式來嘗試。例如在一篇課外現代文閱讀中,有意識地確定兩個比較難讀、難理解的字詞,要求學生運用工具書注音並解詞釋義。再如結合閱讀材料,創設某一種特定語言環境,要求學生去進行口語交際的假設,然後通過書面語言把它寫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閱讀理解,而且也綜合實踐了其他幾種語文能力。

語文考試的綜合實踐性也應該說是多向的。就拿閱讀來說,一方面我們通過平時考查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數量等,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分析的筆試,綜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不忽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評價。

同時綜合各種閱讀知識與能力,例如閱讀《繁星》,我們要求學生寫出兩個所知道星星的名稱,其實這也就自然地綜合了其他學科內容。再如寫出帶「星」的古詩詞一至二句,則是考查了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帶有明顯的綜合性、實踐性。

作文的綜合性很強,可以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作文是學生基礎、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取向的綜合反映。因此,我們把作文作為語文考試中的重點,占分比例為40%。

這無疑是一種導向,要求教師重視作文實踐,讓學生有計畫地多寫。

六、寬鬆激勵性

新課程理念提示我們,人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活動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語文考試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乙個輕鬆的考試氛圍和考試環境,讓所有學生能夠體驗自己語文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所有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語文才能,從而發揮創造力,發展個性,這也是新課程語文考試值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在現代文的閱讀題中,我們設計了「問題**」,在題前增加了這樣的一番話語:「下列有a、b兩個問題,請你選擇其中乙個問題,認真思考後再完成;相信你一定能答好!」話語雖然不多,但是充滿了溫情,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在作文命題中也是如此,提供了作文命題以後,我們同樣加了這樣的提示語:「文章要用心寫,在立意、選材、組材、書寫等方面狠下功夫,相信你一定會把文章寫滿意。」語文考試營造人文考試情境,能減少或降低學生考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情緒,有利於學生語文水平的正常發揮。

整份語文試卷我們都採用了第二人稱──你,一改過去那種嚴肅、拘謹、僵化的命題形式,學生答題過程自然也就成了與命題者的對話過程,命題者與學生的那種融融之情貫穿在答題者的始終,讓學生受到了鼓勵,讓他們充滿了答好題的信心。其實,這種做法也正實踐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顯然,考試的整體過程都賦予了人文關懷。

總之,考試理念的不同,決定了考試功能與作用的不同。新課程理念的語文考試,應突破封閉的教室、封閉的時間、封閉的答題侷限,努力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三位一體來綜合考慮,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儘管我們在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很難盡善盡美,有待研究的問題還很多。

我們相信,只要考試改革與課程改革同步,而且為新課程服務,這樣就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從而達到預定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 黃桂文 摘要 本文就這個教育滯後地區課程改革的主要模式 杜郎口 模式提出個人的實踐與思考。從課程改革本身來論述實施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也闡述了傳統課堂在教育教學中不可過多否定的思想,提出了課程改革應該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的個人思考。關節詞 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教師學...

新課程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 韋速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46期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應採用分層教學模式。尊重學生間存在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健康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潛能,提高全班學生語文知識水平...

新課程背景下小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仁懷市實驗小學陳水波 轉變滿堂灌 填鴨式的教學觀念 讓學生自主 合作 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這些話語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無論是外出培訓學習,還是校本研修,專家們在這樣講,學校領導也這樣講。可由於老師們已經習慣了傳統模式的教學,面對教學質量的壓力,有多少老師能真正大膽轉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