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構建快樂課堂

2023-01-16 16:06:04 字數 3997 閱讀 5066

初中數學課題實施方案:《構建初中數學生命化課堂》

生命化課堂的定義:

生命化課堂是以教育應促進學生生命多方面發展、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為指導,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以關愛生命、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公升學生的生命價值為教育目標,順應生命的整體性、現實性、體驗性、自主性、創造性、生成性、多樣性、獨特性等特性,選擇學習內容,組織和設計教學過程,創設課堂氛圍,進行教學評價。

1.理論意義

通過課題研究,探索初中數學生命化課堂的備課要求、教學策略及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針對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獲得知識與培養數學素養之間、追求考試成績與課堂教學改革之間、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之間的矛盾,尋找解決的途徑。

2.實踐意義

通過課題實驗的開展和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改革教師的教學行為,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命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內容的把握

(1)整體設計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價值觀四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2)從培養學生全面的科學素養的角度,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3)使教學內容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學生生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數學觀念。

2.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以**為中心的初中數學「生命化課堂」教學模式。

(2)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問題「串」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

(3)如何完成三維目標。

3.駕馭課堂

(1)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處理好「學」與「導」的關係、「點」與「面」的關係。

(2)如何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採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分組,明確小組合作的目標;研究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如何發揮主導作用——課堂討論的引導和調控;研究如何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既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又能使每個人不產生依賴。

提高資訊交流的量,學會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傾聽接納別人的觀點。

(3)課堂討論的調控等。

4.創設課堂教學氛圍

(1)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安全感,生命活力能夠充分地釋放。

(2)尊重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個性、人格、差異。

(3)創設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能夠平等地交往、討論。

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交流、學習、創新,獲得成功、獲得自信。

5.教學評價

(1)制定學生評價方案;

(2)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3)制定學業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實施意見。

二、課堂教學的原則

1.和諧性原則

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尊重人的個體價值,尊重人的獨立人格、不同需求和能力差異,尊重人的創造和權利,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主動、暢所欲言,既成為權利的主體,又成為責任的主體,獲得多方面的(特別是精神上的)滿足。教學內容科學,創設的問題(串)要注意實際背景與形式模型互相統一。教學過程適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互動性原則:通過語言、問題、活動等方式,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互動、學生與環境互動,調動學生眼、耳、手等各種感官,在頭腦中對學習內容形成深刻複雜的聯絡。與此同時,學會團結合作、坦誠交往、相互幫助和歡樂共處,學會學習和欣賞別人的優點,樂於聽到別人的意見或對別人提出批評和建議。

並做到及時反饋,鞏固、矯正。

3.激發性原則

強化最佳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慾望,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創設思辨性的課堂,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開展充分的討論交流,使學生學會理性地認識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質,促進學生智慧型的生成與發展。

4.**性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歷以**為主的學習活動,獲取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觀念,體驗學習的樂趣,增長學習能力。要合情推理與邏輯推理並重,展現思維活動的全過程。

5.發展性原則

每一節課都要使所有學生有所發展,有所收穫。即使是學習較差的學生也要有所提高。顧及學生多方面成長需要,依據課的具體行進狀態生成學習內容,依據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推進教學過程。

三、課堂教學模式參考

本課題擬採用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把課堂教學時間大致分為三大板塊,要給學生10~15分鐘的時間嘗試**,10分的時間交流討論和反饋,20~25分鐘的時間鞏固、應用。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如下:

(一)問題情境,嘗試**

1.活動過程:

(1)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目標要求設計問題串、確定學生學習時間。

(2)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進行**學習,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

2.活動要求

(1)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況,學生的參與程度是評價本環節效果最重要的指標。

(2)目標要具體明確:問題空間設計要恰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3)掌控好時間:要以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依據安排學生自主**的時間,同時要照顧好學習能力很強和較差的學生。

(4)根據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安排個人學習和小組合作。

3.本環節的特點

(1)本環節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

(2)在這個環節中,問題情景要恰當,絕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能夠有所收穫。

(3)本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交流、反饋、矯正

1.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任務完成或問題解決的情況以及疑難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

(2)各小組在全班交流任務完成或問題解決的情況以及疑難問題,其他小組可對其進行質疑或幫助。

(3)教師解答疑難問題,對學習內容進行概括,完成知識結構的形成。

2.活動要求

(1)若在自主**過程中採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本環節小組內討論交流的過程可以省略,直接進入全班交流討論階段。

(2)小組成員之間、各小組之間交流的內容不能重複,只可對前面的內容進行補充。

(3)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評價本環節效果最重要的指標。

(4)要組織好小組合作,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工明確、同伴互助、成果共享。

(5)要控制好交流討論的氛圍,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又能很好的傾聽,接納和尊重別人的意見。

(6)教師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給予學生充分的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

(7)教師要解答學生疑難以及適時將知識結構化。

3.本環節的特點

(1)本環節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2)本環節要幫助學生建立較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其最終目的是學生的思維活動以聚合型思維活動為主。

(3)本環節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的培養。

(三)鞏固、提公升、應用

1.活動過程

(1)進行變式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2)教師出示應用性問題,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或解決。

2.活動要求

(1)要確保學生對新舊知識之間關係的理解。

(2)教師要設計好應用性的問題,所設計的問題難度要適當。

3.本環節的特點

本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要達到理解、掌握並能夠靈活應用的程度。了解科學概念和日常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絡和在社會實踐中應用的價值。

(四)檢測反饋、歸納總結

1.活動過程

(1)包括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

(2)評價貫穿於課堂每個環節當中。上述三個板塊完成後,通過提問、測試等形式檢查學習效果。

(3)學習過程中進行定性評價,最後實行定量評價。

(4)既有對學生個人的評價,又有對小組的評價。

(5)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給學生,並提出改進的要求和措施。

2.活動要求

(1)以激勵為主。

(2)評價要兼顧針對性和全面性,反饋要及時。

(3)每課時要有5分鐘的達標測試題。

(4)每一課都要引導學生回顧反思,總結經驗和方法,並將知識結構化。

3.本環節的特點

(1)通過評價,促進、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2)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即對自身的能力及學習物件具備較準確、深入的判斷和了解。

小議如何構建快樂的初中數學課堂

作者 汪先攀 速讀 中旬 2016年第08期 摘要 短短數載,素質教育在我國廣泛實施並日益普及,素質教育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於全面發展,並使學生生動活潑 積極主動地快樂發展的教學理念,可見構建快樂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初中數學教師承擔著構建快樂課堂的重任,實施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薛靜森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五中學 摘要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的教學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對於初中數學教學來說,必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下面就對打造初中高效數學課堂進行深入的 和研究,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關鍵詞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營造氛圍 一 構建數學高效...

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數學課堂散發出無限的生命力,是擺在我們數學教師面前的乙個重要課題。目前大部分初中數學課堂出現低效課堂,我個人認為教學中的 低效 主要是教師的 教 與學生的 學 兩方面原因造成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