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

2023-01-14 08:09:02 字數 5230 閱讀 7962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活動又稱心理現象,簡稱心理。

2.個體心理是指個人具有的或在個人身上發生的心理現象。個體心理可以分為心理動力、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四個方面。

心理動力系統決定著個體對現實世界的主任委員態度和對活動物件的選擇與偏向。它主要包括動機、需要、興趣和世界觀等心理成分。

動機:推動人進行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動力,就是人的活動的動機。

需要:即個體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種缺失狀態的反映。它是個體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

興趣:是一種事物進行深入認識的需要,是需要的具體體現。

心理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

認知過程:是個體一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言語。

感覺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和特性,而反映事物的整體及其聯絡與關係。

記憶:通過感知覺所獲得知識經驗能貯存在人們的頭腦中,並在需要時能再現出來,這就是忘記。

思維: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間接地、概括地認識事物,提示事物的本質聯絡和內在規律,這就是思維。

情緒:人在認識客觀世界時,會對事物產生一定的態度,這就是情緒。

意志過程:自學地確定目的,並為實現目的而有意識地支配和調節行為的心理過程。

心理狀態指心理活動在一段時間表現出的相對穩定而持續的狀態。

心理特徵是人們在認知、情緒和意志活動中形成的那些穩固而經常出現的意識特徵,主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能力:是人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特徵。

氣質:指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力方面的反應特徵。

性格:是人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氣質與性格有時統稱為人格。

3.個體心理與行為

通過對行為的直接觀察與科學分析,可以間接地推斷人的心理活動的性質與水平。

心理通過行為得以表現,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內部心理活動的外部表現。

心理學有時也叫做行為科學。

4.個體意識與無意識

意識指能為個體所清晰覺察的心理活動。意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徵,也是的心理活動的主導方面。人的心理除有意識處還有無意識現象。

無意識指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

5.個體心理與群體心理

群體心理與個心理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群體心理是在群體的共同生活條件和環境中產生的,不是個體心理特徵的簡單總和。

6.西方心理學的流派?

德國-馮特2023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乙個心理實驗室,這是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構造主義。(奠基人--馮特,代表人物—鐵欣納)

機能主義。(創始人—詹姆士,代表—杜威)

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代表—斯金納)

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韋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7.心理學的主要發展趨勢。

認知心理學。

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奈塞爾發表了《認知心理學》一書,標誌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正式誕生。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

8.乙個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包括明確教學目標、任務分析、確定學生原有水平、設計教學課程、實施教學和教學評價六個方面。

9.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是一門介於社會與自然、應用與理論之間的交叉學科。

10.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中國最早自編的教育心理學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廖世承於202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改造、繁榮、破壞、新生四個時期。

1949-2023年為教育心理學的改造期。1956-2023年繁榮期。1966-1976破壞期。2023年以後新生期。

11.高等教育的三個社會職能。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開展科學研究。直接為社會服務。

高等教育心理學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學生的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12.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特徵?

是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教育心理的核心問題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問題,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大學生的學習活動。

是反映高等專業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學。

研究物件的主體是大學生。

為實現高校的三大社會職能和應用適應高等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提供心理學依據。

13.高等教育心理學的主要作用?

有助於提師資水平。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有助於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14.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方**原則?

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教育性原則。

15.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個案法。

16.角色:亦稱社會角色,指個人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相應的社會身份和地位,並按照一定的社會期望,運用一定的權力來履行相應社會職責的行為。

社會按照各類社會角色所規定的行為模式去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這就被稱為角色期望。

當乙個人認識到自己在某一條件下所擔負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對他相應的角色期望時,便產生了角色意識。

17.教師角色

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教師角色有:

知識傳播者、學習發動者、組織和評定者。

父母長者、朋友和管理員。榜樣和模範公民。

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教育科學研究人員。

教師的領導方式可分為四種:強硬**型。仁慈專斷型。

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典型的教學風格有兩種形式:學生為中心的風格、教師為中心的風格。

18.教師職業角色意識的形成過程?

角色認知階段。角色認同階段。角色信念階段。

19.促進教師角色形成的主要條件?

正確認識教師職業。樹立學習榜樣。積極參與教育實踐。

20.教師的能力素質?

教學效能感。教學反思。教學監控能力。教學機智。

21.教學效能感

教學效能感: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主觀判斷。

自我效能: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種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它包括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兩個成分。

教學效能感對教師行為的影響?

影響教師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響教師在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和進一步的學習。

影響教師在工作中的情緒。

22.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物件,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反思不是簡單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而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教學反思的過程?

具體經驗階段。觀察分析。抽象和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

教學反思的成分?

認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師的陳述。

教學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記。、詳細描述。實際討論。行動研究。

23.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是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物件,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畫、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

根據教學監控的物件可分為:自我指向性和任務指向性兩類。

根據作用範圍可分為:一般型和特殊型兩類。

教學監控能力的因素?

計畫性與準備性。

課堂教學的組織性。

教材呈現的水平與意識。

溝通性。

對學生進步的敏感性。

對教學效果的反省性。

職業發展性。

教學監控能力的特徵?

能動性。普遍性。有效性。

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發展及趨勢?

從他控到自控。從不自覺經自覺達自動化。

敏感性逐漸增強。(敏感性是衡量教師教學監控能力高低的乙個重要標誌)

遷移性逐漸提高。(遷移性的增強是教師教學監控能力提高乙個重要標誌)

24.教育機智

教育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師對意外情況和偶發事件能夠及時作出靈敏的反應,並採取恰當措施解決問題的特殊能力。

影響教育機智的因素?

對工作和對學生的態度。意志的自製性和果斷性。

深厚的知識素養和經驗積累。

教育機智的表現的方式?

善於因勢利導。善於隨機應變。善於對症下藥。

善於掌握教育時機和分寸。

25.教師威信

※教師威信:指教師具有那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教師威信的形成?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是獲取威信的基本條件。

和學生保持長期而密切的交往。

良好的儀表、生活作風和習慣有助於教師樹立威信。

給學生的第一印象也影響威信的樹立。(是重要心理因素)

嚴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評的精神。

教師威信的維護和提高?

要有坦蕩的胸懷,實事求是的態度。

正確認識和合理運用自己的威信。

不斷進取的敬業精神。

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楷模。

26.師愛

師愛:即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在教育實踐中,由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情感。

※師愛的特徵?

職業物件性。

師愛是教師職業活動的要求,更是責任感和事業心的表現

原則性。廣博性。

※師愛的心理功能?

激勵功能。感化功能。調節功能。榜樣功能。

※師愛的表現形式?

關懷和愛護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同情和理解學生。

熱情期望與嚴格要求。

27.學習的實質與特性

※學習:(廣義)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相對持久的。廣義的學習是動物和人類所共有的心理現象。

學習:(次廣義)指人類的學習,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的和個體的經驗的過程。

人類學習和動物學習的區別?

人的學習除了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外,還要掌握人類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

人的學習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生活實踐中,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通過語言的中介作用而進行的。

人的學習是一中有目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學習:(狹義)專指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是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並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

28.學習的分類。

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

訊號學習。(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結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

規則學習。解決問題學習。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研究內容 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二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 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1學生2教師 3教學內容 4教學 5教學環境 二 學習與教學的過程 1學習過程 2教學過程 3評價 反思過程 一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 1總論 第一章 2學生與學習心...

教育心理學

期末作業考核 滿分100分 一 簡答題 每題8分,共40分 1 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過程如何?答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觀點,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陳述性階段。學習者獲得有關步驟或程式的陳述性知識。比如陳述分數加法的規則或者能夠描述在駕駛汽車時該如何換檔。在此階段...

教育心理學

0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單選題 1 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 教育心理學 教科書是在年。選d a 1903 b 1908 c 1913 d 1924 2 20世紀初,我國出現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由房東嶽譯 日本小原又一著的。選a a 教育實用心理學 b 教育心理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