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蟬

2023-01-14 05:09:05 字數 3901 閱讀 6589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實驗小學孫美玲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表現課文內容、表達對課文的理解。 能聯絡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並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 理解「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學會前後比較閱讀,弄明白為什麼少年能夠使吳王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從而認識到勸說別人應講究方法。

4. 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體會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會創造性地複述課文,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表現課文內容、表達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難點: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懂得勸說別人應講究方式方法。

三、教與學的準備

教的準備:有關螳螂和蟬的短片

學的準備:蒐集幾篇預言故事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中國古代文化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寶。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節選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欣賞了詞《如夢令》、《漁歌子》,今天我們繼續接觸中國古代寓言《螳螂捕蟬》,看從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又能收穫些什麼。

板書課題,指導學習生字「螳」、「螂」注意兩個字都是「蟲字旁」,要寫的略小,右邊是它們的聲旁,分別是「堂」和「郎」。

2.補充課題,明白出處。

(1)這是乙個八字成語。你能將它補充完整嗎?

課件出示:

(指名說,並嘗試說說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及認識。)

(2)指明出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韓詩外傳》,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它原文:

課件出示

(3)指生讀句子,指導學生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的精確與簡練。齊讀。

(4)你還能說乙個來自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語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3. 小故事,大道理。

「螳螂捕蟬」是乙個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乙個假託的故事來說明某乙個深刻的道理。這篇課文講了乙個怎樣的故事,又告訴我們乙個什麼樣的道理呢?相信通過大家的進一步學習,一定會弄明白。

(二)初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

1.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明確標準:① 正確、流利、有感情。② 鼓勵大家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2)檢查自讀情況:

先指名分小節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諸侯 :(注意侯與候的區別要講清,理解「諸侯」的意思。) 沾拱稟bǐng報(稟的讀音和字形要注意。)乘虛而入侍奉

(3)理解詞語: 毫不介意不堪設想乘虛而入恍然大悟

2. 學生自由讀課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並在書中做上記號。

在劃分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分段理由。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尋求一種較為合理且被大多數學生認可的劃分方式。

(交流: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得不聽任何人的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地勸說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聽後,終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3. 指名說說故事內容,用上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學生依據劃分的段落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故事的前因後果,把握課文重點,感悟少年形象。

1. 默讀課文思考:面對吳王伐楚,大臣們的意見和少年的意見一致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他們的意見一致,都想勸吳王放棄攻打楚國。但大臣們勸說失敗了,而少年卻成功了。)

(1)你從哪看出來的?

(我從第一自然段看出大臣們勸說吳王,結果是失敗。從第十二自然段中看出少年勸說成了。)

(2)指名同學來有感情朗讀第1節。思考:本節的三句話寫了什麼?從每句話裡,你們讀懂了什麼?

① 指名交流:從「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看出大臣看問題比較全面;弊大於利;

② 不堪設想的後果是什麼?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大臣說這句話的原因。

③ 如果吳王是個理智的、開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會怎麼做?會怎麼想?

(暢飲美酒;重獎群臣)(同座討論,全班交流。)

④可事實上吳王是怎麼說的?你從中看到了什麼?

出示相關句子:

(想象眾臣勸說的場景,感受吳王的固執和暴戾)。

⑤ 理解: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和「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怎麼辦呢?」理解兩個「死」的不同含義。

(從死字裡感受出吳王的霸道、**、固執和暴戾)

⑥ 我來採訪一下,如果你們是吳王?為什麼非要攻打楚國呢?

(預設:攻打楚國取勝的希望很大,可以擴大自己的地盤……)

⑦ 老師總結,進一步補充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一方,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公尺時期,誰厲害誰就稱霸一方。既然吳國攻打楚國取勝的希望很大,為什麼到嘴邊的肉不吃呢?

所以吳王說「誰敢來勸阻我,就處死他」體會出吳王的霸道、專橫、固執。面對如此暴戾的吳王,大臣束手無策。他們散朝之後會私下議論什麼呢?

生交流。

(3)(出示課文12節)

指名同學讀第12小節。

① 這一段話是這個故事的結局,從這個結局中你們讀懂了些什麼?

(恍然大悟;太有道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② 恍然大悟是什麼意思?

③ 現在請同學們將故事的前後對照起來看,然後提出自己最想弄清楚的問題。

(重點篩選出問題:吳王為什麼突然由原來的固執變得恍然大悟呢?或為什麼大臣沒有奏效, 孩子的話卻有效。)

④ 他究竟用了什麼樣的妙招讓吳王回心轉意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四)研討故事的經過,把握課文重點,感悟少年形象。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少年勸說究竟妙在何處,他說了哪些話?可以圈圈畫畫,並簡單地寫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乙個螳螂捕蟬的故事讓吳王懂得了道理。

① 出示課文掛圖,指導學生觀察。板書:螳螂捕蟬

② 出示:9、11節——

指名同學來讀

③ 這些話對於蟬、螳螂、黃雀的動作、神態描寫得非常形象,請同學們再讀一讀,相信你會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學再來讀,師生評析。

預設交流:

(「蟬」:高高在上,悠閒、自由自在;蟬的心情如何,練讀體現蟬的心情

「螳螂」: 「拱」、「舉」;螳螂心裡怎樣想,讀一讀。

「黃雀」:「伸長」,黃雀心裡怎樣想,讀一讀 )

④ 現在,我們再讀讀少年的話,你覺得他的哪句話最關鍵?

(交流出示: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呢!)

⑤ 說說它們的利益分別是什麼?禍患又是哪些?

⑥ 連起來讀讀這段話,體會這些動物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心理。那麼「蟬、螳螂、黃雀」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誰來讀讀書上的話?

誰能用簡短的話來概括一下蟬、螳螂、黃雀三者的關係?(板書)

蟬螳螂黃雀少年

在這種關係的基礎上,讓學生描繪出楚國、吳國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關係。

楚國吳國其他諸侯

⑦ 師小結:其實少年講的這個就是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補上:「黃雀在後」)

(2)師: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12節:(出示課文12節)生讀,談領悟。

① 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不少收穫吧?說說你的收穫吧!(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不要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考慮事情要全面。

要瞻前顧後,不要見利忘義,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就是全盤考慮問題。)

你們說,吳王聽了少年的話,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麼,第二天上早朝的時候,他會對大臣們怎樣解釋這一新決定呢?來,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為吳王設計乙個講話稿,待會兒每組推薦一位吳王上早朝,看哪位吳王得到的掌聲最熱烈。

出示:③ 師:(待學生討論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吳王願意先聲奪人,第乙個早朝?

螳螂捕蟬定稿

江陰市璜土實驗小學吳春偉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講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的故事。2 理解 蟬 螳螂 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 明白吳王打消攻打楚國念頭的原因。3 感受少年這個人物,體會人物的特點 品質。一 匯入新課 1 同學們,大約在2500年前春...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3 從文中哪些詞可以看出吳王考慮問題不太周全?4 如果你是大臣,會想什麼方法勸阻?2.精讀課文第 二 三段。1 輕聲讀課文,自己複述故事。2 同桌互說。3 指名說,同學評議。4 討論 少年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他的故事為什麼能打消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出示 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得如果...

蘇教版螳螂捕蟬教案

螳螂捕蟬 一 自主質疑,構建話題。1 同學們,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吳王要出兵攻打楚國,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那麼,大臣們是怎麼認為的呢?卡片出示 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可是吳王卻很固執,誰來讀讀吳王的話?卡片出示 可是吳王固執地說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