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2023-01-12 14:12:06 字數 3626 閱讀 208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38—39頁。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用體積單位來描述物體的大小;能合理估計物體體積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物體體積概念的形成過程,體驗和感悟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形成體積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立方厘公尺、1立方分公尺、1立方公尺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準備:

玻璃杯,裡面盛五分之二體積的水,若干石塊;1立方分公尺和1立方厘公尺的正方體模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我們知道線有長短,面有大小;線的長短叫長度,面的大小叫面積;那麼體有大小嗎?體的大小是指什麼?體積的單位是怎樣規定的?

這些問題你了解嗎?能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課題。

(板書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

(二)**體積概念。

1、由教材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提問: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演示:拿出乙個盛有2/5杯水的透明杯,再拿出準備好的小石塊若干,請一名同學上台演示烏鴉喝到水的過程。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當石子放入水中後,水面會有什麼變化?

討論:水面為什麼會上公升?(因為石頭把水推上去了,為什麼能推上去?因為石頭把下面的位置佔了,那個位置叫什麼?用乙個準確的詞來表示是?-----空間)

2、什麼是空間呢?(老師拿出乙個長方形和乙個長方體,對比兩種圖形。)

師:請同學們觀察,長方形放在地上,它佔了地的什麼?(面積)長方體呢?

(面積)長方體除了占地的面積以外還佔了什麼?(地面上空的大小)對了,除了地面的大小以外還有空中的這一部分,那麼這一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空間。

(設計意圖:在這裡我的設計是不急於把空間兩個字說出來,要一步一步地按照學生的思路說出來,因為對於空間兩個字的理解學生有一定的困難)

3、引出體積概念。

通過剛才的比較,我們發現,物體都會佔空間,大家舉例說一說物體佔空間的現象。同學們舉的這些例子中老師取出兩個樓房和桌子,大家比較一下這兩個物體所佔的空間有什麼不同?(乙個大乙個小)不錯,這也就是說物體所佔的空間有大小之分,我們把這種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就叫做物體的體積。

請同學重複一遍體積的概念,請一名同學板書: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4、進一步強化體積的概念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觀察一下自己的抽屜,說一說你們抽屜裡有些什麼?」

師:「為什麼你們的抽屜還能放東西,說明什麼?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觀察和思考,讓學生體驗抽屜裡有「空間」。將空間這一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空間表象。 〕

〔設計意圖:由 「空間」到「物體要佔空間」,再由「物體要佔空間」到每一樣物體所佔空間多少的不一樣,引出物體的體積概念,步步相扣,層層推理。以學生天每天接觸的抽屜、書包為學習素材,讓學生學習親切,最這樣容易讓學生理解和體會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

〕(三)探索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

1、比較兩種體積大小差異大的物體。

師:「物體佔空間多,那個物體的體積就大,物體佔空間少,那個物體的體積就小。」

師:「拿出你們的書包或新華字典,摸一摸它們的大小,感覺一下自己書包或新華字典體積的大小。」

學生活動後,點同學分別到講台上比劃著告訴大家自己的書包或字典的大小。

2、引出體積單位。

師:你們知道他們的書包有多大了嗎?字典具體是多大嗎?

剛才這兩種體積非常近似的物體他們的體積大小又怎麼表示呢?還有高大的樓房、山脈,細小的黃豆粒等,所有物體的體積大小的區分除了數字的大小以外,還有乙個很重要和關鍵的量,是什麼?------體積單位。

(1)、認識立方厘公尺(cm)

a:出示一立方厘公尺的正方體模型,讓大家觀察、感知1立方厘公尺的體積有多大。

b:從書本中找到描述1立方厘公尺的話,畫出來再讀一遍。

c: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有多少立方厘公尺、香皂的體積。

(2)、認識立方分公尺(dm)

老師拿出1立方分公尺的正方體教具,方法同上,先讓學生從書本中劃出概念,再讀一讀,接著舉出身邊近似於1立方分公尺的物體,用手比劃一下1立方分公尺有多大。

(3)認識立方公尺(m)

通過前面兩種體積單位的學習,大家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麼樣的體積是1立方公尺的體積嗎?(變長為1公尺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公尺)大家說的很好,那麼老師這裡有一些一公尺長的線段,誰能幫老師搭建乙個正方體?

師拿出三條長為1公尺的教具條,拼接在一起,組成乙個三維的圖形,請同學搭建在教室的牆角,組成乙個體積為1立方公尺的正方體,全體同學觀察、感知1立方公尺的大小。

(4)、初步區分二維和三維,進一步區分和鞏固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聯絡與區別

師:通過剛才的演示,大家發現,立體圖形的構成是由不在同乙個平面的幾條線段圍成的,如這個三條線段的框架,我們把立體圖形就叫三維圖形,因此它的單位都是在長度單位的基礎上加立方兩個字,它的簡寫也就是在字母的右上角寫乙個3,而平面圖形它的構成是由幾條在同乙個面的線段圍成的,它的搭建最簡單的是需要兩條線和別的一圍,就可以組成,因此它是二維的,所以它的單位是在長度單位的前面加上平方兩個字,它的簡寫是在字母的右上角寫乙個2。.

因此,大家說一說,體積單位都是什麼?(都是立方什麼、立方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教材和同伴合作交流,讓學生從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大家對「立方公尺、立方分公尺、立方厘公尺等體積單位的認識、理解和體驗。

(5)試一試估計身邊物體的大小。」

學生交流嘗試用體積單位描述身邊物體的大小。

(四)引導學生反思整理,形成體積概念。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你覺得很重要?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應該引起教師的關注,反思整理讓學生理清所學知識,感悟學習過程,體會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同時在學習反思中,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五)啟發課後觀察操作,深化鞏固課堂知識。

師:「今天大家的學習很投入,也學了不少有關物體體積的知識,我也很高興。其實學習不單是在課堂上學習,也可以在課外學。

比如今天學習後,大家就可以去觀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所佔空間,想一想怎樣用今天所學的體積單位來描述它,如一枝鋼筆大約有20立方厘公尺等。」

師:「課後,同學們也可以做乙個稜長是1分公尺的正方體和乙個稜長是1厘公尺的正方體,比較一下1立方分公尺和1立方厘公尺的大小。我相信同學們的課外學習會比課堂上更認真,更投入,會有很多發現和收穫。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引到課外,由理論引向實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六、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立方厘公尺立方分公尺立方公尺

cmdmm

七、教學反思:

在課堂中,我覺得我上課的語言不夠生動,關注學生的情感不夠,對學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適當的評價。我這方面做得還不夠,以後一定要在這方面加倍努力爭取進步。同時,上了這節課,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幾何類概念課過程中要多以觀察、比較、動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動,為學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學生對乙個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斷地體驗和強化,而操作性的體驗強化可以提高學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對像1立方厘公尺、1立方分公尺和1立方公尺這樣的規定性知識雖然不需要學生的**和討論,但採用學生願意接受的活動方式(如讀一讀、說一說、估一估、比劃比劃等)去解讀知識和理解概念,體驗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課題 五年級下冊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及反思

學科 數學 授課教師 趙洪貴 工作單位 天津市北辰區北倉小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 40頁做一做 體積和體積單位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感受1 1 1的實際意義。2 通過觀察和活動建立1 1 1的表象,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3 通過遊戲 觀察 比較 想象等數學活動...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後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 體積和體積單位 教後反思1 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訓練工作,孩子一入園就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提出早期抓好幼兒閱讀的要求。我把幼兒在園裡的閱讀活動及閱讀情況及時傳遞給家長,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長朗誦兒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長共同配合,一道訓練,幼兒的閱讀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 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名數的改寫。教學及訓練 重點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儀器教具 投影儀和稜長是1分公尺的正方體模型,如教材第26頁的圖。教學內容和過程 教學札記 一 創設情境 填空 長方體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正方體體積 師 你知道每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