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寧津教育現象的啟示

2022-12-26 15:42:02 字數 1975 閱讀 4060

山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戚萬學

對寧津義務教育階段課堂教學改革以及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早有耳聞,今年10月,《山東教育》雜誌又刊發了長篇通訊《「寧津現象」解讀——乙個農村教學改革區域推進的典範事例》,對「寧津現象」進行了深度報道,引起學界對寧津教育現象的廣泛關注,也激發了我對這一改革成果的好奇和期待。但直至近日與幾位好友一同親赴寧津進行參觀考察,並通過聽課、聽取情況介紹、座談交流等,才對寧津教育現象有了更為深刻、更為直觀的認識。在寧津的所見、所聞,以下幾點感受頗深:

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是中小學進行科研的一條最為有效的、值得肯定和推廣的路子,是一切科研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長期以來,教育科研意識、能力薄弱一直是廣大農村教師的「通病」,致使廣大農村教師失去了應有的科研權利、地位和聲譽,也造成了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落後。寧津縣是位於魯西北平原的乙個典型的農業縣,經濟、文化尚處在欠發達階段。

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傳統教學方式充斥課堂,是長期制約寧津教育質量與發展的最根本原因。但近幾年,他們立足於寧津教育的現實,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課堂教學效益」為重點,開展了紮實有效的「當堂達標教學實驗」。該項實驗是目標教學的深化和延伸,也是目標教學的創新發展。

其簡單、實用、有效的特點,恰恰切中了他們課堂教學效益低的病症,彰顯出一種實踐處境的價值思維智慧型和基於教育問題的實踐智慧型。他們不是力圖建立什麼成果或發現什麼規律,而是在於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和建構現實的教育思維。四年來,寧津教育取得的顯著成就,不僅有力、迅速地推進區域教學技術和教育改革,而且使教師的工作獲得生命力與尊嚴,徹底改變了教師的職業形象與教育形象。

這對於乙個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是非常難得的,對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同樣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學習目標為中心,改善課堂教學結構是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業負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每一位教育改革者不懈的追求。他們提出「一切為了達標」的理念,通過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說課、觀摩課、評課等教研活動,強化教師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同時通過集體定標、分散備課等形式,以及「先學一家、融會百家、發展創新、自成一家」的策略,將教學研究納入到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中。人人有課題、人人做科研、人人為達標,已成為寧津教師的教育生活理念和生活態度、方式。

正是這種有鮮活生命力的、實實在在的教育科研活動成為寧津教育前進力量的源泉。寧津教育的經驗表明,「當堂達標」教學的理念、各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寧津教育充盈著強勁的生命律動,超越了普遍性的知識論和技術論的教育思維方式,凸顯了一種實踐境遇的智慧型。這種智慧型正是我們目前所需要的多元的教育思維。

關注教師,關注教師的生活方式進行教育研究,並以教育研究的方式塑造教師生活,不斷激發著教師的創新熱情。基於人的生活的價值視野研究教育問題,是對教育變革的可能性反思的一種智慧型,它能超越具體的現實實踐,而指向人的可能性的生活。寧津教育經驗的背後就折射出他們對人的生活世界的關注。

寧津教師的教育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學歷水平相對偏低,但他們通過科研將教育與生活密切聯絡起來,以此構建著教師的教育生活意義。一方面,他們將教育科研作為教師的生活需要,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詮釋教育實踐本身的困惑,批判、反思、懷疑、指導、建構教育行為與理念;另一方面,又將研究的方式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尋找教師的價值與尊嚴,回答教師教育生活意義和使命,防止教師職業倦怠和麻木,激發教師不斷創新。為此,他們在教育與教學改革的全過程特別重視「科研興教」的價值取向,注重專家的引領,注重學習與調查,一切從實際出發,從科研出發,拒絕了行政主義的主觀臆斷和盲目指揮。

同時,他們又注意爭取**行政力量對科研的強化支援作用,夯實「科研興教」的基礎。對他們來說,教育科研就是一種理性的教育實踐,就是一種超越傳統習俗的創新,就是對自己教育實踐及認識的一種反思與重建。他們教育科研的目的與價值,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真誠地投入問題解決與行為完善、改進的實踐。

但是,寧津教育在目前的改革探索中,尚有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度思考,特別是: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生成與預設的關係問題,關注書本知識、技能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問題,課程內容的動態性、建構性與學生生活的聯絡問題,教師個性化教學與學生多樣化需求之間的關係問題等。

我想,有寧津人這種對教育的尊重和真誠,有這樣多的一線教師對兒童的熱愛和對教學改革的執著,我們就有理由對寧津的教育有所期待。

理想教育的啟示

失去夢想便沒有了自身信仰 夢想的話題你很老套,也很古板,而信仰似乎也得到了同等待遇,試問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有誰能真切的回答這個簡單卻 難以啟齒 的問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範疇裡面不乏一些對夢想的描述,教育我們要如何構造自己的夢想,但是教育同樣讓我們失去的夢想,呆板的教育如同工業革命後的流水作業生產線...

論教育現象學的理想

作者 王萍 江蘇教育研究 2011年第22期 摘要 在蘭格維爾德 奧克 範梅南等學者的推動下,教育現象學逐漸繪就了獨具魅力的教育理想,具體表現為推崇規範性 堅持實踐性 追求智慧型生成等。這一理想將是引導教育現象學發展的必要的烏托邦。關鍵詞 教育現象學 規範性 實踐性 教育智慧型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

教育評價模式的理論進展及其啟示

摘要 教育評價是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最早的教育評價是考查學生的學習成績,並根據考查結果來選拔人才我國的教育評價在西周時就有了雛形。現代的教學評價主要起源於美國。經過 八年研究 p e a組織推舉泰勒 r w tyler 教授等組成評估委員會,並於1942年提出了乙份報告 史密斯 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