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麻雀學校教育的點滴思考

2022-12-18 01:15:05 字數 1695 閱讀 6502

趙維嶽隨著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的思想也在被「城鎮化」,由以前的農閒務工農忙歸田變成了現在的棄田進城。導致農村出現了兩個弱勢群體——「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同時也滋生著一系列社會問題。由於子女的隨遷就讀,導致農村生源的連年縮水,各地不斷出現「麻雀學校」和「空心學校」。

麻雀學校泛指規模小、條件差、質量低的農村學校,特別是在校生10名學生以下的農村小學,以及分散的教學點。

麻雀學校雖然解決了個別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但同時存在其他諸多問題,尤其是1個學生的麻雀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社會化生活,對於乙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孩子也需要同學、課堂氛圍和學習參照系。

孩子沒有了玩伴、沒有了交流、沒有了活動,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也就出現了真空地帶,進而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智發展。在接受文化課教育上也出現了殘缺,**、體育、美術教育淡出了他的學習天地,全面發展從何談起。

麻雀學校還存在師資短缺或師資浪費,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麻雀學校一般靠臨近退休的學校附近的老教師或支教教師來維持日常教學,處於苦苦支撐的尷尬境地。偌大的教室、操場空空蕩蕩,多**裝置、實驗裝置也處於閒置狀態,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有這樣三個案例,值得我們思考。

案例一:

某學校二年級轉來了一位教學點的學生,班主任和老師反饋了這樣一些問題。

1.不會站隊,廣播體操、眼保健操就更不用提了。因為這個孩子在教學點根本就沒接觸到這些。

2.文化課底子薄。數數,數到10之後,就是j、q、k。因為教學點疏於管理,教學上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據說鎮級管理部門有一次去這個教學點,校門鎖著,幾個孩子在學校門口玩,老師不在,手機也處於關機狀態。

案例二:

某教學點的學生家長因教學質量和受教師的挑唆,將學生轉入鎮中心小學。原本十幾個學生的教學點,最後只剩乙個無法轉走的三年級學生。為了開齊開足課程,這個教學點保留了四個教師(三個公辦教師和乙個代課教師)。

教師嚴重超編,且資源嚴重浪費。

案例三;

某教學點只有1名學生和2名教師(1名公辦,1名代課)。這個學生的早餐和午餐都由老師代做。據說這個孩子的父母離異,出外務工,這個孩子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料。

這個孩子只好留守在這所學校來維繫他的讀書生涯。

上述三個案例有乙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麻雀學校的孩子一般都屬於留守兒童。既然留守,為何不選擇寄宿呢?

推行寄宿改革,進行資源的有效合理整合,或許是解決麻雀學校辦學質量不高、學生社會化程度偏低的乙個積極嘗試。通過資源的整合,打破傳統的師資配置,設定專職的生活老師,對這些老師進行專業化培訓,讓其科學規範的料理留守寄宿學生的生活,包括週末。

隨著農村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加大了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入,有效改善了寄宿條件和辦學條件。網際網路的介入,解決了寄宿生因留守而產生的一些問題。

通過麻雀學校教育與寄宿制學校教育的對比,顯然辦好寄宿制學校教育更勝一籌。因為在寄宿制學校裡,學生有了群體生活,有了社會化生活,有了常規教育和全面發展。同時,也可以將麻雀學校的經費投入來改善寄宿制學校的條件,比如如廁、洗浴、活動場所等設施裝置。

加強寄宿制學校生活老師的專業培訓,進一步完善育人模式。充分發揮寄宿制學校全天候育人和農村教育資源的獨特優勢,合理安排學生的在校時間,統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和德育組織作用,注重勞動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遵紀守法意識、自我防範能力,有效預防欺凌事件發生。

密切家校聯絡,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使鄉鎮寄宿制學校真正成為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

取消留級制度與農村小學教育的點滴思考

摘要 優勝劣汰本就是自然界的規律,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高低不同也是教育的規律,拔苗助長本就是違反規律的做法。如果學生基礎差,家長和學生又願意留級的,我們又何必要規定不能留級呢?我一直在農村小學從教,我對農村小學教育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於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留級也有一下幾個方面的深入思考。關鍵詞 農村小學教...

關於如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之思考

每年一到小考成績出來時,會牽動很多人的心,也會引發許多短暫的思考,每到這時我的目光總會聚焦到數學與綜合科目,我總會想要是數學與綜合這兩個科目考前幾名的學生都能提高二十分左右那該多好,咱們學生雖然語文 藏文這兩個科目和縣完小也有點差距,但是另外兩課的差距就實在是太明顯了,我們有的成績拔尖的學生還是超齡...

關於詩歌教學的點滴思考

知人論世 要想真正讀懂一首詩,一定要知人論世。在初次接觸一位詩人的作品時,不妨多花點時間在介紹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其人其事。孟子認為,古人以往,讀古人的詩文,如與古人交朋友,要正確理解古人的作品,就必須知其人,論其世。詩中抒發的感情是詩人寫詩的動力,詩人的生活經歷及其思想基礎均融入其中,不了解這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