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一

2022-12-12 09:24:04 字數 1772 閱讀 5893

預習作業

1.從前有一天,乙個醉漢拿著竹竿進屋,橫拿豎拿都進不去,橫著比門框寬4尺,豎著比門框高2尺,另乙個醉漢教他沿著門的兩個對角斜著拿竿,這個醉漢一試,不多不少剛好進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長嗎?

設竹竿長x尺,請根據這一問題列出方程

2.若兩個連續整數的積是72,則它們的和是

a.±17b.17c.-17d. 13

課堂作業

3.讀詩詞解題(通過列方程,算出周瑜去世時的年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而立之年督東吳,早逝英才兩位數。

十位恰小個位三,個位平方與壽符。

哪位學子算得快,多少年華屬周瑜。

周瑜去世時________歲。

4.乙個兩位數等於它的個位上的數的平方,且個位數字比十位數字大3,則這個兩位數是 ( )

a.25b. 36c.25或36 d.-25或-36

5.兩個數的和為16,積為48。求這兩個數。

6.常州春秋旅行社為吸引市民組團去天水灣風景區旅遊,推出了如下收費標準:

某單位組織員工去天水灣風景區旅遊,共支付給春秋旅行社旅遊費用27000元,請問該單位這次共有多少員工去天水灣風景區旅遊?

課外作業

7.乙個正方形的表面積是216cm2,則這個正方體的稜長

8.長方形的長比寬多4cm,面積為60 cm2,則它的周長為     (  )

a. 28cm b。26cm c。30cm d。32cm

9.某學習小組全體同學都為本組其他同學送一張賀卡,若全組共送賀卡156張,則全組的同學共有

a.15 人 b。14 人 c。13 人 d。12 人

10.乙個三位數,十位上的數字比它個位上的數字大3,百位上的數字等於個位上的數字的平方。已知這個三位數比它的個位上的數字與十位上的數字的積的25倍大202,求這個三位數。

11.乙個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是連續整數。求這三條邊長。

12.等腰梯形的面積為160cm2,上底比高多4cm,下底比高多20cm,求這個等腰梯形的高。

13.小明今年的年齡個位數字比十位數字大3,他的爸爸今年的年齡剛好是小明今年的年齡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互換,他們年齡的積為574。 小明今年多少歲?

參***

1.(x-4)2+(x-2)2=x2 3.36 4. c 5.

設這兩個數為x、16-x 由題意得x(16-x)=48解得:x1=4,x2=12。當x1=4時,16-x=12;當x2=12時,16-x=4;這兩個數為4、16 。

6.設該單位這次共有名員工去天水灣風景區旅遊,因為1000×25=25000<27000,所以員工人數一定超過25人。 可得方程解得當時,1000-20(x-25)=600<700,故捨去;當時,1000-20(x-25)=900>700,,符合題意。

答:該單位這次共有30名員工去天水灣風景區旅遊。7.

6㎝ ; 10.設個位上的數字為x由題意得100+10(x+3)+x=25(x+3)+202 解得:;這個三位數是452 11.

設這三條邊長為x、x+1、x+2由題意得x2+(x+1)2=(x+2)2,解得: (不合題意捨去)。這三條邊長為3、4、5 12.

設這個等腰梯形的高x㎝由題意得x(x+4+x+20)=160解得;這個等腰梯形的高6cm 。13.設小明今年年齡的十位數字為x, 由題意得(10x+x+3)×=574,

解得:x1=1、x2=-4(不合題意捨去),10x+x+3=14, 小明今年14歲。

修改說明:題目總體選擇是不錯的!第8-11課時與課本的編排不能夠統一,請重新調換!

每每問題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基本公式 1 單件利潤 單件定價 單件進價 2 總利潤 單件利潤 賣出件數 3 總利潤 賣出錢數 進貨錢數 習題應用 1.某水果批發商購進每箱進價為40元的蘋果,市場調查發現,若以每箱50元的 銷售,平均每天銷售90箱 但若 每箱再高一元,平均每天少銷售3箱,要想平均每天獲得900元的利潤,銷售價錢...

第9課時 用適當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 知識回顧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 直接開平方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其中 二 典例精析 例1 選擇適當的方法填在橫線上 a 直接開平方 b 配方法 c 公式法 d 因式分解法 1 解,用法較好 2 解,用法較好 3 解,用法較好 4 解,用...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及相關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定義中的三個條件 是整式方程 含有乙個未知數 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2 一般地,任何乙個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過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這種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ax2是是二次項係數 bx是是一次項係數 是常數項。注意 二次項 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