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眾數》教學設計

2022-12-09 23:21:06 字數 3254 閱讀 6590

執教者:雙塘中心小學陳海霞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79,練習十六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例項初步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眾數,能解釋平均數和眾數的實際意義,並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資料的特徵。

2.使學生在初步理解眾數的過程中,經歷運用資料描述資訊、作出判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眾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的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資料的特徵。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眾數

1.初步感受,產生認知衝突

(1)提出問題:草地上有5個人在做遊戲,他們的平均年齡是10歲。你能想象出這5個人的具體年齡大約各是多少歲嗎?(摘錄板書)

①生猜想後出示:他們的年齡分別是2歲、4歲、4歲、4歲。

提問:這4個人都很小啊,怎麼題目中說他們的平均年齡是10歲呢?

(生可能會想到:還有乙個人肯定年齡很大。)

出示第5個人的年齡:36歲。

②計算:他們的平均年齡是10歲嗎?

提問:用平均數10歲來描述這些人的年齡特徵合適嗎?為什麼?

(2)小結:在這5個人的年齡中,36歲特別大,對平均數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我們把這種資料稱為極端資料。平均數會受極端資料的影響,不適合用來描述這些人的一般年齡特徵。

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新的統計量來描述這些人的年齡特徵。

2.結合例項,認識眾數

出示:第79頁例2

(1)提問:從這組資料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生可能會想到:做試驗的9人中,發芽17粒的人數最多,有5人。

小結板書: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在這組資料中,17出現的次數最多,17就叫做這組資料的眾數。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就是眾數。(板書:眾數)眾數和平均數都是統計量。

(2)計算:這組資料的平均數是多少?

思考:14和17的意義相同嗎?這裡的平均數14表示什麼意思?眾數17呢?(板書:多數水平平均水平)

(3)觀察比較:你覺得用哪個資料代表這9個同學做發芽試驗的情況更合適一些?為什麼?

【在這組資料中,比平均數14小的資料只有3個,比平均數大的資料卻有6個,平均數14不能很好地代表大多數同學的試驗結果。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受到了極端資料的影響。

)而眾數17代表了大多數人的試驗結果,所以更適合表示同學們發芽試驗的整體情況。】

(4)小結:當一組資料中存在極端資料時,對平均數的影響很大,這種情況下可以用眾數來代表這組資料的整體情況。

3.回顧課始,正確使用統計量

提問:現在你認為該用什麼數來描述草地上這5個人的年齡特徵?這組年齡的眾數是多少?眾數4表示什麼意思呢?

二、練習鞏固,深入了解眾數

1.談話:現在我們已經初步知道什麼是眾數,什麼時候要用眾數。那關於眾數,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預設:每組資料的眾數一定只有乙個嗎?有沒有兩個眾數的?眾數一定比平均數好嗎?如果一組資料中每個數都只出現一次或者出現次數相同怎麼辦?】

如果說不出來,就出示: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討論、交流。關注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是否能聯絡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深入**。)

2. 結合習題交流:

出示小黑板:

(1)六(1)第1組同學的年齡分別是:12歲、13歲、12歲、12歲、13歲、13歲、14歲、13歲、14歲。

a.你能找到這組資料的眾數嗎?你是怎麼找到的?

如果換位置時,調走了乙個13歲的同學,你還能找到這組資料中的眾數嗎?

(小結:資料的變化有時也會影響眾數,眾數不一定只有1個,也有可能是2個,甚至更多個。)

b.如果調走的是乙個12歲的同學,那麼這組年齡的眾數是多少?

你能不計算,很快看出這組資料的平均數嗎?

c.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能回答這些問題了嗎?(出示討論問題)

(2)第2小組同學的身高分別是:140厘公尺、143厘公尺、142厘公尺、146厘公尺、150厘公尺、151厘公尺、158厘公尺、162厘公尺。 你能找到這組資料的眾數嗎?

(3)第3小組同學的身高分別是:140厘公尺、140厘公尺、142厘公尺、142厘公尺、150厘公尺、150厘公尺、158厘公尺、158厘公尺。 找這組資料的眾數。

小結:一組資料的眾數可能不只1個,也可能沒有。

3、在書上完成第79頁練一練第2題。

提問:表中哪一行是我們要研究的資料?

【明確:把每乙個尺碼看做需要研究的乙個資料,賣出的雙數看做相應資料的個數。比如:24厘公尺的鞋子賣出4雙,相當於24厘公尺這個資料出現次數為4次。】

提問:根據這張**,如果你是老闆,你打算多進哪種尺碼的男鞋?為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計算鞋子尺碼的平均數對鞋店老闆有沒有幫助?

小結: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分析一些資料時除了平均數以外,還常常要用到眾數這個統計量。

4、出示小黑板:

考慮以下問題需要用到哪個統計量?連一連。

(1)房產商關心哪種面積的房子最受歡迎t': 'span', 'c': '平均數', 'r': 'r_7'}]

(2)比較兩個班級的口算成績

(3)麵包店老闆想了解哪種價位的麵包最好賣,以便及時生產。 [, , ]

過渡語:

5、出示小黑板:

有兩家同等規模的公司在招聘普通員工,a公司的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b公司的月工資不低於1500元,如果你去應聘,你會選擇哪家公司呢?

學生自由發言。

然後出示工資表,讓學生認真看,再提問:看完兩家公司的工資表後,你會選擇哪家公司呢?為什麼?

a公司的月工資表:

b公司的月工資表:

小結:平均工資不能代表a公司大多數員工的一般工資水平。

三、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眾數),你現在對眾數的了解有多少?

我們在用統計量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題目中的具體要求和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四、綜合運用

射擊隊要從兩名隊員中選拔一名參加比賽,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10發子彈,成績如下:

甲: 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麼?

出示下表,根據平均數和眾數再次選擇,說說你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指著a公司的月工資表)當一組資料中有極端資料,不適合選用平均數這個統計量,而資料中又沒有眾數時,怎麼分析這組資料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討論。

認識眾數教學反思

眾數和中位數是新增加的內容。平均數 眾數 中位數都是統計量,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資料的整體狀況。平均數是在一組資料內移多補少,假想各個資料變成同樣多,用這時的資料代表一組資料的狀態。眾數是一組資料中出現頻數最高的乙個數,利用出現次數最多的資料,表現整組資料的狀況。中位數是一組資料按大小順序依次排列,居...

《認識眾數》教學反思

認識眾數 這節課,我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圍繞 用平均數能否代表員工工資一般水平 展開討論,引起學生對 平均工資 產生認知上的衝突,發現用 平均數 來代表工資一般水平不合適,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輕鬆的學習。學生在提出問題 觀察和處理資料 做出決策的過程中,認識另一種統計量 眾數。課中我把眾...

眾數教學設計

渭津小學胡鳳梅 一 課前交流。學生交流個人資料 課前老師讓大家整理了自己的個人資料,現在同桌之間 前後桌之間可以相互看看,看看哪些同學整理地比較科學合理,具有實效性。二 新知 1 初步了解眾數 誰能說說你設計的個人資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找三四個學生 姓名性別身高體重年齡愛好 家庭住址等 在大家填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