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思想品德如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放與利用

2022-12-09 04:06:02 字數 3056 閱讀 7991

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也是課程開發者。課程資源的開放和利用是對課程預留空間的豐富與補充。從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角度來看,沒有資源的教和學,必定是教師照本宣科地教,學生索然無味地學。

沒有課程開發和利用就沒有課程的活水**。那麼,品德課程應當如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呢?

一、 課程資源開發的途徑

1、 認真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範例。

教材依然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科書或教師指導用書中所提示的活動案例,都力圖體現本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是基本的課程資源之一。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透徹理解教材,在教材中尋求新的課程資源。如:

一年級上冊第一課《我的學校》設計了三個活動;第一活動是讓學生交流「揹著新書包走進學校時,你看見了什麼?你是心情怎麼樣?」教材上只有一幅學生上學畫和「小精靈」的一句話,此活動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引導教師重視兒童「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第二個活動是「在學校裡走一走,看一看」,教材提供了六幅圖反映學校設施的圖畫作為範例,旨在通過此活動幫助學生熟悉自己的學校環境,了解學校中各種設施,從而培養他們能利用這些設施解決自己在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此活動滲透著「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絡,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有利於兒童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等新新課程理念;第三個活動是討論「遇到下面情況怎麼辦?

」教材以圖的形式設定了四種情景作為範例,意在通過討論活動使學生懂得如何利用學校設施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此活動滲透著「尊重兒童的權利」,讓兒童真正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等新課程資源,才能上好《品德與生活》課,從而更好地促進的發展。

2、 充分挖掘校內資源。

校內所有設施,包括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室,教室裡是桌椅,黑板,操場上的體育裝置等所有與學習有關的,現有是設施,都可以成為教育資源,關鍵在與教師如何開發和利用。如:在教學《我們的學校》這一活動主題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校園,讓學生自己去參觀,去感受。

3、 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校外資源。

校外課程資源也很廣泛,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網路資源以及鄉土資源等。

a、 開發利用鄉土資源。

鄉土資源主要是指學校所在地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民風習習學,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

不同環境下的課程資源狀況可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尤其的廣大農村地區,很少有圖書館、科技館等。但用課程要素的眼光來看,大地、小草,哪怕是荒山、黃土坡、茅草棚,他們的教育價值對於實現課程目標以及發展學生感受和表達美的意義和功能是同質的。關鍵在於教師怎麼運用它們。

此外,我們的民風習學、傳統文化等也是乙個很好的可供開發利用的教學資源。當前,我們教師的乙個重要的課題是加強課程資源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認清課程資源的概念,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於課程資源認識水平,因此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對於貧困地區和薄弱學校來說,尤其重要。

b、 發揮網路資源的作用。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正在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為可能。網路是乙個巨大的資訊載體,網上充足的資訊可以使思想更開闊,多**強大的模擬功能可以提供實踐或實驗的模擬情景和操作平台,網路便捷的互動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發。因此,教師要有學習先進技術有意識與行動,掌握網路技術,學會充分各種網路資源,為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工作服務,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網路資源建設,通過網路貢獻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成果,使之成為網路資源的一部分。

c/、創造性開放和利用人文資源。

課程實施的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活動資源的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資源中的微觀層次。教學活動資源應包括教師。學生、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學過程。

(二) 課程資源開放與利用的原則

新課標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過分依賴教材,過於強調接受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過分依賴教材,過於死記更背、機械訓練,不能很好地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的思想,更不敢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教材在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很少讚賞學生獨特的和富有個性的理解與表達,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因此,在新課程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握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和運用的原則,已達到新的教學目標。

1、 目的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開發要有很強的目的性。教師只有把具體資源與課程目標聯絡起來,才能權衡該資源是否能由潛在價值轉變為教學中的現實價值,才能判斷其價值是大小,才能確定這種資源是否具有服務教學目標的功能,小學品德課教學中如何選擇資源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緊扣教學目標,避免單純從所謂鮮活性、趣味性和新奇性等角度去取捨。

2、 有效性原則

由於課程資源**廣,劃分的標準不同,提取課程資源的途徑也不同。所以。在開發和利用品德課資源時,必須堅持有效性原則。

這樣既能修正係數的道德認知,又能啟動學生的真情實感,還能提高學生對生活、對社會認識的能力,利於師生在教學活動中共同發展。

3、 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特徵。毫無疑問,它應體現在教學活動方方面面,包括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按照功能取向的不同,課程資源中有的供學生閱讀、表達和想象,有的供學生動手操作、改造、加工和創造。

貫徹實踐性原則,意在強調教師要特別注重資源的活動價值和實際價值,要從有利於學生「從做中學」著眼,取配置和整合資源。

(三)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於應該注意的問題

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二者同等重要。不開發就無所謂利用,當然並不是資源越多越好,資源重在精選和有用;只開發,不利用,在好的資源都沒有價值。對資源的利用關鍵在於適用而不亂用,有效而不氾濫。

具體注意事項有:

1、 廣拓注意渠道,擁有創造源泉。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要善於在隨手翻翻,隨意看看、隨便走走之中發現和捕捉資訊;要學會做有心人,留言身邊發生的事情,並把有價值的材料記錄在乙個教學資源手冊或剪貼本上,以方便備課時用。

2、 避免陷入誤區,發揮資源實效。

a 「畫蛇添足」。

這是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多而雜」的形象描述。品德課程資源的利用,不能單純地追求數量,並非越多越好。因為在有限的時空中,如果資源過於膨脹,不僅無助於學習,反而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疲勞,直接導致教學效率不高,使「投入」和「產出」失衡。

b 「是是而非」。

即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失準。

c 「捨近求遠」

(四)機智的引導,促進資源生成

在教學要素中,老師和每位學生讀書資源,而且個體所夾帶的資訊以及在交流中生成的資訊是最難**的資源。因此,教學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

思想品德課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新課程理念強調 教學是師生交往 相互 的過程。因此課堂中師生間 學生間的動態資訊交流就顯得十分必要,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就是實現這種動態資訊交流的行之有效的的途徑之一。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這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啟發和推動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和加深理解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較好地達成三...

談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四 改變傳統思想政治課的模式 傳統課堂教學大多採用師生問答 教師評價的形式,老師成了評價的權威,是學生學習表現唯一評定者。由於教師是課堂評價的 主宰 課堂上缺乏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也就缺乏了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型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現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身...

談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提問

有效的提問,是誘發學生思維的發動機。在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 一講到底 的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 一問到底 結果,教師的不斷發問,使學生忙於作答,沒有思維與想像的空間,沒有自我的內化,只是一味地跟著老師被動地往前 跑 課堂提問失去應有的魅力。提問是實現課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樣是課堂提問,為什麼有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