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終極筆記

2022-12-04 22:15:03 字數 5049 閱讀 7531

終極筆記:馬哲

一、唯物論(2個核心、2大原理)

2個核心:物質、意識

2大原理: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二、辯證法(2個核心、3大規律、4對範疇)

2個核心:聯絡、發展

3大規律:質變量變律、否定之否定、對立統一律

4對範疇:現象與本質、必然與偶然、原因與結果、可能與現實

三、認識論(3個核心、3大規律)

3個核心:實踐、認識、真理

3大規律: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認識發展律、真理發展律

四、歷史觀(2個核心、2大規律)

2個核心:社會、人

2大規律:社會發展律、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律

一、唯物論(2個核心、2大原理)

2個核心:物質、意識

物質(客觀實在性)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物質是對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意識(反映性)

1、(起源)意識與人腦: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2、(本質)意識與客觀存在:

(近似、能動、原形)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能動的反映;任何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都能從客觀實在找到原形,也即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

(內容與形式)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但形式是主觀的;意識體現了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2大原理: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

(多樣性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物質世界的統一,是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具有物質統一性。

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原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原理、意識能動性原理)

1、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原理,即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原理。

2、意識的能動作用,亦稱為主觀能動性,指意識能動地反映世界和指導實踐,通過實踐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是人之所以區別於物的特點。具體3表現①認識世界;②指導實踐、改變世界;③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和調節。

二、辯證法(2個核心、3大規律、4對範疇)

2個核心:聯絡、發展

聯絡(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

1、(內部要素及相互之間的關係)聯絡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2、(客觀性)聯絡是客觀的,凡真實的聯絡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們可以從事物的固有聯絡中把握事物,但決不能用臆想的聯絡代替真實的聯絡,否則將陷入詭辯論。

3、(普遍性)聯絡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內部和外部都處在相互聯絡之中,世界是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絡中的乙個環節並通過它體現出聯絡的普遍性。

4、(多樣性)聯絡在內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

ps:聯絡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質世界普遍地以系統的形態存在。

引申概念:系統(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

a、(整體性)系統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整體特性;

b、(結構性)系統的性質不僅取決於構成系統的各要素的性質,更取決於這些要素的組成方式即結構。

發展(永恆性、普遍性)

1、(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本質)是創新。

2、(永恆性、普遍性)過程論5要點:a、世界上沒有永恆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e、因此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而不是具體事物的集合體。

3大規律:質變量變律、否定之否定、對立統一律

質變量變律(區別與聯絡-轉化與滲透)

1、質、量、度

a、質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並區別於他事物的規定性。質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範圍、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適度原則。

2、量變和質變的關係

a、區別: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體現了事物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連續性的中斷(即非連續性)。量變一般不顯著,速度緩慢,質變則變化顯著、迅速;事物變化是否超越量變的範圍是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誌。

量變和質變的區別具有相對性。

b、聯絡:相互轉化和相互滲透

相互轉化:量變向質變轉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向量變轉化,質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並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

相互滲透:量變中滲透質變,即在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部分質變;質變中滲透量變,即在質變中包含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3、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由部分質變到根本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迴圈往復、相互交替、以至無窮。

否定之否定(辯證否定觀、否定之否定)

1、辯證否定觀

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兩種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因素;

b、肯定和否定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c、辯證的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引起的客觀的自我否定:它是發展和聯絡環節的辯證統一,即揚棄。

2、否定之否定

辯證的否定是經歷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有規律的過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事物的這種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公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對立統一律(矛盾規律)(同一與鬥爭、內因與外因、普遍與特殊、兩點與重點)

1、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

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同一性不能脫離鬥爭性而存在,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鬥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

2、內外因辯證關係原理

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即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絕對和相對的關係,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b、區別: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個別)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質;任何個別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c、聯絡: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只能通過個別而存在;任何個別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質或屬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統一。普遍和特殊的區別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4、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關係原理

a、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間的辯證關係,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

b、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c、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堅持兩點論中的重點論,重點論以兩點論為前提;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一的。

4對範疇:現象與本質、必然與偶然、原因與結果、可能與現實(辯證關係)

現象與本質

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在聯絡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

2、區別與對立:

a、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絡;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和表面特徵。

b、現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事物本質的現象,不能把它同標誌主觀反映範疇的錯覺混為一談。

c、現象和本質的區別與對立具體表現為:其一,現象是個別的、片面的。本質是同類現象的共性。

其二,現象是多變的,易逝的;本質是相對穩定的。其三,現象表現於外,是表面的,可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質深藏於內,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維才能把握。其四,現象是豐富多樣的,本質是單純的。

3、辯證統一:

本質是現象的根據,決定現象,總要通過現象來表現;現象總是表現著本質,沒有不表現本質的現象:一切事物都有現象和本質的辯證統一。

必然與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產生、發展、滅亡不同趨勢的一對範疇。

2、區別與對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發展中一定如此的趨勢;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並非必定發生的、不確定的趨勢;

b、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決定的;

c、必然性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它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則對事物的發展起影響作用,它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並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

b、偶然性一定與必然性相互聯絡而存在,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偶然性為必然性的發展開闢道路;

c、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原因與結果

1、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後相繼、彼此制約關係的一對範疇。

2、關係特點:因果聯絡有時間順序的聯絡,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後,但並非任何前後相繼現象存在因果關係。

3、辨證關係: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轉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結果,結果又反作用於原因,使結果轉化為原因,原因則轉化為結果。

c、相互轉化: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鏈條中,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是確定的,不能例因為果或倒果為因。

在不斷發展的因果鏈條中,兩者的區分又是不確定的,即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也就是「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

4、因果聯絡具有客觀普遍性和複雜性。

ps:否認因果關係的客觀性-非決定論-唯心主義

可能與現實

1、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

2、相互對立:

a、現實性是指現在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實際存在性,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現實事物中、預示著事物發展前途的各種趨勢。

3、可能性的複雜性及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相互依存和轉化

a、把握可能性這一範疇,要注意區分:可能和現實;可能和不可能;現實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現實的可能(看根據和條件是否充分,前是後非);多種可能性(特別是兩種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現實,認識可能性的複雜性,創造條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為現實。

三、認識論(3個核心、3大規律)

馬基練習卷

單選 共 60 題 總分 60 分 1.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按照平均利潤規律的要求,商品按 a.社會生產 b.個別生產 c.社會價值 d.壟斷 答案 1 2.人的本質在於 a.人是有智慧型 有文化的存在物 b.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c.人能自覺的創造社會歷史 d.任何社會的人都具有階級性答案 2 3...

馬基選擇題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 單項選擇題 1 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狹義上說是 a 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b 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 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c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 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d 關於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

管理學筆記終極版

第1章總論 第1節管理範疇及其性質 一 什麼是管理 1.定義 管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組織對其所擁有的有限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以達到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的一系列創造性活動及其過程 2.計畫 組織 指揮 協調和控制等行為活動是管理複雜後進行專業化分工的管理專業活動,是有效整合資源所必需的活動 本身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