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 估算 數學教案

2022-12-02 00:33:04 字數 4160 閱讀 3703

一、設計理念

本課以學生的體驗為本,著眼於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技能。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然後根據比較、交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在比較、交流中,明確什麼時候應估大些,什麼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採用「四捨五入」法來取近似數。

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制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60頁例5及「做一做」的教學。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成估算的習慣。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學情與教材分析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而廣泛的應用,它有利於人們事先把握運算結果的範圍。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這個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後的進一步學習。第二學段要求「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因此,本節課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獨立估算,再讓學生多層次地交流,最後引導學生對比:「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麼?

」。這樣的逐步引導,讓學生參與親自體驗中,是學生學習估算最有效的途徑,也培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1、秋天到了,我們四年級準備組織同學們去秋遊,你們想去嗎?(想)

2、出示主題圖與題目 。

四年級同學去秋遊,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輔導員王老師應該準備多少錢去買票?

(1)出示問題;看了題目,你想到什麼?

(2)引導分析題意。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想到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列出乘法算式,也有可能會想到「應該準備多少錢買票」的意思就是「大約需要準備多少錢買票」,覺得只需要估算出乙個近似值就行了。)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是數學課程注重的首要方面。」一些專家也對此作了很好的詮解。

也就是說,在學生面對乙個實際問題,為了尋找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計算時,他能否根據問題的情境合理地選擇估算、心算、筆算、計算器等方法進行計算,這是需要教師加以關注的。因此,在課一開始,當問題中不再出現「大約需要多少錢」這樣指向性很明顯的問題時,我提出:「看了題目,你想到了什麼,」學生們面對這一開放性的問題,有著不同的理解,這一理解的過程,有助於學生真正明白什麼時候用估算。

)3、列出算式,匯入新課。

真好,大家都知道列式為49×104,要求出49×104的近似值。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估算)。

(二)引導**,建立模型

〈一〉利用估算需要多少錢購票的問題,**估算的方法。

1、獨立估算

請每個學生運用已有估算經驗獨自估算「49×104≈?」,並寫出估算過程。

(學情預設:對於估算「49×104≈」,學生存在著多種不同的估算方法,會有多種不同的估算結果,學生估算的方法及過程可能是:

(1)49×104≈5000元

49≈50

104≈100

50×100=5000元

應該準備5000元。

(2)49×104≈5100元

49×104=5096元

5096≈5100

應該準備5100元。

(3)49×104≈5500元

49≈50

104≈110元

應該準備5500元。

(4)49×104≈5200元

49≈50

50×104≈5200元

應該準備5200元。

(5)49×104≈4900元

104≈100

49×100≈4900元

應該準備4900元。

(6)49×104≈4000元

49≈40

104≈100

40×100=4000元

應該準備4000元。)

2、小組交流

(1)以前後桌的4位同學為一小組,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結果,並說明理由。

(2)各小組總結出本小組認為比較合適的一種或幾種估算方法,並做好記載。

(學情預設:在學生獨立估算後,在小組交流中學生可能會否定其中幾種估算方法,而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這種否定不一定正確,但能反映學生真實的想法。)

3、全班交流

〈二〉利用對比,引導學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1、在以上幾種方法中,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麼?

2、今天的估算方法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今天學的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也可能會說今天的估算在對兩個因數進行估算,什麼時候應估大些,什麼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採用「四捨五入」法來取近似數。)

(設計意圖:學生在上乙個環節中,不管是在小組裡**,還是在全班交流,都是從實際問題出發,認為估大了錢就夠,估小了錢就不夠,這種思考是低層次的思考,是需要提公升的,因此當學生評價了每種方法後,我組織學生進行對比:一是組織學生將今天的幾種方法進行對比,學生會發現估大的幾種方法是合適的,估小的幾種方法是不合適的,然後再次對比,使多數學生形成共識,第三種方法更好一些,從而發現符合問題實際、接近準確結果、計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二是組織學生將今天的估算方法與以往的估算方法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乘法估算,關鍵在於如何對兩個因數進行估算,什麼時候應估大些,什麼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採用「四捨五入」法來取近似數。

)(三)實踐實用,深化認識。

1、課本第60頁「做一做」

(1)弄清題意,列出解答算式。

這裡隱藏乙個條件,全年即12個月。

(2)獨立估算,並寫出估算過程。

(3)反饋估算方法。

2、生活中的數學

(1)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的方法?

(2)師出示一組生活中的估算問題。

a、四年級共有學生103人,買乙個計算器要58元,需要準備多少元?

b、小軍家每月平均用電127度,一年大約用電多少度?

c、希望小學做操,每行97人,站了110行,希望小學有多少人做操?

d、學校買1028套校服,每套59元,要準備多少錢?

要求:①列出乘法算式

②寫出估算過程

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答過程和結果。

(四)全課總結:

1、估算基本方法的內涵是:接近準確數(符合實際);計算方便(將兩個因數看成整

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一般用口算能得出結果。)

2、估算時關鍵在於如何對兩個因數進行估算,什麼時候應估大些,什麼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採用「四捨五入」法來取近似數。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即學生自己會學,學了會用,會解決實際問題,光紙上談兵是沒有用的。

」在學生初步建立數學模型後,利用教材上的「做一做」,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數學問題,是培養學生數學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踐應用中,我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需要用到今天知識的問題,並且我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問題,讓學生回歸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不僅鞏固學生建立的數學模型,而且使學生了解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

)七、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估算)

49×104≈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依據課程標準,立足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感知新知,注重學生相互交流、啟發、探索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勇於動腦,敢於質疑,大膽**,給學生提供了大的思維和探索的空間。

一、創設情景,富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與**興趣。本課一開始就出示秋遊活**片,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由問題背景「應該準備多少錢」引入估算的學習。

二、注意了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相互討論、啟發,共同探索,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夠以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開放性、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解決49×104的估算和計算時,先安排獨立計算,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交流,這樣把時間充分留給學生。

在討論誰的估算好一些時,強調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問題實際又接近準確值,引導學生在交流、對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出發進行教學,注重創設與學生生活聯絡密切的情境,從選取學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學素材,使數學學習變得生活化,最終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

4 說過程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怎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愛學 樂學呢?在此,我已國慶旅遊為情境,助人為情懷,激發學生 新知的興趣。2 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學生列出算式142x12後,提問,你會算嗎?學生獨立列式計算,不規定演算法,給予孩子們充裕的思考空間,培養他們自主...

三位數乘兩位數

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反思 我教學了 三位數乘兩位數 現作出如下反思 一 比較好的幾方面 1 備課時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後聯絡。小學階段對整數筆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關鍵。因為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是乘數是兩位數的乘...

三位數乘兩位數 進製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3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學生在 過程中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2 學生在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時,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絡。3 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