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2022-12-01 12:12:02 字數 3493 閱讀 3356

一、教學案例實錄?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活:你們喜歡擺圖嗎?你最喜歡擺什麼?(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生1:我最喜歡擺房子。?

?生2:我最喜歡擺汽車。?

?生3:我最喜歡擺三角形?。?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動手操作?

?①在規定的時間內,擺出相同的圖形,看誰擺得多又快。?

?②說一說,你擺的是什麼?給你擺得圖形取乙個名字。

a、指名說(我擺的叫房子圖,我擺的叫電視機,我擺的叫「×」圖??)?

?b、同桌互說?

?③數一數,你擺乙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那擺這麼多圖形,一共用了幾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樣列出算式??

?學生1:7+7+7+7+7?

?學生2:4+4+4+4+4+4?

?學生3:3+3+3+3+3+3+3+3+3+3+3+3+3+3+3(師寫時說:

我都聽糊塗了。生答:有15個3。

師及時說:這樣說我就清楚了。老師寫並請下面的同學幫著數,有些學生就嘰裡咕嚕地說:

太長了,真麻煩!)?

?⑤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後都爭著回答)?

?生1:加數都一樣。(分別請學生說出這條算式的加數)?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幾個加號。?

?⑥談話:這麼長,還有比這條3+3??

算式更長的算式嗎?(有一位學生說出了30個2相加,這時,老師用很驚訝的神態望著他,使他感到很滿足、很自豪)如果有100個3相加,你感覺怎麼樣?(太長了,太麻煩了,乙個黑板都寫不下)誰有好辦法,使這麼長的算式變得簡短些??

?3、自主**?

?(1)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頓時學生摩拳擦掌,踴躍參與,有的沉思,有的討論,經過多次探索,熱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興奮的歡呼聲中,學生開始匯報)?

?(2)匯報:?

?小組1:用合併加數3+3=6、6+6+6+6+6+6+6+3(下面學生說:還是太長了)?

?小組2:3+3+3=9,9+9+9+9+9?

?小組3:15個3相加?

?小組4:用乘法15×3?

?師說: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覺合併加數的方法還是太麻煩,而且我們以前學過加法,你們想知道數學家想出了個更簡便的表示法?(學生齊聲說:想)?

?(3)師出示:15×3並說:看到這算式,你想說什麼?學生1:真的很簡便!?

?學生2:這個「×」是什麼??

?學生3:15**來,3**來??

?學生4:這個算式怎麼讀??

?(根據學生的提問,請學生幫忙,逐一回答)?

?(4)從學生的提問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讀法、表示意思、乘號和乘法。?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種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寫法——乘法。?

?4、體驗運用?

?(1)找:師:接下來,老師帶你們去遊樂園一趟,那裡就有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看誰找得多??

?(2)寫:針對問題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說: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5、談收穫:???

?6、生活拓展: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大家課後去找找,看誰找得多。?

二、對教學案例的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合理地組織、運用教材?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擺小棒」的活動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舊知識的聯絡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最後把課前插圖當作給學生體驗用知識的資源,學生會覺得輕鬆又興趣盎然。?

?(二)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乙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整節課的教學,都能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借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學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我帶學生到公園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才能用乘法,並從中獲知: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之感。。?

?(三)注重學生的個人體悟,自主產生求知慾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辦法還是不大完美時,就有了知道數學家的辦法的強烈慾望。而且會不知不覺產生對數學家、對數學知識的強烈求知。

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並帶他們到生活中去用乘法,從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並體悟學習乘法的意義?

(四)結合情境,充分理解?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教材練習更多採用的是聯絡具體情境(如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對於「乘法」這一概念的引出、理解、鞏固、深化等過程都離不開具體的情境,教學時教師要依託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受乘法的現實意義.

其一,這體現的是數形結合的思想,這個過程也是乙個符號化的過程.對於「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在練習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形」對「數」的作用,經常地利用圖形的直觀性來理解乘法的意義.同時也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用數學符號去解決具體「形」的問題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才更利於掌握乘法的真正含義.

其二,這也是生活數學的體現.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注意多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感知並抽象,在抽象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和理解數學思想.?

(五)利用「對應」,加強聯絡?????

加法特別是相同加數相加的加法是學習乘法的基礎,各版本練習中較多地運用加法算式來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正好說明教學時教師應加強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絡.通過「加乘對應」的練習,讓學生對知識的本質認識得更透徹;並且能夠對知識的變化起到正遷移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質量.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努力**乘法與加法之間的聯絡,比較它們的異同,消除學生認識乘法時的困惑,引導學生加強聯絡,突破難點,從而做到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基於學生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活動的預設生成中,讓學習主體的認知結構、自主**、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等方面持續地、動態地生成於開放合作,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習環境中,如葉瀾教授所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這節課接近尾聲時,讓孩子們說一說公園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計算?孩子們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樣孩子們的思維又得到了發展。

整個過程,學生親身感受到的並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他們自己體驗、**出來的。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案例及反思

1 小學數學案例與反思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 促進學生思考,激發求知慾望,發展思維,及時反饋教學資訊,提高資訊交流效益,調節課堂氣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的課堂提問行為卻存...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操作情境創設案例分析與思考

作者 石愛珍 絲路視野 2017年第27期 摘要 操作情境創設 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於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但是在我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操作存在著不同的弊端,本文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剖析與思考,進而形成有效地操作策略。關鍵詞 操作情境創設 ...

《認識線段》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認識線段 課堂教學案例分析宜春學院高安校區張曉藝 一,初步感知,認識線段 1 談話引入,現在老師和大家一起玩個遊戲,好不好?你們知道嗎,這條好看的毛線不但好玩,還隱藏著數學知識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學生興趣。2 操作觀察,並小結 a 請小朋友拿出這條毛線,往桌上一放,你看到這條毛線形狀是怎樣的?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