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hsqc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

2022-11-28 04:18:02 字數 4999 閱讀 3576

生活需要遊戲,但不能遊戲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夢死;生活需要藝術,但不能投機取巧;生活需要勇氣,但不能魯莽蠻幹;生活需要重複,但不能重蹈覆轍。

無名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研究內容

二.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三.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研究內容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教育心理學的性質

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學教相互作用過程模式:p4)

具體研究範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

1、 五要素 2、三過程

五要素*學生— 學習的主體因素(其群體差異、個體差異影響學與教過程)

*教師—教學中起關鍵作用(教學過程的主導)

*教學內容—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資訊部分,表現為:教學大綱、教材、課程

*教學**—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師生之間傳遞資訊的工具。(影響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容量;影響教學組織形式及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學環境— 包括物質環境(課堂自然條件、教學設施及空間布置)社會環境(課堂紀律、同學關係、校風、社會文化)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認知發展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

三過程*學習過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資訊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教學過程—教師組織教學

*評價/反思過程(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和評判;教學中對教學的監視和分析;教學後的檢測、反思)

學與教相互作用:五種因素共同影響了三種過程,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p6)

二、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和控制的作用。

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並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p9-12

(一)、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202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二)、發展時期( 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三)、成熟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時期( 20世紀80年代以後)

布魯納:認為教育心理學研究包括(4方面)

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廖世承

年)第二章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中學生的發展概述

中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中學生的人格發展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一 、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概述

心理發展

1、 定義: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2、特徵:

連續性與階段性;

定向性與順序性;

不平衡性;

差異性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1、少年期(11、12歲—14、15歲,初中階段)

特點: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但仍以具體形象作支柱,並出現反省思維;

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所發展,但帶有片面性和主觀性;

心理活動的隨意性顯著增長,可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能隨意調節自己的行動;

產生**感,獨立意識強;

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內心世界,社會高階情感迅速發展;

道德行為更加自覺,但自控力不強。

2、青年初期(14、15歲—17、18歲,高中階段)

特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性上向**接近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已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出現辯證思維;

社會高階情感有了深刻發展;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識,但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常發生衝突;

意志的堅強性與行動的自覺性有了較大的發展。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意義

(一)、學習準備

1、定義;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防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2、學習準備是乙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

3、學習準備不僅影響新學習的成功,而且也影響學習的效率。學習也會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新的發展又為進一步的新學習做好準備。(動態)

(二)、關鍵期

1、 提出者: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動物身上存在 「印刻」)

2、定義:個體早期生命中乙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如;2歲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期等

3、抓住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認識發展的階段理論

1、代表人物:皮亞傑

2、內容:①兒童的認知發展是伴隨同化性的認知結構的不斷再構,使認知發展形成幾個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時期或階段;②邏輯思維是智慧型的最高表現。 ③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

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等四個階段。

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係

①認知發展制約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②教學促進學生的認識發展; ③教學應適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特點: 感覺和動作分化;後期思維開始萌芽

前運算階段(2—7歲)

特點:各種感知運**式開始內化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思維受直覺表象的束縛;思維特徵: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為中心;認知活動具有相對性;不可逆。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特點:思維可逆,能進行邏輯推理;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恆;思維仍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援。

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

特點: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能運用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解決問題;具有抽象邏輯思維;具備了補償性的可逆思維;思維靈活。

最近發展區

提出者:維果斯基(前蘇聯)

定義: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的過渡狀態。

意義:1、教育者不應只看到兒童今天已達到的發展水平,還應看到仍處於形成的狀態,正在發展的過程。

2、教學應適應最近發展區,走在發展的前面,並跨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新的發展水平。

三、中學生的人格發展

(一)、人格的發展

定義: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發展階段: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

(見書p20-21)

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

家庭教養模式、學校教育、同輩群體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定義: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的意識。

組成: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發展階段:

1、生理自我(3歲左右基本成熟)

2、社會自我(至少年期成熟)

3、心理自我(在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

四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一)、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認知過程:指學生藉以獲得資訊、做出計畫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

體現為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個別差異

認知方式差異:

1、定義: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資訊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2、認知差異表現:   場獨立與場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場獨立性的人對事物的知覺和判斷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常根據自己的內部參照,獨立進行分析判斷; 場依存性的人較多地依賴外在參照知覺事物,或者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沉思型與衝動型;學生對問題解答的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差異。所謂沉思型是指對問題的解答速度較慢但錯誤較少的型別;所謂衝動型是指對問題解答速度較快但錯誤較多的一種型別輻合型與發散型:提出者:

吉爾福德

智力差異

1、智力反映了乙個人的聰明程度,而且這種聰明程度可以通過智力測驗所測定的分數(智商iq)來衡量;

2、智商呈常態分布(見圖),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為少數,多數人的智力處於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納量表(比率智商)

韋克斯勒量表(離差智商)

4、差異表現: (見書p27)個體差異

群體差異

教育含義(如何因材施教)p27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性格: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差異表現

性格特徵差異(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徵、性格的理智特徵、情緒特徵和意志特徵)

性格型別差異 (外傾性和內傾型;獨立型和順從型)

教育含義:性格的個別差異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影響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和個體社會化。學校教育應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更好地適應學生的性格差異。

第三章學習的基本理論

學習的實質與型別

聯結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實質與型別

學習的心理實質

1、學習:指人與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2、學習表現為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

3、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相對持久的;

4、學習是由反覆經驗引起的 。

人類的學習與動物的學習有本質的區別 :

1人的學習是掌握社會歷史經驗和個體經驗的過程

2人的學習是以語言為中介的 ;

3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

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 ,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並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

學習內容: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掌握;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的培養。

心理學考試大綱

第一章認識高等教育心理 1 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含義 課後習題什麼是高等教育心理學?1 教育心理學有廣義的教育心理學和狹義的教育心理學。2 廣義教育心理學是指研究教育實踐中各種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3 狹義的教育心理學則專指研究學校情境中的各種心理與行為的科學。4 高等教育心理學則是研究在高等院校這個特...

教育心理學複習大綱

第一章緒論 1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2 1879年,德國哲學家 生理學家馮特把實驗法引進心理學,並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乙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的母體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馮特因此也被視為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3 心理學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現...

教育心理學大綱 4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及學習概論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和發展 一 什麼是教育心理學 一 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具體說是研究學生學習的性質 過程結果和有效學習條件的科學,它是教育與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二 對定義的分析 1.它的研究遵循一般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 2.它研究在學校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