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201606 模擬卷1 答案

2022-11-24 07:57:03 字數 3797 閱讀 9384

華東理工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全部答在答題紙上,請寫清題號,反面可用。試卷與答題紙分開交)

社會心理學1606模擬卷1答案

一、單選題 (共5題,每題1分,共5分)

1. 社會學習論關於侵犯行為的解釋是()。 (1分)

a.侵犯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必須宣洩出來

b.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體現個體的攻擊慾望

c.個體可以通過學習學會侵犯,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來消除

d.侵犯是具有生物保護意義的本能

.★標準答案:c

2. 人際關係的交換性原則是指()。 (1分)

a.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並反投以肯定與支援;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離。

b.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於失,至少等於失。

c.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人際交往中的接近與疏遠、喜歡與不喜歡是相互的。

d.一方處於支配地位,另一方處於從屬地位。

.★標準答案:c

3. 在印象形成過程中,人們經常會通過自己的經驗對某類人或某類事物形成較為固定的看法,這種現象是()。 (1分)

a.光環效應b.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c.定型d.刻板印象

.★標準答案:d

4.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原則是指()。 (1分)

a.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聯絡社會現實。

b.不僅要把所研究的物件納入系統進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統的方法來研究。

c.要特別注意因欺瞞與恫嚇所產生的後果,盡力避免對被試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d.研究者要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客觀事實不能歪曲和臆測。

.★標準答案:c

5. 「歸因」是指()。 (1分)

a.對客觀刺激或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推測的過程

b.是對他人的綜合認知

c.是個體根據有關資訊、線索對行為原因進行推測、判斷的過程

d.指在事件研究中,回歸到事件產生的原因的一種研究手段

.★標準答案:c

二、多選題 (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1. 身體語言主要有()。 (2分)

a.手勢b.體態c.人際距離d.言語

e.觸控

.★標準答案:a,b,e

2. 責任分散是一種()的現象。 (2分)

a.責任意識降低b.責任意識提高

c.性質有益d.性質有害

e.故意推諉責任的行為

.★標準答案:a,d

3. 有關態度改變,正確的說法是()。 (2分)

a.資訊重複次數越多,態度改變的效果越好

b.從長遠來看,任何一種態度改變的努力都是有效的

c.態度改變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激發主體的自我防禦

d.態度改變的本質是人的繼續社會化

e.可以通過行為改變來引導態度改變

.★標準答案:b,c,d,e

4. 社會刻板印象是()。 (2分)

a.一種認知偏見b.是個人性格偏執的折射

c.是一種消極有害的認知d.可以快速形成對人印象

e.是人的一種適應性反映

.★標準答案:a,d,e

5. 不同於一般理工科研究,社會心理學獨特的研究原則有()。 (2分)

a.充足補救原則b.客觀性原則

c.可重複性原則d.自願參加原則

e.自由終止原則

.★標準答案:a,c,d,e

三、判斷題 (共5題,每題1分,共5分)

1. 個體因為受到團體壓力影響,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同團體內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稱作-----同化。 (1分) ()

.★標準答案:正確

2. 在印象形成過程中,人們經常會通過自己的經驗對某類人或某類事物形成較為固定的看法,這種現象是----定型。 (1分) ()

.★標準答案:錯誤

3. 社會學習論關於侵犯行為的解釋是: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體現個體的攻擊慾望。 (1分) ()

.★標準答案:錯誤

4.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原則是指-----要特別注意因欺瞞與恫嚇所產生的後果,盡力避免危害被試的身心健康。 (1分) ()

.★標準答案:錯誤

5. 「歸因」是指對客觀刺激或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推測的過程。 (1分) ()

.★標準答案:錯誤

四、名詞解釋 (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5分)

★標準答案: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1)定義:

最初印象的影響力大於以後印象影響力的現象就是首因效應。新近印象的影響力大於原來印象影響力的現象就是近因效應。(2)為什麼首因效應很常見:

第一印象對後來資訊有強烈的定向作用;另外,形成最初印象時所投入的精力也最多。(3) 首因與近因效應的影響力比較。

2. 刻板效應 (5分)

★標準答案:對各類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並以此作為判斷評價其人格的依據,稱為社會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其評價。

3. 責任分散 (5分)

★標準答案:責任分散: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乙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應該注意這種現象,避免造成責任分散的局面。

4. 群體極化 (5分)

★標準答案:在群體環境中,會使人的行為或是思維出現「兩極化」(即更激進或更保守),此即為群體極化。(群體極化:

當團體成員最初的意見保守時,團體討論的結果將導致更加保守;當最初的意見傾向冒險時,討論將導致結果更趨冒險。這種經過團體討論使決策更趨極端的現象就是群體極化。)

五、問答題 (共8題,每題5分,共40分)

1. 請敘述自覺的印象控制中的soler技術? (5分)

★標準答案:s stand,表示坐或站時要面對他人;o open ,姿勢自然開放;l lean,身體微微前傾;e eye ,保持目光接觸;r relax,,放鬆。

2. 影響從眾的因素有哪些? (5分)

★標準答案:影響因素可以從群體與個體兩個方面來考慮。(1)群體一致性:

這是構成群體壓力的最重要因素。群體中若有乙個反對者,則從眾率急劇下降。(2)群體規模:

一般來講,群體規模越大,人們越易從眾。(3)個人的肯定程度:自我判斷的肯定性越高,人越會堅持己見。

而當情景越模糊時,個體會失去自我判斷而去參照大眾標準。(4)個性特徵:男性與女性的差異表現,提示了個性差異的本質原因。

個性的果斷性強,自信心強,則不易遵從。(5)社會文化也會有影響。

3. 什麼是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5分)

★標準答案:最初印象的影響力大於以後印象影響力的現象就是首因效應。

4. 態度形成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5分)

★標準答案:經驗的情緒性後果。需要的滿足。知識,態度有認知成分。家庭,人首先認同的物件為其父母。參照群體。文化因素。

5. 什麼是印象控制? (5分)

★標準答案:印象控制,也稱印象管理。是指乙個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的過程。 這是人類社會適應的表現。

6. 怎樣正確來看待印象形成的型別? (5分)

★標準答案:首先表明,印象形成型別都是一種知覺偏見:(1)它們是不公正、不全面,是偏見;(2)它們有利於人們迅速行動;(3)我們通過學習,認識理解了它們,就可以提醒自己理性對待這些認知規律。

7. 什麼是概化印象? (5分)

★標準答案:概化印象是人們綜合各項具體特徵,形成總印象的過程。概化印象形成有以下四種方式:

8. 什麼是社會刻板印象? (5分)

★標準答案:對各類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並以此作為判斷評價其人格的依據,稱為社會刻板印象。例如:性別特徵,國籍特徵,種族特徵,年齡特徵。

六、論述題 (共1題,每題20分,共20分)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讀後感 社會心理學 是研究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過程及其規則性,具體地說,它研究社會心理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怎麼可能產生,它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它的作用又是怎樣的。社會心理學現代心理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一起構成了心理學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領域設計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

社會心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 侵犯 又稱攻擊或攻擊行為,是指有意傷害別人,且不為社會規範所允許的行為。社會心理學複習資料 2 歸因 是指個體根據有關資訊 線索對他人或自己行為原因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3 態度 是指個體對所處環境的人物 事情及其他客體比較持久的認知 情感和傾向性。4 親社會行為 是指一切對他人或...

社會心理學複習

1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會行為及其心理根據的學科。2 產生階段 霍蘭德四階段說 哲學思辨 孕育階段 經驗描述 形成階段 實證分析 確定階段 迅速發展 3 形成標誌 1908年,羅斯與麥獨孤 社會心理學 4 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建立 1924,奧爾波特 5 認知失調理論 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