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學設計反思報告

2022-11-22 15:54:06 字數 3870 閱讀 5965

青銅峽市四中代秀梅

《信客》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信客》出自聲名顯著的學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講述的是**時一位老信客因失信於人,自感「名譽糟蹋了」,幹不下去了,找到年輕人,年輕人最終不好回絕,當了第二代信客,年輕信客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寬容待人,受到了人們的敬重的故事。語言質樸而典雅,警闢而又暢達。

現根據我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

一、整體反思

我設計的教學時間是45分鐘。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唏噓、詰問、焦灼、伎倆、窮愁潦倒、連聲諾諾」等詞語。

2.了解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文化苦旅》。

3.了解信客職業及其品質。

4.揣摩佳句,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

方法與過程目標:

1.學習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整體把握作品的閱讀方法。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寫作意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把握信客形象,學習誠信無私、待人寬容的可貴品質,培養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品味佳句,體會語言風格;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抓文章脈絡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課前準備:學生蒐集《文化苦旅》資料。

教具準備:多**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優點:1、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教材的內容確定學生的學情分析。

2、對教材的重、難點分析到位。

3、用45分鐘的時間,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間安排合理。

4、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學情和教法,設計合理。

缺點:1、過程與方法目標設定不夠具體。

2、知識與技能目標設定有些簡單。

3、教學內容設定還不夠典型,部分問題討論的價值不太大。

二、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反思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一步是匯入語:導語我設計了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王順友的頒獎詞,這樣就很自然地匯入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二步是作者簡介,預習檢測:了解作者,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三步是人物研究,整體把握。學習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整體把握作品的閱讀方法。把握信客形象,學習誠信無私、待人寬容的可貴品質,培養奉獻精神。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四步是抓住教學重點品味佳句,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體會語言風格。學生通讀全文,勾畫出自己認為的精彩語句,簡要說出它的美感,由此體會質樸而典雅,警闢而又暢達的語言風格。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五步是拓展延伸,自由辯論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自己對信客奉獻精神和誠信的理解,使學生在知識的昇華中拓展延伸學習信客的優秀品質,關注社會生活,體察作者的寫作意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六步是課堂小結。希望學生能以平和的心態誠實待人,誠實處事,去奠基誠信大廈。

教學活動過程的第七步是作業布置。閱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寫一篇以「誠信」為話題小短文,加深學生對誠信的理解。

以上七個步驟,我認為設計中的優點有: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以學生感興趣的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王順友的頒獎詞,使學生對這一陌生的職業產生了**的興趣。這樣就很自然地匯入同樣工作性質、身上同樣蘊涵著精神內涵的信客身上,使課堂氣氛出現高潮,信客的精神再度感動學生,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度被喚起。由此我再一次感悟到:

形式多樣、引人入勝的導語對一堂精彩的語文課來講是極其重要的。

2、圍繞著問題分析課文,突出重點、以點帶面。設計問題巧妙,抓住教學目標,實施知識與技能的達成。訓練學生學習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整體把握作品的閱讀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突破難點,把握文章的脈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寫作意圖。

3、教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我設計了在整體把握,人物研究這個環節中,我避免了交織的混亂,在分析情節過程中沒有談信客的品質,在總結信客的品質環節中,我結合研討與練習三題,為信客寫墓誌銘,這樣使學生對信客奉獻精神和誠信的理解,使學生受到教育。也使教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重點難點突出。

4、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語言風格。教師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通讀全文,勾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語句,簡要說出它的美感,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品味語言的能力,體會了質樸而典雅,警闢而又暢達的語言風格,真是一項多得。

5、學習內容結合現實生活,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信客奉獻精神,使學生受到教育。

6、板書設計流暢,既展現了全文的脈絡,又突出了信客的可貴品質。

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中的缺點有:

1、課文較長,學生閱讀的時間不足,對於信客的形象和課文的語言特點不能深刻體會。

2、信客的形象的整體感和深刻性不足。

3、學生寫信客墓碑上的文字沒有給予必要的指導。

4、教學主體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連續提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的思路完全緊跟教師。教學形式刻板,全部教學設計都是圍繞如何「教」而展開的,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設計的教學活動,學生只能是處於被動地位,主動性、積極性很難得到發揮。

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中需要改進的幾點:

1、抓住關鍵性的語句進行品味、朗讀,挖掘出人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本文生字詞較多,朗讀的難度相對也較大,學生在課前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教師可採用範讀重點章節、提示難讀字詞的方法強化字詞。應該抓住關鍵性的語句進行品味、朗讀,挖掘出人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讓學生勾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語句,但不一定就是關鍵性的語句。

分析品味語言,而只是憑著大概的印象來分析,因而信客的形象不是很清晰;同時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也沒有提高。如果透過課文關鍵性的詞語和句子,向著高處和深處發展,感受信客的品質,然後再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這樣才能挖掘出深沉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因為語言是表情達意最基本的東西,正如白居易所說的「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而朗讀是再次咀嚼,推敲詞句,學生通過朗讀,可以更好地走進作者、走進課文,使課文的情和意流入心田,激起同感,激起共鳴。

力透紙背地品味語言和有感情地朗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可以提公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2、教師應該適時地進行相關知識的介紹和引導,使得信客的形象更具整體感和深刻性。這篇課文中,學生能感受到信客的精神:堅持不懈、任勞任怨、待人寬容、富有才幹、誠實守信、默默奉獻等,但這些感受是零散的,膚淺的。

教師如果在人物研究,整體把握這一環節中,適時地介紹余秋雨及其散文的文化意蘊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理解信客是憑著這些美好的品質,特別是其中的核心精神──誠信奉獻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營造了自己的風雅人生。這樣學生對信客的形象就有了整體感,並且上公升到生命和人生的高度。

3.教學設計不僅圍繞如何「教」而展開,也要涉及學生如何「學」的問題。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得到發揮。

三.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的運用

優點:1、這個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抓住了文字的特點,教學目標適合學生學情、重點、難點突出。

2、閱讀以問題為主,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

3、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活動能有機地結合,有效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缺點:1、對學生在教學過程可能產生的生成性資源沒有預設到。

2、學生質疑這一環節沒有設計。

需要改進的幾點:

1、教學設計上要考慮師生產生互動。一堂課應該是由師與生共同組成的,它不僅屬於老師,也不僅屬於學生。屬於老師變成了一言堂,屬於學生變成了菜市場。

師生之間的關係應是和諧的,心靈共通的,能產生共鳴效應的。這種共鳴效應一方面源於教師課堂上良好的提問與引導和學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師生間長期的交流與溝通。常言道:

「聽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聽」,才會「信」,才會學好。而這個「聽」,源於心靈上的「聽」,而非耳朵之「聽」。

這種境界需要的是一種融合。希望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考慮師生產生互動這個細節。

2、教學設計上要考慮教學過程可能產生的生成性資源的預設。

3、問題的設定既有教師方面,也要允許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以上幾點是我對《信客》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通過這次反思,我認識到自己教學設計中的優點,缺點,以及需要改進的方面。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再接再厲,運用這次「國培」所學的知識,設計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信客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不足還體現在賞析語言時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讓學生深刻感悟到余秋雨散文語言的魅力,沒有和學生有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師生之間缺乏共鳴,整堂顯得很沉悶,沒有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舉手不踴躍,發言人數少。其實當時在課堂上我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嚴重問題。一堂課是由師與生組成的,它不僅屬於老師,...

《信客》教學設計

五 深情感悟 回望信客 學生展示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 不是牽掛,是大愛無言。路是他的軌跡,是他的語言,信任是他的生命,奉獻是他的義務。他以寬容面對抱怨,以悲憫面對淒涼。從鄉村到城市,從淳樸牽掛到燈紅酒綠,不變的是那條路,不變的是那顆充滿 信 的心。他,是真正的心靈鑄就師!面目凝重的婦人,從舊樓裡啟...

《信客》「視點結構」教學設計

摘要 視點結構教學技術是指確立乙個清晰的點 知識點 技能點 問題集中點 重點 中心點或其他點等 從詞典沿著一定邏輯聯絡軌道或結構展開知識和思維視野的適用於各級 各類教學的教學技術或教學技術性行為系統。視點結構教學模式由教學視點 匯入 揭示 延伸 檢測 回歸 幾個環節構成。i本文以 信客 一課為例來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