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名詞

2022-11-21 21:27:06 字數 2396 閱讀 6647

1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程序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2 心理發展關鍵期: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是指某些行為或心理機能在發展的某一特定時期,在適當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當條件,這種行為或機能就難以產生甚至永遠不能產生,並將對以後的發展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

3 同化:所謂同化,就是個體將環境因素納入已有的圖式之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

4 順應:所謂順應,就是個體改變自己的動作以適應客觀變化。

5 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

6 人格: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7 認知方式: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指個體偏愛的加工資訊方式,即個體在對外界資訊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資訊時所表現出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8 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9 學習風格:學習風格是學習者特有的認知、請感和生理行為,它是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資訊、如何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並對之做出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

10 自我同一性:

11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12 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變化。

13 負強化:是指個體在作出某種反應後,消除某種厭惡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從而使同類的行為在類似的情境中發生的概率增加。

14 概括說:

15 負遷移:指一種經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阻礙的作用。

16 陳述性知識:是指人類心智表徵事實、觀念與概念的方式,由於可以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方式來陳述這種知識,故而得名。

17 程式性知識:是指導個體如何執行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識。

18 下位學習:就是把新觀念歸屬認知結構原有的上位觀念之下,並使之聯絡起來,從而獲得新觀念意義的過程。

19 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確保某種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20 心智技能:也可以稱做認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內部語言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

21 原型內化:就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涵的、減縮的形式的過程。

22 操作整合:是指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成分依據其內在聯絡聯結成為乙個整體,固定下來,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23 元認知:是對自身認知的認識。具體的說,就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意識與控制。

24 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能幫助學習者將資訊儲存到長時記憶中去,是吧新資訊與頭腦中的舊資訊建立聯絡,以此增加新資訊的意義的學習策略。

25 生成性學習:是要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東西產生乙個自己的模擬或表象,如圖形、影象、**和**等。

26 組織策略:與精加工策略一樣,都是對知識在長時記憶中的深加工,都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絡,但側重點不一樣,組織策略重在新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絡。

27 創造性: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出新奇獨特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28 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的的狀態的過程。

29 群體:兩個人以上,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絡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就是群體。

30 非正式群體:是指那些以個人之間共同的價值觀、興趣、愛好和友誼為基礎而結成的群體。

31 暈輪效應:又稱光圈作用,指他人的某種品質或特徵非常突出,給人以清晰鮮明的印象,以致掩蓋了對他的其他品質和特徵的判斷,即像暈輪一樣,一點發亮,照亮四周,「一點概面」了。

32 定型:

33 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34 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係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於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係各個方面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35 職業倦怠:指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竭狀態。

36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有系統的收集、綜合和解釋並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37 標準參照評價:是以具體體現教學目標的標準作業未准,看學生是否達到標準及達到的標準程度如何,是一種學生學習結果與標準去比較,而不是比較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

38.常模參照評價:是指教師根據學生所在的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說明某學生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將學生分類排隊。

幾個心理學名詞

統攝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 本質性的特徵,而捨棄其非本質的特徵。例如蘋果 香蕉 生梨 葡萄 桃子等,它們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過程,就是乙個抽象的過程。要抽象,就必須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無法找到共同的部分。共同特徵是指那些能把一類事物與他類事物區分開來的特徵,這些具有區分作...

教育心理學名詞總結

名詞解釋 學習 學習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能力或傾向上的比較持久的變化及其過程。遷移 一種情境中的學習對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學習和行為的影響,稱為學習遷移。學習定勢 也稱學習心向,是指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心理準備狀態。學習者在以往的學習中形成的願望 態度 知識經驗 思維方...

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

第一章概論 1 心理學 08.10 04.04 是一門以解釋 和調控人的行為為目的,通過研究分析人的行為,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2 意識流 08.04 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詹姆斯批評構造主義心理學指靜態地研究意識的元素,而忽略了意識的連續性,意識是像水流一樣的,他稱之為 意識流 3 現場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