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

2022-08-31 11:21:03 字數 4854 閱讀 6731

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

統覺:赫爾巴特的術語,指意識觀念由無意識中選擇那些能通過融合或復合而與自身合為一體的觀念的同化過程。

學校心理學:學校心理學是運用心理測量、診斷、諮詢、行為矯正技術為學校提供服務的一門應用學科。

統覺團:赫爾巴特的術語,指乙個觀念的統覺不僅使這個觀念成為意識的,且使它被意識觀念的整體所同化。該整體就被稱為統覺團。

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心理學的乙個分支,是側重於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會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學科。

四段教學法:赫爾巴特根據其統覺思想,把教學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即四段教學法:1.

明了——給學生明確地講授新知識;2.聯想——新知識要與舊知識建立聯絡;3.系統——作出概括和結論;4.

方法——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習題解答、書面作業等)。同這四個階段相應的學生的心理狀態是:注意、期待、**和行動。

教育心理學: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

五段教學法:在赫爾巴特四段教學法基礎上,他的門徒將這四個階段加以改造,發展為五階段教學法,即1.預備——喚起學生的原有有關觀念和吸引學生的注意;2.

呈現——教師清晰地講授新教材;3.聯絡——使新舊知識形成聯絡;4.統合——幫助學生進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統覺團;5.

應用——以適當方法應用新知識。

教學心理學:研究教學情境中知識與技能習得規律的一門學科,目前已與教育心理學緊密融合在一起。

哲學心理學:在科學心理學誕生以前,哲學家、教育家運用思辨的方法對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進行研究所得到的認識的總和。

學習心理學:研究人和動物在後天經驗或練習的影響下心理和行為變化的過程和條件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學習:由經驗引起的能力或傾向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結構性知識:喬納森劃分的學習型別之一,指習得概念或命題的多樣性而又相互關聯的網路。

喬納森的學習分類:喬納森等人根據教育研究和教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將學習分為結構性知識、心理模型、情境性問題解決、延伸技能、自我知識、執行控制和動機形成等類別。

表現(performance):指學生外在的、可以觀察的行為,如測驗的得分、行為舉止等。加涅認為,內部的變化必須通過外在的表現變化反映出來,表現的相對持久的變化是衡量學習是否發生的重要指標。

心理模型:指相互關聯的言語或表象的命題集合,是人們作出推論和**的深層知識基礎。

智慧型技能:加涅劃分的學習結果型別之一,指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能力。

情境性問題解決:指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結構不良問題。

認知策略:指運用有關人們如何學習、記憶、思維的規則支配人的學習、記憶或認知行為,並提高其學習、記憶或認知效率的能力。

延伸技能:延伸技能是能用於超越給定資訊進行推理的技能,包括進行模擬,作出解釋,得出推論,建構論據。

突觸:兩個相鄰神經元之間小的空隙被稱為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傳遞神經衝動的重要結構。

言語資訊:指能用言語(或語言)表達的知識。

自我知識:指關於自我的知識或知道我們作為學習者「是什麼人」的知識。自我知識包括學習方式、學習優缺點和知識水平的自我意識。

神經元:構成神經的基本單位,又稱神經細胞,由細胞體、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三部分組成。

動作技能:指通過練習獲得的、按一定規則協調自身肌肉運動的能力。

執行控制策略:指以自我知識為基礎的反省認知策略和理解監控。

動機形成:指學習的願望,作出的努力和學習的堅持性。這三個方面被稱為意動方面,是動機和意志的結合。

態度:指習得的對人、對事、對物、對己的反應傾向。

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分類 :奧蘇伯爾根據學生是否理解所要學習的材料而對學習的一種分類。機械學習指學生不需要理解,只進行機械重複的學習;有意義學習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絡。

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加涅將人類學習的結果分為言語資訊、智慧型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五種型別。

學習理論:研究學習結果的性質,學習的分類、學習過程和有效學習的條件的各種學說。

學習的頓悟說:格式塔學派對學習的解釋,認為學習是突然領悟到的知覺經驗的重新組織。

配對聯想學習:人類聯想學習的一種范型,指同時呈現成對的學習材料,在回憶時,提供每對專案中的一項,被試要回憶出與之配對的另一項。

認知地圖:托爾曼根據白鼠學習迷宮的實驗提出,動物學習不是在一連串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聯絡,而是在腦內形成了迷宮的格局,托爾曼稱之為認知地圖。

系列學習:人類聯想學習的一種范型,指呈現的刺激材料的順序不變,要求被試將學習材料原封不動依次回憶出來。

學習的試誤說:桑代克根據動物學習實驗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認為機體處在問題情境中會發出許多反應,由於滿意的結果,最終學會正確反應。

自由回憶學習:人類聯想學習的一種范型,指在實驗中給被試呈現許多獨立的專案,在學習和回憶時,不限順序。

圖式:這裡指巴特利特的術語,是個體頭腦中原有的觀念,對個體的記憶和提取新資訊會產生重要影響。

經典條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種條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過與無條件刺激重複匹配呈現,獲得了由無條件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操作條件反應:斯金納描述的條件作用形式,指機體自發的反應因有強化或無強化的伴隨而相應增加或降低重複出現的概率。

趨平化:梅耶解釋巴特利特實驗時用的術語,指無規則的知覺痕跡在保持期間向乙個更熟悉的標準的原有記憶痕跡還原,遺忘了許多細節。

銳化:梅耶解釋巴特利特實驗時用的術語,指知覺物件的某個突出特徵在保持期間變得更加突出和集中,強調某突出的細節。

情境性學習:學習的社會建構理論對知識與學習的一種看法,認為知識不是個人的認知結構,而是隨著時間而發展的社會團體的創造。社會團體的習俗(practices of community)——相互作用和辦事的方式以及該團體所創造的工具——構成了該團體的知識。

學習意味著變得更有能力參與那些實踐和應用那些工具。

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指桑代克在實驗基礎上提出的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準備律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練習律指聯結的應用會增強這個聯結的力量,聯結的失用(不練習)會導致聯結的減弱或遺忘;效果律指導致滿意後果的行為被加強,帶來煩惱的行為則被削弱或淘汰。

學習的資訊加工理論:在電腦科學影響下產生的一種解釋認知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習結果是資訊在人腦中的表徵,知識分為以命題和命題網路表徵的陳述性知識和以產生式表徵的程式性知識,學習過程包括感覺加工、短時記憶加工和長時記憶儲存新知識學習主要發生在短時記憶加工過程中。

學習的認知建構理論:受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影響而形成的一種解釋認知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習的結果是認知結構的重新建構或改組;學習分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兩大類;學習總的過程是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同化過程;影響學習的最重要條件是原有知識結構的性質。

強化:任何有助於機體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種影響並有助於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強化;凡移去某種不利的影響並有助於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負強化。

建構主義學習觀: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建構主義哲學思潮影響下出現的一種解釋學習的理論,強調複雜學習環境和真實的任務;強調社會協商和相互作用;主張用多種方式表徵教學內容;主張理解知識建構過程;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知識:主體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儲存於個體內,即為個體的知識,儲存於個體外,即為人類的知識。

神經網路理論:認知心理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提出的一種知識表徵理論,認為知識在人腦中以神經網路形式儲存,神經網路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啟用的結點組成,結點與結點之間有聯結,學習是聯結的創造及其強度的改變。

概念形成:概念學習的一種形式,指學習者從大量同類事物的不同例證中獨立發現該類事物的關鍵特徵。

上位學習:指在原有觀念的基礎上學習乙個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題。

陳述性知識:指個人具有有意識提取線索,能直接陳述的知識,是用來回答「世界是什麼問題」的知識。

命題:指語詞表達的意義的最小單位。乙個命題由一種關係和一組論題(arguments)構成的。

關係一般由動詞、副詞和形容詞表達,有時也用其他關聯詞如介詞表達;論題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詞和代詞表達。

命題網路:陳述性知識表徵的一種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兩個命題彼此聯絡起來形成的。

下位學習: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觀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於新學習的知識時所進行的學習。

程式性知識:指個人不具有有意識提取線索,但可以通過其作業表現間接推測出來的知識,是用來回答「怎麼辦問題」的知識。

免費考研網

指令碼:一種知識表徵的形式,指表徵反覆出現的事件的圖式。

概念學習:奧蘇伯爾認為,概念學習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加涅認為概念學習是學習運用一類事物的關鍵特徵對事物進行分類。

並列結合學習:新的命題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特殊觀念既不能產生從屬關係,又不能產生總括關係,但在橫向上存在吻合或對應關係時所進行的學習。

默會知識:波蘭尼劃分的一種知識型別,指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知識。

知識的表徵:指資訊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和記載的方式。

符號表徵學習:奧蘇伯爾區分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的一種形式,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麼。

雙編碼理論:一種知識表徵理論,認為陳述知識以言語和意象兩種方式表徵,雙編碼是有效和高效思維的重要方面。

同化論:奧蘇伯爾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中提出的、用以解釋概念或命題意義獲得的心理機制的學說,強調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學習、下位學習、並列結合學習三種形式;強調概念和命題的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強調原有知識的鞏固及教材由一般到個別的循序組織。

概念同化:概念學習的一種形式,指用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呈現一類事物的關鍵特徵,學習者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命題學習:奧蘇伯爾區分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的一種形式,指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係,或者說,學習由幾個概念聯合所構成的復合意義。

複述策略: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策略,指為了保持資訊而對資訊進行多次重複。

精加工策略: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策略,指對記憶的材料補充細節、舉出例子、作出推論,或使之與其他觀念形成聯想,以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

概念圖示: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組織策略。學生通過畫知識網路圖來表示概念間的關係,網路圖如一課倒置的知識樹,把最概括的概念置於樹幹的頂端,把區域性的概念置於枝桿,最後把具體細目置於樹枝的末梢。

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複習

2013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複習資料 3 第四章認知和社會發展與教育 第一節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原理 一 發展的概念 發展是指隨著生理年齡的推移,作為經驗和內部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個體的整個體系內產生機能構造上的變化過程。發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於受遺傳制約的強烈內部過程的變化而產生的機能構造...

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三 填空題 1.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 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 答案 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2.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答案 創新精神 3.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課程計畫和教科書。答案 課程標準 教學大綱 4.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直觀教具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

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章節同步練習

典型真題評析 1.學生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班集體中的排名,這樣的學習動機屬於 2007年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交往內驅力 中公專家評析 答案為c。認知內驅力是指學生渴望認知 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陳述和解決問題的傾向。附屬內驅力是指學生為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讚揚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