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課題的選擇

2022-11-20 23:54:03 字數 5067 閱讀 2827

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關鍵的一步。這是因為課題的選擇引導著研究方向,並制約整個研究工作的進行以及研究的價值。但在現實之中,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教師找不到研究課題,不知道如何選擇研究課題,或者選擇的研究課題本身是「偽問題」而是不是「真問題」等現象。

針對現存的種種問題,我們將從課題**、課題選擇的一般步驟、課題選擇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具體的分析與介紹。

一、課題的**

一線教師作為特殊的教育研究群體,不同於專業研究者,其研究工作應主要圍繞自身的教學實踐展開,課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發現問題

教學中的問題是教師教育研究課題的主要**。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

1.將教育實踐活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接轉化為研究課題

教師可以把那些重要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例如,長期困擾教育界的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產生原因是什麼?這一問題怎樣才能得到解決?

再如學習困難學生是怎樣形成的?學習困難學生有哪些特點?教育教學中怎樣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

學生厭學是乙個相當普遍的問題,這種狀況是怎樣形成的?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著怎樣的關係?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這些問題幾乎在每個教師教學過程中都會碰到,並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從這些突出的現實問題中提出課題進行研究最能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優勢,能直接的提高教學質量。

2. 從教學實踐的疑難、矛盾和困境中發現研究課題

教師可以從教學實踐的疑難、矛盾和困境中發現研究課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矛盾與困境,並且沒有現成的成功解決方法可供借鑑。這種疑難或困境至少有以下幾種型別:

(1)教師的理想與實際存在著差距。例如,教師希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此為基點進行新的教學設計,試圖引發學生興趣,喚起學習熱情,但實施下來效果並不明顯,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目標之間存在著衝突。如教師從「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指導思想出發,在教學中布置較有挑戰性的作業,但這種做法卻導致一部分學生跟不上功課,產生挫敗感,最終厭學。

(3)教師與領導、同事、或家長對教育教學存在的不同甚至對立的看法。如有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做出新的嘗試,以改變原來的「填鴨式」教學,但周圍同事或學生家長卻不認同,認為他在出風頭,會影響學生學習。

(4)教學中存在著比比皆是的「兩難困境」。例如顧及到了單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就有可能妨礙了學生集體;關注到了學生的興趣,規範性就很可能被削弱;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角色就可能無法實現了。上述的疑難、矛盾和困境都可成為教師的研究課題,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出化解問題的方法,從而走出困境,提公升教學效果。

3. 從具體的教學場景中捕捉研究課題

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場景中捕捉研究課題。中小學教師與專業研究者的乙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學實際的現場,是在現場中感受教育事實,生髮教育理念,提公升教育智慧型的。而教育現場是教育問題的源發地,是問題產生的土壤,進入教育現場的教師對教育現場所做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課題。

例如,教師遇到一位學生,很隨意的問道:「作業完成的怎麼樣了?」這是乙個「小」得算不上「真問題」的問題,但只要學生給出回答,然後教師順著這個問題深入下去,繼續與學生交談,也許就能發現與之關聯的教學上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學生「完成的不好」的原因中可能存在著學習情感、動機、能力等等問題,也可能是教學過程**現了漏洞,教師完全可以就此展開研究。

因此,教師一定要學會關注自己的教育實踐現場,善於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要認識到,研究課題實際上大多並不是**於理論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實踐場景。可以這樣說,真實的教育實踐場景既是研究得以進行的主要依託,又是發現問題的重要所在。

教育場景蘊涵了大量的甚至是無窮無盡的待研究的問題。而要在教育場景中發現這些問題,則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和高度的敏感性。要能夠在稍縱即逝的現象中捕捉問題,甚至在貌似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不放過任何可以提出問題的細節和現象。

【案例】

吳春花老師一年前在該班學生一年級時就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得以豐富,課堂教學氣氛得到很好營造,嘗試初見成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吳老師發現了一些令人不滿的現象:合作學習中遇到意見分歧時,小組成員你說你的思路,我說我的見解,缺乏必要的傾聽、討論等合作技能,沒有實際效果;部分學生依賴他人,坐享其成,或趁機偷懶,「游離」在課堂之外;很多學生易被他人同化,合作時「人云亦云」,等等。

吳老師認為其本質問題是小組合作學習仍停留在初步嘗試運用階段,因沒有採取更細緻的富有針對性的措施依然流於形式,缺乏實效性。那麼,應該如何加強指導,提高低年級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這是擺在吳老師面前的乙個教改理念向實踐深度轉化的現實問題。

為了有的放矢開展研究,吳老師在教師和學生層面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個別訪談,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討論、反饋、評價方面缺乏有效指導的具體問題,釐清了研究思路。至此,吳老師順利地就將課題確定為《小學低年級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研究》。吳春花老師能敏銳抓住理念向課堂轉化過程中的本質問題展開跟進式研究,找準了具有普適意義的課題。

(資料**:《面對新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問題,教師怎樣選擇課題》

(二)在閱讀中萌生問題

我們講教師的研究課題應主要**於教育教學實踐之中,並不是說教師可以完全放棄對理論資料的占有,可以在「無閱讀」的狀態下做任何研究。實際上,占有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研讀、學習相關的理**獻,對教師來說是很必要的。與此同時,這也是研究課題的另乙個重要**。

1.他人研究可以為教師發現研究課題提供啟示

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在了解他人的研究基礎上,教師可以發現自己要研究的課題。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研究與他人相同的問題,但是闡發自己的觀點,得出自己的結論。例如,看到別人研究「關於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對策」,自己在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自己能得出不同的主張、不同的研究結論,於是選擇同樣的問題進行研究。

第二,選擇乙個與他人的問題類似、接近的問題進行研究。例如,了解了別人研究的「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對策」這一問題,自己選擇「減輕中學生課業負擔的對策」這一問題。

第三,選擇乙個比他人的問題更具體或更深層次的問題進行研究。因為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總會留下他們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同時教育在發展,乙個問題解決了往往又會引出另乙個新問題。例如,素質教育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乙個問題,湧現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是當閱讀了若干有關素質教育的研究文章之後,就會發現目前素質教育的研究還側重於理論研究,且較為籠統和粗糙,與實踐聯絡不足,尚未把有關理論與教育教學實際工作融會貫通在一起。教師在閱讀研究成果時,要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將自己已有的經驗與閱讀材料中的分析相聯絡。

2.教育資訊可為教師選擇研究課題提供線索

教育類的報紙雜誌以及有關的課題指南之中,都有教育科研與動態成果的反映,透露出各種各樣的教育資訊。教育報刊上有很多資訊,經常閱讀教育類報紙和雜誌,可以從其提供的教育資訊中發現很多有價值的課題。孫雲曉在《你的孩子快樂嗎?

》一文中寫道,「雪化了變成什麼?」乙個孩子回答:「變成了春天!

」這個回答是多麼富有想象力,又多麼富有藝術性,可居然被判為零分,因為標準答案是「雪化了變成水」。「樹上有五隻鳥,被人用槍打死乙隻後,樹上還剩幾隻鳥?」乙個孩子回答:

「還有三隻。」老師愕然:「怎麼可能?

」孩子解釋:「爸爸***了,媽媽嚇跑了,剩下三個孩子不會飛。」這是乙個充滿情感的回答,又是乙個現實的回答。

可是這也不符合標準答案。上述這兩條資訊就給我們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以什麼樣的評價標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

課題指南也是為教師提供教育資訊最為直接的乙個渠道。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有計畫地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國家、省、市教育領導機構在認真分析全國和各省市的政治、經濟和教育發展狀況基礎上,分別制定出一定時期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和規劃,為進行教育科研選題提供依據。例如,各級教育科研領導部門往往會以年度教育研究課題指南、五年規劃課題指南、委託課題等形式提供一系列的教育研究課題;哲學社會科學的科研領導部門提供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指南中,也往往包含一部分教育研究課題。

教師可以密切關注課題指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研究課題,進行申報。

從教育資訊中選題,與教師平時做乙個有心人,眼光敏銳,閱讀廣泛,善於積累,經常進行資訊資料分析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應及時掌握教育資訊、教育動態,做好情報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工作,提高從教育資訊中發現科研課題的能力。

(三)在交流中激發問題

教師可以從與他人進行教育教學問題的討論中得到啟示,從而發現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問題,並通過對有關問題的深入思考,進一步將有關的問題發展為教育研究的課題。事實上,有不少教育研究課題正是通過這種途徑而提出來的。

首先,可以從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中總結出研究課題。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可以獲得大量的資訊,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會在教育實踐中積累不少的經驗與教訓。如有的教師對學生態度和藹可親,從不訓斥學生,師生關係一直很好,所教班級紀律好,學習成績好,與之相反,另一為教師管理十分嚴格,但班級紀律卻時好時壞,學習成績平平;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跑題」,卻深受學生喜愛,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十分濃厚,相比之下,另一位在教學中「一板一眼」的老師,在課堂中常常遭受「冷遇」,學生也總是無精打采。

這些經驗與教訓,或是在一定範圍內收到了好的成效,或是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負向影響。那麼,這些教育經驗與教訓之中反映了什麼樣的教育規律?某些措施和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什麼?

怎樣從教育經驗與教訓中提煉、揭示出一般的教育規律?這些都可供教師提出課題並進行研究。因此,教師一定要善於與他人交流,從別人的心得中吸取智慧型,從別人的成果中吸取營養。

其次,教師與持有不同理論觀點的教師進行交流,可以為其提供乙個相互衝突的對立面,為提出研究課題提供參照。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交鋒有利於擴充套件研究視角和視野,在進行爭論的同時,只要選準角度,突出個性,就能選擇很好的研究課題。例如,關於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這個問題,有人持「教育主導作用論」,有人持「環境制約論」,兩種理論都有較強的解釋力,且都能「自圓其說」。

但這兩種觀點之間卻存在者明顯的矛盾與不一致。有人專門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學校德育與社會道德環境關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論觀點,對學校德育的「主導作用」做了條件限定,對社會道德環境的性質與發揮效能的規律進行了**,明確了二者的性質、特點和相互關係,從而為改善學校德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在選擇這類課題時,教師必須了解爭論問題的歷史、焦點和現狀,客觀地分析各方的依據和不足,結合自身,提出對該問題的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廣闊的教育領域,科學研究的課題數量眾多,選擇課題的渠道和途徑也很多,上面介紹的僅僅是教師日常工作中較為常見和操作便利的幾種。只要做個有心人,虛心學習,勤於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

教師應如何選擇教研課題

作為從教八年的教師,在這八年的教學生涯中必然會積累一些的經驗,特別是在教育教學理論 教材教法 學生管理 教學管理 學生能力培養 學校建設等方面會有一些自己的見解。當然,在如何正確選擇教研課題的這方面也有些自己的理解 一 在教學中發現問題 1 教學中的問題是教師教育研究課題的主要 例如,在新課程背景下...

教研課題心得

課題研究心得 張巨集偉2011.06 教研課題研究心得 參與教研課題 學生不良個性的表現 成因與教育對策的研究 已經乙個學期了,一學期來,不但對課題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更多了接觸了學生的心靈。自開學初確立此課題以來,我便擔任了課題實施計畫的工作,通過對各項工作進行計畫,我漸漸發現我們的課題真的是一...

校本教研課題

臨澧一中校本教研課題資料 課題名稱 函式 課題承擔人 顏乾清 課題研究方式 理論與教學案例相結合 課題單位 數學教研組 課題實施時間 2005 10 2006 12 申報時間 2006 12 課題資料目錄 1 課題理論 用問題學習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 課題教學案例 函式 3 研討及反思 用問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