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歷史教育的創新教育思考的新模式

2022-11-19 17:00:02 字數 4818 閱讀 7625

聶海斌(九江職業大學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歷史教學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一直被視作是輔助學科教學,忽略了其實人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根據高職院校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出了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並指出了傳統歷史教學和創新的現代歷史教學之間的區別,指出了創新歷史教學模式的措施與方法,對革新高職院校歷史教學理念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歷史教學;創新;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的職業學校教育正處在改革發展的轉型時期。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與進步。但是在對歷史等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與創新上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

在如今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中,這種人文素養教學的缺失在高職院校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學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難以實現現代化綜合素質人才教育的需要。因此,轉變職業學校歷史教學的觀念,創新歷史教學的模式已經成為乙個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一、高職院校歷史教學創新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一)歷史教學的師資力量問題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有89.7%的職業學校歷史教師屬於非專業教師。有78.

9%的職業學校歷史教師沒能得到專業的教學培訓。這種現狀顯示了我國高職院校的眾多歷史教師還沒能夠革新觀念,仍然在照本宣科,實行「填鴨式」的教學。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導向的歷史教學就更加少之又少。

這種沒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使得歷史教學失去了應有的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一)生源基礎知識薄弱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是文化課程水平不高的落榜生。高職學校的學生主要是高中的落榜生,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是中考的落榜生。因此,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普遍偏低。

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滿堂灌」基本是沒有任何效果可言。同時,又由於未能進入高等學校而心煩而失落,對前途存在一種迷茫和恐懼。因此,基礎知識本身比較薄弱的他們在學習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有所收穫。

甚至無法理解「豆芽課」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

(三)歷史的教學地位被忽視

其一,歷史的教材選擇沒有得到重視。很多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都使用的是接近高等院校的教材。這類教材較為高深較為抽象,高職院校的學生難以理解。

其二,歷史教學的教學地位不被重視。調查顯示,高職院校一直重視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教學,對於一些「無用或多於」的「豆芽課」,高職院校一般都會以課程安排時間不足被直接禁止或者夭折,是的歷史這種人文素質的教學在高職院校中難以發揮它的作用。

二、傳統歷史教學模式和創新歷史教學模式的區別

(一)傳統教學模式分析

追溯我國的教學模式,其根源在於前蘇聯凱洛夫的五段式教學法,使用的是「傳遞——接受」的模式。因此,在教學中會出現教科書、粉筆、黑板、掛圖等附件以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的現象。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在於以教師的口述和板書來教授學生知識,讓學生在耳、目、手、腦的聯動中形成記憶。

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中心,是教學的主導。學生只是作為乙個接受者,乙個記憶知識的容器而已。學生學習的水平也靠學習成績來定奪。

總之,傳統模式的歷史教學就是一切為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它能夠幫助自主能力較差的同學進行記憶,以反覆的手法來加深、鞏固學生的記憶。但是,在應試教育面對改革的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其「」填鴨式,「滿堂灌」「一言一堂」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試教育模式也逐漸顯示出一些不適應,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課改要求。但是,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和用處的。

(二)現代歷史教學模式

我國教育發展這麼多年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歷史教學模式佔據著課堂的統治地位。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現代歷史教學模式逐漸形成。

所謂的現代歷史教學模式的核心就在於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隨著多**技術、資訊化技術、網路技術、通訊技術的不斷引入,教學逐漸多元化、多樣化。歷史教學不同於其他教學,教學內容多、教學任務重,但是課堂的教學組織形式卻可以多種多樣。

以歷史故事為中心展開的歷史教學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多**的運用,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教學內容進行迅速記憶並且能夠滿足學生的視覺要求,使得歷史學習輕鬆、愉快、富有趣味。總結來說:

現代歷史教學模式主要有這樣四種:情境再現模式,圖書館模式,多**模式,互動課堂教學模式。

在這四種模式中教師都只是組織者、協助者、促進者、指導者而課堂的主體還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的課堂就是創新歷史教學模式的最明顯表現。但是也有學者指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模式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必要的時候加入一些傳統教學法還是有必要的。因此,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學模式創新必須是基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盲目地引進現代化教學模式一時可能會讓學生難以適應。

三、高職院校歷史教學模式創新措施

(一)創新高職院校歷史教學觀念

新課改觀念指出:在教學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輔助者。創新高職院校歷史教學的觀念關鍵在於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由教學的主體轉變為教學的引導者和導航者。

根據如今高校的教育觀念的轉變:由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化教育,可以看出現代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對以創新能力為主的與時俱進精神的要求。

但是,高職院校的生源問題時的教師必須帶著學生走進知識,不能夠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自主的創新意識是在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上的昇華和改變,而不是空想、空談。

(二)創新歷史教學的組織形式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保證,教師的主導作用已經遠遠超過了應有的範圍,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十分不足。在傳統的教學組織中,學生永遠只是被領導,其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和體現。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多數是只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與感知能力的培養與塑造。

在現代教學中,學生及時教學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注重對學生組織形式的思考,對教學進行系統的規劃,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學習只是能力,能夠根據自我的立場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同時,教師應當把教學的組織形式多樣化,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知識結構進行重新定位,把領悟能力的培養、社會閱歷的培養作為歷史教學的內容之一,讓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能夠從整體上提公升自我的專業水平,增強綜合素質。

(三)教學內容的創新

這裡所指的教學內容的創新是指教師對整個歷史課程體系的創新,要從整體上豐富歷史教學內容,讓歷史教學不單單是知識的教學也是心理的教學、社會經驗的教學。歷史課程的教學作為高職人文素養教學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是歷史知識的教學,更是調節學生心裡,陶冶學生心靈的教學。

歷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歷史的知識架構:年代表、朝代年表等;歷史的知識內容:秦漢的文字政策、章法制度等。

歷史的故事:流傳故事、野史故事等;歷史的人物:唐太宗、康熙等。

從不同的角度度歷史知識的教學切入是引起學生興趣的關鍵更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關鍵。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自我進行轉型,努力朝著「雙師型教師」的標準邁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修養,為學生作乙個楷模。教師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人格。

用人格力量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也能夠讓學生擁有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其次,要與時俱進,多吸取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經驗,為教學研究與進步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最後,要利用生動、活潑、概括的語言讓學生能夠迅速理解到知識並且有興趣進行自主學習。

(四)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取代它的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共鳴教學和興奮教學。目前,主要有這樣幾種方法被廣泛運用於教學:合作性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性教學法、情感體驗教學法。

這些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教學方法歸類。

其一,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其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演示法、參觀法等。其三,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其四,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陶冶法等。其五:

以引導**為主的方法:發現法、**法等。

綜上所述,這些教學方法大多是以課堂討論、課堂問答、課堂辯論等形式來進行教學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測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我的眼、耳、口、筆,讓這四種感官結合起來,實現綜合性高效學習。同時,創新教學法有利於改變由粉筆、黑板、書本構建的課堂教學。在多**技術運用較多的時代,資訊科技的發達讓網路平台的資料能夠得到共享。

聲音、影象的結合教學能夠達到動靜結合的效果,讓課堂教學**並茂使得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能夠進行高效的互動,提高教學質量,提公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新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學模式是乙個長期性的工作,需要的是理論聯絡實踐,結合自我學校的情況進行創新、改革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

四、結語

高職的歷史教學是人文素質培養的乙個重要部分。歷史教學的創新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型人才,在給予他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讓他們接受更多的人文素養培訓,提公升自我的綜合素質,提高自我面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當人,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學模式創新並不是光是理論上的創新就行,還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成對教學的改革研究和創新研究,促進歷史教學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小兵.論歷史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8(07).

[2]張麗萍.開放--歷史教學模式的趨勢[j].教學與管理,2007(22).

[3]徐燕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設計的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0(12).

[4]蘇曉華.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2).

[5]藺全星.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文教資料,2011(9).

[6]賈紅蓮.歷史教學中的匯入和情境創設[j].大觀週刊,2010(48).

作者簡介:聶海斌(1972-),男,漢族,江西省九江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教育

作者通訊位址:江西九江市九瑞大道85號九江職業大學中專部聶海斌(收)

郵政編碼: 332000

聯絡**:138********

創新教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研究

作者 康敬玲 教育界 下旬 2018年第01期 摘要 當今時代,我國開始著手實行教育創新改革,在這樣的形勢下,對於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文章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與創新教育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描述,並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進行了分析和闡述,以此來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進...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思考

作者 郜發磊 現代職業教育 中職中專 2018年第11期 摘要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創新創業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已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創業教育 培養創新型人才引起了廣泛重視。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高職院校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方面...

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考

作者 黃強週少良徐莉 教師博覽 科研版 2016年第12期 摘要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面臨很多困境,主要原因是對相關問題系統性研究不夠 頂層設計缺乏 措施落實沒有層次性。作者從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構建入手,提出對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