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2-11-17 04:21:02 字數 2612 閱讀 9684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每節課、每個教學環節不同的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基礎知識,訓練技巧的同時,通過學生的看、想、說、做等,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從自學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自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了獲取新知識而獨立開展的學習活動。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自學中進行。開始時,教師可提出自學要求或編擬自學提綱,讓學生在教師正式授課之前按自學要求或對照自學提綱在課前或課內自學課本。

自學時可以討論,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然後問問老師或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可以逐步從依賴自學提綱過渡到不依賴自學提綱,最後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這個途徑,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自學要求和思考問題:(1)自學課本第100頁例1(從順數第三行到倒數第五行),邊看邊思考;(2)例1中的兩個圖形各是什麼形?它們各有幾條邊,幾個角?

每個角是什麼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可以互相討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看書、思考、輔以議論、質疑、操作,達到了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自學能力的目的。

2.在**中培養分析問題能力

在學習新知階段,教師重視加強操作感和知識遷移的指導,從整體到區域性設計有坡度、有層次、有啟發性、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系列問題和操作要求,讓學生經歷探索新知識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己想問題、尋方法、作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智力。例如,在教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52頁例2"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在結合計算(一學生板演、其餘座練)這道題複習了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後,教師把板演豎式中的積擦去,在乘數上添上百位數2,如下式:

?ナ寡?生呈現新問題。

接著,教師提出自學**問題:①現在乘數增加了乙個百位數,應該怎樣繼續乘下去?②乘數的百位上的數是在什麼情況下去乘的,它是怎樣去乘的?

③它和用個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去乘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④ 為什麼百位上的數乘被乘數所得的積的末位要與百位對齊?在教師的明確指導下,學生的自學思考過程就進入到乙個有意義的、有序的資訊系統中,然後在展開觀察、分析、綜合、比較、議論、動手嘗試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從說理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過程要靠語言表達,而語言的發展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說理。

如:說定義、定律、法則、公式、過程、算理、方法、規律、題意、思路、數量關係、式義等,從說理中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梯形面積的計算"時,當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後,教師啟發學生看圖用準確簡鍊的數學語言,有條理、有根據地敘述公式的推導過程。

即,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形四邊形的底等於這兩個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高等於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4.從訓練中培養靈活思維能力

這裡所說的訓練是指課堂練習。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這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教師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的精心巧設有指導性的課堂練習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的重要途徑。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習過乙個新知識後,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從這幾個方面精心設計練習:①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專項練習;②針對易混易錯知識設計對比性練習;③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變式練習;④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訓練,鞏固基礎知識,克服思維定勢,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5.從評講中培養判斷推理能力

一般來說,在課堂上,教學了例題後,教師都要給學生進行鞏固練習,學生練習完後還要組織評講,讓學生運用數學概念、基本原理對每種問題先作出肯定或否定,然後再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有根有據地說明理由,這與引導學生經歷各種思維過程一樣,都是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需要。

6.從小結中培養歸納概括能力

一般來說,在課堂上,對所教學的新知識,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小結,配合小結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通過歸納、綜合和概括來反映概念的本質屬性和數學的一般原理。例如,數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49頁的"口算乘法",先引導學生口算並寫上每道題的得數(題目如下),接著教師啟發提問:請觀察例1、2左右兩邊的。

?ダ?1100×4=4004×100=400

??100×12=1200 12×100=1200

?ダ?27×200=1400

?? 12×300=3600

?ニ閌劍?用整百數乘的口算,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綜合、歸納和概括,得出了其規律:用整百數乘的口算,被乘數或乘數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有幾個0。這樣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

?ザ匝?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立足於課堂,功夫要下在課內,並且應該靈活地把它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之中,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發散思維

眾所周知,在數學教學中通過適量的練習來幫助學員建立有益的收斂思維,對構建新知識 新思想 新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數學課中純粹用收斂思維方式進行教學具有較大的侷限性,必須同時加強發散思維方式的運用,才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一 數學教學中培養發散思維的必要性 一 收斂思維方式的侷限性 所謂收斂思維方式,就...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思維就是平常所說的思考,作為一種能力與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是可以培養和開發的。而創造思維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是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儘管這種思維結果通常並不是首次發現或前所末有的,但一定是思維主體自身的首次發現...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作者 丁海岩 新校園 上旬刊 2013年第06期 發散思維是從不同方向來考慮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的思維過程,思維方向分散於不同方面。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的課堂中,發散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已經成為家長和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