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互補發展模式研究

2022-11-11 13:33:05 字數 6561 閱讀 7750

哆『盎盔i毫-,場

●2011年第l2期(管理研究)●

___l—cj同

校體育與社群體育互補發展模式研究術

駱軍保李義志

駱慧菊要]根據我國社群體育和高校體育的發展現狀,分析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建設互補發展,嘗試

[摘探索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的建設,二者互動互補的發展思路,以加快社群體育的發展和促進高校體育的進

一步完善,共同構建和諧的體育環境。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群體育;和諧發展一、

前言奏的加快和餘暇時間的增多,體育消費和體育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但這種意識的提高還處於較低水平狀態。根據《長沙市衛生局社群居民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40%的居民從不參加體育鍛煉,暴露出社群居民的體育意識仍然比較淡漠。

(二)體育場館設施狀況

社群是指由一定數量的同質人口為主體成分,按照一定制度組織起來的,有著一定的地域界限和認同

感的社會生活的共同體。社群體育,在我國則是指以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牽頭,或以幾個相鄰的同類企業或單位為軸心,組織周圍各界,各單位共同組成地區

性聯合體育組織,為增強體質,活躍文化生活,提高

生活質量,就近、就地組織開展地區性體育活動的組織體制與活動形式。社群體育屬於體育系統中多種組

織與活動形式中的一種,它具有廣義上的多種體育功

根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資料顯示,截至2003年l2月31日,我國共有各類體育場館850080個,其中標準場館547178個,非標準體育場館302902個。在這些場館中,以學校裡的體育場館居多,佔整

能。高校體育是指在以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的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

個場館數量的68.7%,屬於體育系統的僅佔2.3%;

目前我國人均體育場地為0.5mz,而發達國家如美

■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快樂體育、健康第

一、終身體育等體育理念已深人人心。1995年6月***頒布實

國的人均體育場館面積高達16m:,這一事實已經成為我國社群體育發展的瓶頸。據資料顯示:

我國體育資源主要分布在學校和企事業系統。體育系統的場地占有量為全部場地總數的23.4%,而學校系統佔67.17%,工礦、鐵路和其他系統占有16.56%。社群本

施了《全民健身計畫綱要》,2006年12月23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宣布「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正式開始;2007年4月29日上午10時至11時,將在全國

身的公共資源嚴重匱乏,社群成員日常體育鍛煉的場所大都在社群公共場所、街頭巷尾、公園空地。社群體育資源的嚴重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已制約了社群體育

的全面開展。

範圍內統一舉行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集體鍛鍊一小時活動,以擴大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聲勢,直接目的就是為了更廣泛地開展群眾

(三)人力資源狀況

性體育活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社群體育的起步較晚,社群體育資源缺乏,嚴重地影響了社群體育的發展。與此同時,高校體育在教學改革指揮棒的引導下不斷地發展與完善,良好的文化氛圍,必要的場地設施和經費,專職的體育教師等優勢得到了體現。

如何將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理清與擺正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尋求兩者間的最佳切入點,實現二者的互動互補發展,是當前擺在廣大體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決的課題。

社會體育師資力量的不足在全國各級社群體育的開展中普遍存在,據北京體育大學汪海等人對全國10個省市社群體育現狀調查中顯示:在職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有2.9%,在職業餘體育指導員有22.1%,離退休體育積極分子有73.4%,其他有1.6%。另外湖南省社群體育指導員在職專業體育指導員有2.6%,在職業餘體育指導員有25.1%,離退休體育積極分子63.6%,其他8.7%。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社群體育指導員以業餘為主,離退休體育積極分子為主,無償為主。據郭

二、我國社群體育與高校體育的現狀

(一)體育意識狀況瓊珠等在《學校體育是社群體育發展的依託》一文中對福建省14所本科院校體育師資力量和參與社群體育

開展工作情況的調查顯示:截至2003年4月福建省本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預示著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變化。隨著體育產業化的逐步深入,生活節

科院校在職體育教師約有515人,參與社會體育指導

¥本文系湖南省體育科學學會課題(課題編號:kt10—2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駱軍保,湖南****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警察體育教學與訓練(湖南長沙李義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講師(湖南長沙

410004);駱慧菊,湘潭大學講師(湖南湘潭

410131);

411105)

工作約有86人,佔16.69%;離退休體育教師約113人,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者有約34人,佔30.08%。從總體上來看,高校內的體育師資力量雄厚,具有豐

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是各項體育專業人

才的集聚點,然而、體育教師參與社會體育各項工作

的比率低,在職體育教師在課餘時間裡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積極性低於離退人員。表明學校體育人才資源有較大的潛在的發展空間。

三、社群體育與高校體育的內在聯絡

體育是衡量人類文明的重要尺度,體育的價值就在於促進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高校作為社群的一部分,具備人才與場地的相對優勢。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都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處理好高校體育與社群

體育之關係,使之形成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是真正

貫徹國家全民健身綱要的重要因素,二者的雙向互動結合是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從理論層面分析,社群體育與高校體育都是廣義體育的組成部分,

二者都是全民健身計畫中的一部分,二者互為基礎和

外延,絕非兩個體系之間的問題。從時間上看,社群

體育的開展主要集中在高校的非授課時間段。我國群眾社群體育鍛煉相對集中在早晨和晚上,上午和下午活動的相對較少,這為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的聯合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間條件。從空間上看,社群體育是指城市居民,以地緣關係,自發、自願集結成體育團體,在居住點附近進行活動,他們的健身活動相對較為固

定,活動半徑較小,基本上以生活區或居住區為中心進行鍛鍊和健身。學校的教職工都屬於城市居民,他們也會參與到社群體育這個體育團體中來,因此學校也是社群的組成部分。從資源共享的角度看,高校有大量高水

平的體育教師和良好的體育場地設施及特有的文化氛

圍;社群體育擁有大量生動有趣的休閒體育活動,更有發展健康的體育組織、協會和俱樂部,還有廣博的民俗文化。這為二者的互補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因此從不同的角度看,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都不是互不相連的兩個孤立體,實際上它們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

四、高校參與社群體育的建設

(一)宣傳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社群居民的體育素養和健康生活意識

高等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地,也是宣傳教育的園地,高校體育教師掌握著最為前沿的健身理念、方法、手段。高校培養的人才也必將融入社會,走向

社群,他們學習的體育技術、理論、健身觀念也將帶入社會,他們也將成為社群體育活動的參與者。因此高校的學生既是社群體育的實踐者又是宣傳員,甚至是指導員,他們的參與實踐有利於提高社群居民的體育素養和健康生活意識,促進社群體育的快速發展。

(二)發揮體育科研優勢,為社群體育活動的科學化、規範化提供科研服務

社群成員在經濟條件、文化程度、風俗習慣等各

高等教育研究

方面存在差異,不同的年齡、職業、體質、性別的人,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健身方法的選擇、時間和運動強度的安排及健身器材、設施的選擇上要求都各不相同。高等學校擁有大批的體育專家、學者和體質監測裝置,他們可充分發揮體育科研優勢,逐步建立科學健身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積極探索適合不同社會群體的科學健身方法,開展群眾體質健康調查研究,引導居民全面認識體育的價值,提高居民對體育的認識,從而科學地參加體育鍛煉,共建和諧的社群體育。

(三)為社群體育培養高質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高校內的體育師資力量雄厚,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是各項體育專業人才的集聚點,如果他們能參與到社群體育活動中來,為社群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為社群培訓體育指導員和體育積極分子。高校體育的參與,高校的體育教師和學生都將成為優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能有效地帶動這部分較少參與社群體育活動的群體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能有效地帶動所屬的大社群、小社群、街道、居委會等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

(四)為社群體育的開展適當地提供場地與器材

社群體育場地器械的不足是影響人們進行健身的重要因素,目前社群體育活動場地、器械嚴重匱乏,制約著社群體育與社會的同步發展。高校的體育設施

資源較社群而言更為豐富,體育場館設施比較齊全,

他們除了上課、訓練、學生課餘活動之外,特別是節假日,體育場地、器械基本處於閒置狀態,高校應向

社群居民適當開放現有體育資源,為公眾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實現體育資源與社群的共享。

高校與社群有很多交叉之處,高校可以根據自身

的特點與優勢,針對社群體育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從而選擇參與建設社群體育的具體途徑。

五、結論和建議

高校參與社群體育的建設,充分利用高校體育場館設施資源和師資力量之優勢,來推動社群體育的發

展,同時高校體育借助社群體育這一操作平台,把學生的體育學習與教師的職責外延推向社會,實現學校體育多元化發展之路。二者實現優勢互補,構建和諧

的體育環境。

1.針對目前社群居民體育能力比較薄弱的特點,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人才資源優勢,開辦各種型別的體育培訓班,培養高素質的社群體育指導員。

2.學校領導的管理理念要稍作改變,緊跟改革開放的潮流,在不影響高校體育正常的教學與訓練的情況下,體育場館適當實行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共享,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率。

3.**部門的扶持與巨集觀調控是實現二者互動的重要前提基礎。**加大社群體育管理力度,明確管理機構和隸屬關係,為新型社群體育體系建設提供行政支援,促進依託高等學校體育的新型社群體育體系的建設,同時在政策上、經費上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援,

■哆『盎 2;,●2011年第12期(管理研究)●

**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教育

蔣媛[摘要]畢業設計教育是高校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方法。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特別強調設計創意。新穎、獨創性是其始終追求的。但是,近年來,由於設計教育的普及,

畢業設計也開始出現了設計水平下降,缺乏想象力的作品。文章針對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的方法,通過學生和教育者雙方努力,使畢業設計教育發揮其本來的作用。

f關鍵詞】藝術設計教育;畢業設計;獨創性中國的現代設計教育是上世紀80年代引入的,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努力,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開始的只有美術專業院校才有的專業,現已發展成為各大綜合院校新增的院系之一——藝術學院。這是商業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設計人才的必然。

藝術設計專業是設計教育的一支主脈。其教學內容、方法、目的、任務、步驟都有明確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學生從開始認識、了解、學習掌握

和畢業設計的初衷背道而馳,根本不能體現學生的設計水平。為什麼在最需要創新的設計專業卻有著浮躁和缺乏新意的現象,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客觀現實的壓力

畢業生三年的辛苦學習,到了大四,大多數面臨的是實習、考研和找工作的壓力。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大學擴招的結果是大量的畢業生就業問題突出。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2010年全國畢業生630萬,2011年則到達了660萬。

嚴峻的就業壓力使得學生在畢業設計整個過程無法集中注意力。常常是在擠時間做設計,大量的時間用在應聘和面試上。

(二)沒有確立正確的畢業設計態度

對畢業設計的真正意圖和目的不理解,認為是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是一種被迫的設計。設計已經

都有著科學的安排。基本上,都能使學生在專業技能上得到提高,能夠較好適應今後社會的實際設計工作。

一特別在最後學年的畢業設計,在學生結束學習生涯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來完成課題,這是學生獨立創作性和實踐性很好體現的過程,成為檢驗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主要手段,也是各大院校非常重視的階段。一、

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缺乏創意的原因

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成為沉重的負擔。在這樣的心態下,懶惰、應付、敷衍、拖沓、痛苦但不能不繼續,這樣的狀態是無法設計出優秀的作品的。

(三)素材的依賴和濫用

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其畢業設計不同於其他專業,要求有著自己獨立的創作意圖和表現手法。但是,根據近幾年來的現狀看,作品缺乏想象力,素材的濫用,成品的應用,模仿優秀的設計甚至抄襲,後期成品的粗糙等,這成為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普遍現象。

設計素材大多數**網路和素材光碟的使用。方便省事,而且由於素材本身的精美,視覺效果比較良

建設社群體育配套設施,這對調動社群組織、社群成[5】-y'i、濤.社群體育與高校體育的互動研究[j].山東體

育科技員、社群體育指導員參與社群體育建設的積極性是非常有效的。

[6]曲宗湖等.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

育出版社,1998.

[7]金萍等.構建天津高校與社群體育聯網工程研究

參考文獻:

[j】.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8]汪海等.我國社群體育設施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

[1】李文勇.**學校體育對社群體育的影響【j】.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導叢書》編委會.全民健身與生活方式fm1.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f31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導叢書》編委會.國外大眾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f4]王喬君.城市居民住宅區體育設施規劃的構想[j].體育科學

f9]馬春蘭.高校與社群體育資源共享的可行性及建議[j].唐山師範學院學報

【lo]於文謙等.**轉型時期學校體育與社群體育[j】.安徽體育科技

[責任編輯:李靜】

[作者簡介】蔣媛,西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師(陝西西安 710021)

學校體育與社群結合的模式 學區體育

張偉北醫附中北京100083 摘要 學區體育是學校體育與社群的結合,以學校為中心的新型社群體育模式,是當前社群體育發展的需要,是解決社群體育難題的有效模式。經研究分析表明 學區體育打破了長期以來學校體育與社群體育分離的狀況,既能發揮學校優勢,又解決了社群體育障礙,促進了社群體育發展,為學生終身體育的...

論西部高校在社群體育發展中的作用

作者 宋成剛袁毅 新聞愛好者 2009年第10期 體育鍛煉已成為大多數社群居民的需要,但其發展卻受多方條件的限制。作為高等教育組成部分的高校體育,既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交會點,也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對實現高等教育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是最具有產業性的社...

高校體育測量與評價複習

1體育測量評價 是對體育範疇內身體綜合能力及其有關因素進行測量與價值判斷的一門應用科學。2.體育測量測驗是為了某種測量目的所進行的一系列測量構成的系統 3.測量量表是指測量所獲得資料屬性的表述規則。用以表示測量結果的數字符號的性質和型別 3.測量的有效性 又稱效度,是指所選擇的測量手段在測量欲測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