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等教育學教學重點

2022-11-01 01:18:10 字數 4876 閱讀 2504

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

高等教育學》教學重點

第一章緒論

●高等教育成型階段:始於歐洲文藝復興末期,資產階級革命初期,高等教育建立在新興起的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圍繞專業學科、課程組織教育過程,成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

●高等教育完善階段:從單一走向多樣,職能不斷充實。其代表是19世紀初的德國柏林大學(把科學研究職能引進大學)和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明確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

●擴張中的高等教育:七大特徵和發展趨勢 — 規模化、中心化、綜合化、國際化、職業化、終身化和多元化。

●高等教育學的性質:是教育科學體系分支的應用性學科。其任務是應用教育學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認識和解決高等教育中的各種問題;並開展自身領域的教育理論研究。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質

●建立在人性論基礎上的教育本質:發揮人的潛能 / 發現人的價值 / 使個體社會化 / 引導完備人性的構建和發展。

●高等教育的本質屬性:高等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屬性(主要表現在其與國家政治的關係上),又具有生產力屬性(表現在其與社會經濟的關係上)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徵:高等專門性 / 教育物件的身心成熟性 /教育勞動的複雜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個人本位價值觀:高等教育價值在於促進個人理智發展和個性完善;其職責在於知識的傳遞而非創新;主張實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

●高等教育的社會本位價值觀:高等教育價值在於培養各種專門人才,促進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

●大學走進社會的中心:農業經濟時代大學游離於經濟社會之外;工業經濟時代大學處於經濟社會邊緣;知識經濟時代大學走進經濟社會的中心,成為知識經濟發展的「人才庫」、「知識庫」和「思想庫」,而且是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的「孵化器」。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方針:國家或政黨根據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總方針、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其內涵主要包括教育性質任務(為誰培養人)、教育目的(培養什麼樣的人)和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怎樣培養人)三方面的內容。

其特點是:①階級性(政治性)②歷史性(階段性)③時代性④相對穩定性。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和依據:教育目的是對教育物件培養質量規格的總的期望或規定(明確培養什麼樣的人)。在層次上有國家教育目的(反映在教育方針中)、各級各類教育目的(反映在高等學校專業培養目標上)、教育過程的具體發展目標(反映在教育過程一系列的評價指標中)。

教育目的的作用:控制教育物件發展方向/指導教育過程/激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制定教育目標的依據:社會需求/個體需要/現實需要和未來需要的統一。

●與價值取向相關的幾種高等教育目的

自由教育目的:以自由發展人的理性為目的,培養有能力有教養的人。

職業教育目的:以養成學生職業屬性為目的,培養職業崗位的「工具人」。

普通教育目的:以培養人的獨特品格和生活能力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完滿生活所需要的價值觀念、態度、知識和技能。general education強調教育目的上理性和一般素質培養,賦予專業教育以人文性質。

●我國的高等教育目的:培養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階專門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

●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觀:素質教育是利用遺傳與環境的積極影響,調動學生認識和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認知與意向等全面和諧發展,促進人類文化和文明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為其發展形成良性迴圈。素質教育主要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

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觀;包括面向全體學生、全程培養學生和全方位發展學生三個組成部分。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兩種人才培養模式:

通才教育是以發展人的理性為終極目的的非專業性教育,又稱為通識教育。其強調人與社會和諧發展,強調知識的廣博性、包容性和理論的基礎性。專才教育是培養某領域需要的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是以職業訓練為目的的高等教育。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提倡「通專結合」,將人文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高等學校培養目標:高等學校對自己培養人才質量規格的目標要求,具體反映在高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上。

培養目標的制定依據教育方針/學校定位/學校型別特點。還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時作出適應性的調整。

●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三者的區別與聯絡:

教育方針是最高層次的教育政策,屬政治性概念;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是教育基本理論範疇,屬學術性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針的前提和核心內容,又是高校培養目標制定的學術依據;高等學校及其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並體現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

第四章高等教育結構與功能

●高等教育結構:是高等教育系統各構成要素的****和比例關係。有巨集觀結構與微觀結構之分。

高等教育的巨集觀結構主要包括:層次(水平)結構、科類(學科)結構、形式(型別)結構、能級結構、地區(分布)結構和管理(體制)結構等。高等教育的微觀結構包括高校內部的各種構成狀況(層次、專業、課程、教材、人員隊伍等)。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學問的選擇、傳遞和創造。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①穩定性(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根本理由)②潛在性(對社會具有潛在影響,當其承擔社會職責並完成社會任務時,高等教育就顯現其社會價值)③表現形式多樣性(從單一職能到多種職能)。

●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調整策略:①層次結構調整 — 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②科類專業結構調整 —科類與產業結構一致;推進學科專業綜合化。

③形式結構調整 — 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多樣性高等教育投資結構。④地區結構調整—加強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

●高等學校的職能體系:三大職能 + 職能拓展

①「培養人才」是大學的根本職能;②「發展科學」是大學的重要職能;③「社會服務」是大學的教育、科研職能向社會的延伸;④拓展職能(引導社會發展 / 創新產業 / 國際交流與作用)。

第五章高等學校教師與學生

●人的主體性:人的主體性的內涵包括人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完整的主體性涵蓋道德主體性、認知主體性、審美主體性和實踐主體性4個方面。

●大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階段性:高等學校的教育過程是培養大學生完整主體性高度發展的教育活動。按照大學生生理與心理成熟的程式,其主體性發展分3個階段:

①低年級階段:其學習主要以接受性學習為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塑造完美人格是其主導活動。故主要發展其認知主體性、道德主體性和審美主體性。

②中年級階段:經歷從接受性學習向發展性學習的轉變、從潛在的實踐主體向現實的主體的轉變。故主要發展其道德主體性和實踐主體性。

③高年級階段:主體性地位突出,以發展性學習為主,並逐漸成為現實實踐活動的主體。故高年級大學生主要發展其實踐主體性。

●高校教師的基本任務:①促進大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培養高階專門人才;②傳遞科學文化,發展創造科學文化;③開展社會服務活動;④促進人類社會發展。

●高校教師的素質要求:①文化素質(專業知識 / 科學基礎 /教育智慧型);②心理素質(情感品質 / 意志品質 / 個性品質);③道德素質(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 為人師表 / 學而不厭 / 團結協作);④能力素質(教學能力 / 科研能力 / 組織協調能力)。

●高校教師的角色特徵:①大學生增長知識和完滿心靈的導師;②大學生熱愛學習和終身發展的楷模;③人類文化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推動者。

●教育主體的「一體兩面」性質:教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程為主要背景的交流過程,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但在教育活動中教育主體只有乙個,就是由教師和學生相互關聯的合二為一的主體— 關聯主體(或合作主體、協同主體)。

教和學是乙個過程的兩個側面,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面的統一。

●調動「一體兩面」的積極性是確保教育質量的前提:

「教育質量」包括教育工作質量(以教師教學水平質量為核心)和學生發展質量(學生主體性發展達到教育目的要求的程度)兩個方面。教師的學術研究要不斷接近本學科的最前沿,並以一流的水平進行教學,並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學生是知識的真正構建者,是教育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只有當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體,積極鑽研、獨立思考時,真正的學習過程才能形成。

●創設良好師生關係的途徑:民主與平等 / 交流與理解 / 自由與寬容。

第六章高等學校教學

●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專業是知識的專門化領域,是培養人才的基本教育實體。專業的形成主要依據學科的分類。

影響專業設定的因素主要有:①學科門類的劃分;②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③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專業設定須遵循以下原則:

1、超前性原則(**最近的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2、靈活性原則(根據社會對人才的多層次多規格的需要靈活開設專業);3、可行性原則(有長期而穩定的人才需求,畢業後有出路 / 學校必須具備該專業的辦學條件);4、結構優化原則(專業合理科學);5、寬口徑原則(拓寬專業口徑、增加畢業生的社會工作適應性);6、發展特色原則(專業要走特色發展之路。)

●高等學校課程的特點和課程建設

高校課程的特點:①更深刻、及時地反映國家教育資訊和時代特徵;②在課程內容更新過程中,反映當代科學文化知識發展的前沿;③專業性教育在學生身心和智慧型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高校課程建設的內容:①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②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③加強課程教學管理。

●高等學校的教學計畫

教學計畫是根據專業目標制定的指導本專業教學活動的規範檔案。由於其主要規定教學科目和範圍,故屬於教學內容的總的規定。

修訂教學計畫的重點:①將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各專業教學計畫中;②課程優化重組和教學內容的整合;③解決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培養問題;④給學生個性發展、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留出時間和空間。

●教學大綱的編制原則:教學大綱是教學計畫中開列課程的教學內容綱要及具體教學要求。教學大綱是教師進行教學、監督評價課程教學質量的依據,又是對學生成績考核命題的依據。

編制教學大綱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是:①應符合教學計畫的規定,體現培養目標要求;②符合本課程在教學計畫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與相關學科課程相銜接,避免不必要重複);③應體現科學性、思想性和實踐性(內容科學準確、寓含思想教育、理論聯絡實踐);④應有嚴密系統的內容體系,並受認識規律的制約;⑤應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符合,並貫徹「少而精」的原則;⑥表述精煉明確,增強可讀性和可執行性。

《高等教育學》重點講授內容

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質 2學時 第一節高等教育概念 第二節高等教育與社會中的 高等教育與政治制度的關係 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係 第三節高等教育的社會職能中的 現代高等教育的職能體系 第四節高等教育與人的發展中的 影響人發展的諸因素及其作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理論透視 2學時 第一節高等教育發展的兩難問題中的...

《高等教育學》課程重點總結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學 一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培養各類高階專門人才的專業性 學術性的社會活動。二 高等教育的發展 1 國外高等教育的演變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起源於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在雅典開辦創立的學園,是歷史上第一所正規的高等學校 人們普遍把歐洲中世紀大學...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複習資料 一.概念題 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培養學術性或職業性的各類高階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專業教育 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質,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 是指高等教育的起點或基礎,學術性或職業性 是對 專業教育 的型別及其 有機結合 要求的進一步揭示。2.高等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