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

2022-10-23 23:09:06 字數 2855 閱讀 8576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與落後思想影響,語文閱讀教學只是老師肢解性地講析,只為掌握一些知識點,形成所謂的閱讀能力,學生被動地接受,導致閱讀數量太少,閱讀速度太慢,閱讀效率太差,閱讀時間太浪費。這種「少、慢、差、費」現象又導致學生閱讀品位低、閱讀能力低,制約了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展。也使得語文教學喪失了活力與魅力。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前充分的準備是必不可的

1.作為教師,課前充分的準備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有效的課堂離不開事先的精心準備。如何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需要語文老師研讀課標,解讀教材,確定目標,掌握重難點,設計教法學法等。

新課程呼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備課時還要做到「心中有人」,必須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估計學生可能在哪些問題上出現困惑,思考怎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思考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也很重要。

預習是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乙個環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養成預習的習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做好充分的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一般都有具體的任務。

包括:字詞的積累;初步理解詞的含義;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明確學習目標,課前反覆朗讀;把不理解的地方記錄下來;思考課後練習題,對文章內容有個初步感知;把預習中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等。提前檢查學生的預習,這是乙個重要的資訊反饋渠道。

教師通過對預習本的檢查,不但能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更能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難點,以及存在的盲點等,這就為教學思路和教學重點的及時調整、為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二、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去和作者對話,而不是讓教師與作者對話的結論去影響學生與作者的對話。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能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能激發學生智慧型的火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認為要想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首先應該在問題的設計之前,教師需要對文字本身進行認真細緻地閱讀思考,認真地體會把握。只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了教材內容,才有可能設計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其次在課堂中,教師應避免提一些過於簡單的問題,甚至是無效問題。

如「是什麼」,「對不對,是不是」等,可以多問「為什麼」「怎麼樣」,使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針對性和開放性。還應注意準確把握提問的時機;向全體學生發問,然後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廣;提問之後要停一會兒,讓學生有時間思考。我們要能通過提問這種手段,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想象力,有效增強自己的獨特體驗

2.提倡鼓勵個性化的、創造性的閱讀

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在閱讀中,並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這深刻地揭示了閱讀教學的本質。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由於學生之間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積澱,所以即使坐在同一教室裡,在同一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同一材料,不同的心理,閱讀解文的心理活動也會不同,甚至差別很大。

因此每乙個讀者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尋找自己的直覺經驗,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讀作品,不一定非要老師牽著鼻子走。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時間,盡可能讓他們用經驗、情感對作品進行解讀。

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的閱讀體驗,但這種尊重決不意味著放棄教師的必要的指導。

在《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描述了父親的形象,字裡行間無不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我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有的想到了美好的小學生活、慈愛的老師、六年的同窗好友;有的記得犯錯時爸爸對自己的懲罰;有的認為爸爸給我送花夾襖這個細節,更可以體現出父親對我的關愛。

有的學生認為事事都有第一次的闖練,闖練闖練就好了;還有學生說,非常喜歡這篇文章的題目,「落花」是乙個標誌,是生命中必然要經歷的乙個時刻,因此它契合了本文的兩大主題──爸爸的生命和英子的童年的終結。在同學們的閱讀過程中體現出了感情的流淌和思緒的飛揚,大家通過閱讀文章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進而與文字真實平等的對話,產生心靈的共鳴,這種情感體驗是獨特的,也是可貴的。

3.布置有效的課後作業

孔子在《論語》中指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作業是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為讓所有學生的作業達到實效,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差異化布置作業,老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堅持精當、適度、適量的原則。

有效作業要求語文老師要從大量的參考資料中精選作業,設計出真正適合學生特點的作業,以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後訓練的效率。

三、教後應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教學後我們都可能留下或多或少的問題,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要積極的進行反思、認真面對,既要看到教學中的成功之處,更應總結不足之處,深刻剖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並且要及時將反思的內容和認識形成文字。

一學期後再對平時的教學反思進行整理歸納,形成自己的教學經驗,使我們在日後的教學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獲得更快的發展和成長。

以上幾點,是我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思考。總之,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不管方法如何變換,都應當注重實效,應當以實現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提公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作為教師,應時刻學習新課程的理念,並滲透到平時的教學當中,從課前,課堂,課後三方面同時入手,就一定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welcome to

download !!!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安

閱讀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緣文會友的對話行為。在閱讀課中,學生和教師都是文字的讀者,都要與文字背後的作者對話,那是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進行心靈交流的一場跨進空的對話。只不過,教師可能比學生站得高一些,在課前對學生閱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些預見性,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語感有一些想法。但在整...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作者 韓堯 小學生 教學實踐 2013年第01期閱讀是人重要的活動之一,它能使人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讓人的身心愉悅。語文新課程標準 中提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 自我體驗的活動,使學生在富於個性的閱讀活動中發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

如何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質疑

作者 冉惠 新課程學習 上 2014年第04期 摘要 古人云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2011版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強調 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實踐證明,課堂上讓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能使學生處於興奮狀態,思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