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之有效

2022-10-18 05:12:10 字數 4219 閱讀 9289

——兼談《風雨》的閱讀教學

馬鞍山市薛鎮初級中學李建峰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2023年初就公布了,但語文新教材今年秋季才和師生見面。拿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後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小的變化:30篇課文中,有9篇被更換,一篇文章有改動,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

新增的文章: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魏巍的《我的老師》、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邱吉爾的《我的早年生活》、馬及時的《王幾何》 賈平凹的《風雨》、選自《禮記》的《雖有嘉餚》、紀昀的《河中石獸》、吳承恩的《小聖施威降大聖》。改動的文章:

《論語》十則改成了《論語》十二章,節選內容略有變化。新修訂的教材將更加有助於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課標的理念。

新增的課文怎麼教?今年十月三十一日下午,我區教研室在新市初中主辦了一次專題研討會,對七年級語文教材新入選的《王幾何》《風雨》兩篇課文進行了閱讀教學的專題研討。筆者有幸參加了這次專題研討活動。

通過觀課、議課,筆者獲益匪淺,也由此引發出了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一些思考。

此次活動分兩個階段。首先是觀課,由兩位年輕教師分別執教《王幾何》、《風雨》,然後是議課。從課堂觀察來看,兩位執教者課前都經過了精心的打磨,對教材、學情把握得很好,教學目標的設定、課堂教學過程的掌控也體現出執教者的教學智慧型。

議課時,大家對兩位執教者的成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筆者想藉此談一談對閱讀教學有效性和高效性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課文的解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並把從課堂上學得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去,從而學會閱讀,即葉老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

」為了達到這個總體目標,必須提倡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那麼,怎樣來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高效呢?

一、閱讀教學有效和高效必須以「課程標準」的既定目標為指南

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對此,《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階段目標」中,關於「閱讀」又具體地細化為十五條,從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到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推敲語句、了解各種表達方式,再到各種文體的閱讀以及學習方式等都作了詳細的闡述。

毫無疑問,「課程標準」所列出的「閱讀」目標,理所當然是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的目標。當然了,我們不可能在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全部實施之,但我們卻不可以偏離之甚至是背棄之。筆者以為,以這些「目標」為指導的閱讀教學就是有效的、高效的。

二、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必須注意文字在單元中的地位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是按單元編排的。每冊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閱讀和寫作(或「綜合性學習」),其中「閱讀」每單元有五篇課文(九年級為四篇)。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特點,有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教學重點(「學習重點」),這在「單元提示」中已經說明。

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提示語:這一單元學習寫景詩文。……品讀優美詩文是一種令人愉快的精神享受。

要全身心投入,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課文中多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注意體會他們的表達效果。對照「課程標準」中的「閱讀」目標,可以看出,這個單元的教學(「學習」)突出了如下幾點:

1、反覆朗讀;2、整體感知內容大意,深入體會作者的微妙情感;3、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4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單元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實現,還要具體地落實到每一篇課文當中去。每一篇課文都是整個單元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上述第三單元,是由《春》、《濟南的冬天》、《風雨》、《秋天》、《古代詩歌四首》這五篇課文組成的。

其中前三篇是寫景散文,後兩篇寫景詩歌。以《春》為例。編者之所以把這篇課文放在這個單元的第一位置,是有道理的。

且不說它是朱自清先生寫景抒情的經典名篇,單就這篇散文所寫之景為學生所熟悉、所抒之情亦能引起共鳴、語言之優美、思路之清新、結構之完整,也應當置之首要。筆者認為,學好了這一課,可以起到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可以帶動下面各篇課文的學習。這個單元的四個教學目標(「學習目標」),完全可以用作《春》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如果這些目標都一一落到實處,那麼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也將是有效、高效的,而且還能促進單元閱讀教學的有效、高效。

三、 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必須注意文字的特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要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還得關注文字的特徵。文字的體裁有別,記敘文有記敘文的特點、說明文有說明文的特點、議**有議**的特點,文學作品又有文學作品的特點,古代詩詞、文言文也有它們的特點。

即使是同一體裁的文字,又會因題材不同而各有特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或是指導學生設計學習目標時,一定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文字,準確把握文字特徵,因「材」施教,切不可草率從事或是重複勞動。

以賈平凹《風雨》為例。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這篇課文的閱讀提示語是這樣的:

賈平凹筆下的風雨可真不尋常,它好像乙隻充滿魔力、無所不能的手,改變了一切景物的形態和色彩,讓人讀來稱奇。不過最讓人稱奇的是,全文竟然沒有出現「風」和「雨」字!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這段提示語無疑道出了這篇課文最大的特徵:文章標題雖是「風雨」,但全文不著一「風」一「雨」,風狂雨驟的情態卻形神畢肖、躍然紙上,使人驚嘆不已。

課後「研討與練習」設計了兩題。第一題:細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風的,寫出風怎樣的特點?2、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是怎麼看的?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跟前面相比有什麼不同?

第二題:作者有著銳利的眼光,能在狂風暴雨中看清楚景物的細節及其變化,試舉課文的一兩處,說一說作者是如何細緻觀察並真切描寫的。

第一題的第一問,是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內容,包括描寫的角度;第二問體會作者的微妙情感;第二題是體會作者觀察景物捕捉細節的敏銳,學習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學習目標」)可以確定為以下幾點:1、反覆朗讀,梳理文章內容;2、學習作者善於觀察、善於描寫的方法;3、體會作者對自然、對萬物生靈的敬畏和慨嘆之情。重點是朗讀、品味,難點是體會作者的微妙感情。

從此次閱讀教學專題研討的觀課來看,有兩個不足之處:一是執教者在「朗讀」這一環節做得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賞析中的朗讀。議課時,區語文教研員也說了:

有價值的朗讀在賞析過程中。記得去年在丹陽中學觀課時,陳謀東老師在上《大雁歸來》這篇課文時,有乙個關鍵的句子,讓學生讀了三遍。第一遍,讀得聲音偏小,陳老師鼓勵該生再讀;第二遍,語氣語調和重音把握得不夠好,感情沒到位,陳老師耐心地引導學生體會、品味;經過前面的點撥,到讀第三遍時,達到了聲情並茂的效果。

這樣的朗讀才會有助於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對作者情感的體會,是有價值的朗讀。二是引導學生賞析精彩語段時,沒有注意以「點」帶「面」。可以先以文中某一段為例,引導學生精讀賞析,主要是教給學生賞析的方法;其餘的段落,則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

四、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閱讀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課堂往往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則常常淪為課堂上的聽眾和書記員。教師往往用自己的閱讀體驗來代替學生的個性體驗和感受,忽略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的慾望,導致閱讀教學的低效。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論述強調了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轉換角色,充當起閱讀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還是以《風雨》的閱讀教學為例來闡述筆者的看法。我國當代課改積極倡導者、實踐者,《中國教師報》總編輯助理李炳亭先生在他的《簡單的教育》中提出了「麻將館理論」,闡述了課堂教學流程:帶入——**——展示——評價。

這一流程適合用於《風雨》的閱讀教學。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將學生帶入到課堂學習的情境中來;再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心智特點,按照由難到易、由淺入深的原則,巧妙地設計問題,組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來研讀課文,解決這些問題,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通過課堂檢測來評價學習的效果。諸如表情朗讀、認讀生字、積累詞語、梳理內容、精彩語段賞析、體會作者情感等,都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解決,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薰陶,獲得了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

這樣的課堂才會真正動起來,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才會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才會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和高效。

閱讀教學有效性

二課堂提問也應做到有效提問,因為提問它既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學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善於發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有的教師不善於發問,或問得不得法,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相對差一些。所以,有效提問應注意些什麼呢?1 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的問題。在學生沒有思考 沒有疑問 沒有形成認...

反思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 廖曦 教師 中 2013年第07期 一 得寵與失寵之間 反思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標準指出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是對傳統語文教學輕視人文教育的矯正。課改之前,我們往往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過分強調知識灌注...

如何有效進行常態語文閱讀教學

洪都小學賴琴華 閱讀應該是 和創造的過程,充滿了發現 質疑 思考和 因此,我認為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是要改變閱讀學習的方式。這種能力的培養要依靠教師在常態課堂中的教學,而教學就是要有效地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學會怎樣去讀書,掌握自能閱讀的本領。如何有效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使值得我們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