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學的教案

2022-10-17 16:24:04 字數 5844 閱讀 3494

美總是為人欣賞的,美的意義要通過人的欣賞才能充分發揮,美的價值要通過人的欣賞才能充分實現。

第二節審美與距離(說課)

授課課題:審美與情感

授課班級:6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布洛的「距離說」;

了解距離對審美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距離和美的感悟能力;

在審美活動中更好的把握對距離的尺度。

二、教學的內容

1、布洛及其「距離說」;

2、距離對審美的積極作用;

3、距離對審美的消極作用;

4、審美中的距離尺度——和諧之美。

3、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距離對審美的積極作用

2、難點:距離對審美的積極作用中的心理距離

四、課時安排:乙個課時(50分鐘)

五、授課型別:理論課 (講授法)

六、課後思考題

通過學習,試分析這兩首詩中存在哪些距離?

顧城《遠和近卞之琳《斷章》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我覺得看風景的人站在橋上看你

你看我時很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看雲時很近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第二節審美與距離

(引語) 西方美學家布洛在研究審美經驗時,發現了「距離」在審美經驗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距離」,在審美經驗中,統稱為審美距離,包括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等。而心理距離是當代心理學美學家布洛提出的著名美學概念

一、布洛及其布洛的「距離說」的簡單介紹

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瑞士心理學家、語言學家。 2023年任英國劍橋大學教授,主講義大利文學,兼通包括中文在內的六種語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布洛是乙個才學兼備的學者,他所寫的著作我們在學習和了解的過程中也會相應的減少一些難度。

) 2023年於英國心理學雜誌第五卷第二期發表《作為藝術的乙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一文,提出「心理距離說」。

布洛受現代社會科學影響,接受實證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觀點,對以往的心理學作了徹底批判。他根本否認美的純粹客觀性,放棄對美的本質,美的客觀因素的追究,只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美,從美感效應上研究美。他認為只有從這種角度去考察美,才不會造成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抹殺掉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使人們更加重視美感效應所表現出來的差異,然後才從這些心理事實出發,考察種族、氣候、地理環境、社會教育、宗教等社會方面對心理的影響,這些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對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影響,而且對鑑賞力的品味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布洛在批判傳統美學拘泥於美的客觀性的基礎上,專注於由對藝術品的觀賞而生的心理效應——審美意識或態度,於是他提出了「心理距離說」。

二、距離對審美的積極作用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布洛的「距離說」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當他運用這一物理學的術語來表達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特殊的審美關係時,則恰恰反應出了審美活動中主客體之間在物理上和心理上的這兩種「距離」的聯絡,認識到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審美才能夠進行。縱觀古今中外從審美的角度對距離的不同解釋,無外乎以下幾種:

(一)物理距離

《中元日曉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楊萬里

登山俯平野 ,

萬壑皆白雲 。

身在白雲上,

不知雲繞身 。

我們由這首詩引出物理距離對審美所起到的作用。

1、空間距離。

空間距離是指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的物理距離。 在特定的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要善於與審美客體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只有恰當的距離才會產生「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美景,只有把握好一定的距離,審美主體才能從全域性把握住客體的整體風貌;如果感受美的角度發生了偏離,審美主體就會看不到客體原來真實的面貌。當然,審美欣賞的空間距離也不能夠太大,倘若超出了足以使主體進行審美欣賞的距離,那麼主體就會感到物件模糊不清,人們就會放棄欣賞。比如聽**時,太遠了聽不清,太近了震耳欲聾;看油畫時,太近**只有一塊塊的色塊,太遠**又看不清細節。

楊萬里在 《中元日曉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中看把尋常的山壑,放到一定的距離之外,變得多麼美麗而富於詩意 !由此可見時空距離可以促成觀賞主體的審美態度的確立。

2、時間距離

審美主體在欣賞審美物件時,存在著一定的時間間距。其含義有:首先,從審美主體的角度看,在審美過程中,審美主體對客體的審視不可能瞬間完成,而有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過程,這必然會有個時間差距的問題,即便是強調瞬間的反應,也需要審美主體在知識和情感方面的時間積累。

另外,從審美客體的角度而言的,在審美過程中,審美物件不是一下子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審美主體的眼前,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吸引著主體的接近和參與。當然,同空間距離一樣審美欣賞中的時間距離也不能太大或太小。如果時間距離過小,就會減少主體全方位認識物件所需要的充足的時間,那麼物件在主體的眼中就容易變形,看不到真實的面貌;如果時間距離過大,即欣賞物件各個部分所相隔的時間過長,主體就會因為遺忘而無法將審美物件整合成乙個整體,也就無法產生審美感受了。

一定的時間距離因記憶的過濾和想象的彌補可以產生審美效果。所以有人說時間距離是美的塑造者。時間距離有助於形成心理上的期待視野,當時發生的事物因為細節湧出反而使主體不易把握,拉開一段時間距離後主體通過回憶和想象,呈現事物的主要過程和特徵,在這個回憶再現的過程中,主體獲得了自由度,能對當時的事物進行一定程度的創造和優化 。

記憶中的事物往往美於現實中的事物 ,甚至因為它的逝去或不可得而勾出淡淡的憂傷 ,其原因大概即在於此。可見,時間距離對於審美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任何一種尋常瑣屑之物 ,一旦年代久遠就會獲得美的價值 ,引發人的美感。例如三足兩耳的鼎,在古代不過是煮東西用的最普通不過的器物 ,但在今人的眼中,就會具有古雅之美,令人神往不已。這就是因為有了時間距離 ,是時間將它美化了。

另外 ,時間老人還能用寬厚的情懷將腐朽化神奇 ,例如歷史上的很多愛情故事在當時是被人唾棄和不屑的,然而在現代卻成為人們傳誦的佳話 。漢代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馬相如,陪他當壚賣酒 ,後世傳為佳話。有詩曰:

「長卿懷茂陵 ,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 ,春風吹鬢影。」這是一副多麼優美的畫面 ,但是在當時的人看來 ,卓文君失節卻是傷風敗俗的行為。當時的人受實際問題的牽絆,不能把這些人物的行為從傳統的社會信仰和狹隘的道德約束中劃出來,去欣賞和鼓勵這樣的勇氣和愛情 ,而後來的人們以現在的眼光和社會道德範疇去看這件事情 ,就拋棄了當時的一些實際社會背景 ,留下的就是一段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

再有,親人死亡是最痛苦不堪的事 ,但歲月的流逝可以將其變為深沉的感情隱藏在心底深處 。這就是審美的時間距離的原因所致 。

3、情感距離。

所謂情感距離,就是指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即不要與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貼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應該保持在一定的「距離極限」上。審美是以主休珠情感愉悅為標誌的。這種情感既是一種動力,又是一種滲透。

在審美活動中,人們可以懷著一種強烈的情感盡情欣賞和創造,而且還可以把這種情感滲透到他腦海中所浮現的審美意象或被他物態化了的藝術形象中去,沒有這種情感的滲透,審美活動也就失去了固有的性質。

(過渡) 在上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了幾種距離以及他們對審美的一些影響和作用,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乙個更加重要了距離的領域,這種距離也是布洛「距離說」中的重點,也是這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那就是——心理距離。

(二)心理距離

距離說可以追溯於二十世紀初葉,最早是由瑞士——英國心理學家、美學家布洛於1912年在《「心理距離」作為一項藝術因素與審美原則》這篇**中提出來的。 布洛不滿意長期以來在美學研究中佔統治地位的形上學研究方法,於是,才著眼於心理,對人的審美活動作了新的解釋。很顯然,與移情說、直覺說一樣,距離說也是在費希納所提倡的「自下而上」美**流的產物,它在西方現代心理美學的發展中有著不小的影響,也給後人在距離問題上帶來種種啟示。

所謂距離這個概念,按基本義是針對空間和時間來說,可是,布洛的距離說卻是著眼於心理方面,也就是說,他所謂的距離不是用鐘錶可以計算、用尺可以測量的時空距離,而是指用心靈來感應的心理距離。他強調人在審美活動中,必須「把物件置於實踐的目的與需要的聯絡之外」 布洛提出了一種「心理距離說」的美感理論,他認為,在審美活動中,只有當主體與物件之間保持著乙份恰如其分的「心理距離」時,即保持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物件對於主體才可能是美的。我們借用這手《舟不還沙》:

「儂家住在西湖東,十二珠簾夕照紅。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這是一位女子作的歌頌家鄉美好風光的詩。

平時,她與家鄉朝夕相處,家鄉秀麗風景並未引起她美的感受。這次離家後乘舟還鄉,在江上遠眺,忽覺家鄉景色如畫,令人神往,給人以美的享受。為什麼過去生在畫中不覺美,而一旦離家幾天遠望家鄉美如畫呢?

這就是心理距離的作用。因為過去在家鄉,生活於此,勞動於此,與家鄉的關係主要建立於一種實用基礎之上,其審美心理受到了壓抑,生在畫中不覺畫美。而今離後返回,站在江上遠望,其時的心境,勞作吃喝等因素受到了暫時壓抑,審美因素佔據了主要地們,因而,她看到了家鄉的美,「始知家在畫圖中」。

換句話說,是審美距離將家鄉的實用性間隔開了,突出了家鄉的審美性,加強了審美性的刺激,從而對家鄉產生了美感享受。由此可見,布洛所謂的心理距離,實際上就是強調人在審美活動中必須與現實人生的實用關係保持一定的距離,只有這樣,審美效應才能發生。

為了解決「距離的矛盾」,他提出「差距」和「超距」兩個概念。「差距」是指主客體之間的距離太近,從主體方面說,是欣賞者不能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藝術品只能引動人的普通的**;從客體方面說,是因為過分寫實。「超距」是指主客體之間距離太遠,它給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謬等印象。

三、距離對審美的消極影響

審美主客體是產生美的根源,而距離只是中介。就是這中介,也往往在審美過程中與主客體發生矛盾,影響著正常的審美活動。

距離是審美的前提,那麼距離的喪失也就意味著美感的消失。「零距離」,即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過於接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趨向於零,主體就融入了客體之中,使其無法產生審美情趣,美就消失了。空間距離趨於零時,我們對美的物件的把握就是不全面的。

雄偉壯觀的珠穆朗瑪聞名於世,可當你來到山腳下和它們近在咫尺時,便失去了那份神秘,展現在眼前的只有那暴露無疑的山石罷了。時間距離趨於零時,我們對美的物件的把握則不夠深入,觸及到的往往只是表象。俗話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可見喪失了時間距離,也就喪失了認清事物真諦的機會。

心理距離趨於零時,即主體完全陷入了與客體的現實利害關係中,無暇顧及那些超越了功利的美的屬性,也就不會產生美感了。布洛認為:「美,最廣義的審美價值,沒有距離的間隔就不可能成立。

」由此可見,喪失距離,就等於喪失美感,這就是「距離的極限」。那麼,有了距離,是不是就一定有美感呢?也不一定,距離太大,超出了審美主體接受的範圍,同樣沒有美感。

就好比將《紅樓夢》的各個章節割裂開來逐字逐句地分析,而不追尋通篇的連貫性,也就無法體會這部巨作的精神實質,也就不懂其美的真諦,布洛稱之為「超距」。審美欣賞的空間距離太大,就會使審美主體感到物件模糊不清;時間距離過大,就無法將物件還原為乙個整體加以欣賞;心理距離過大,主體就會迫切想認識客體,無暇去領略它的美了。

四、審美中的距離尺度——和諧之美

英國散文家傑拉爾德說:「乙個人用顯微鏡看布,他看到的不再是布,而是不同的東西。乙個人觀察自己同樣如此。

事物只有將它置於同樣的位置、適度的觀察時,才能保留它們本來的特徵。」在審美上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把握審美的尺度,沒有恰當的距離,也就沒有較為完整的審美。在朱光潛先生看來,審美的距離含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審美必須擺脫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係與欲念」,二是「審美必須有同情的了解,才能真正把握物件」。審美客體越是涉及審美主體的內心慾望,越是與主體和諧一致,就越可以引起主體的關注,這就是審美距離不能太遠又不能太近。距離太遠,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發生不了共鳴,距離太近,則容易使人以假亂真,把藝術與生活混同起來。

對於審美距離的把握,關鍵就在於這個「度」。作為審美主體的我們,在審美活動中無論是空間上、時間上還是心理上,都要與審美物件保持乙個恰當距離,也就是在追求主客體之間的距離和諧,達到一種和諧的美。空間上,審美主體與物件的距離要求宜遠則遠、宜近則近,好比工筆畫要近觀,巨幅油畫要遠觀;時間上,要求主體善於選擇恰當的時機,好比欣賞同一事物不可過於密集,否則就會「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才能客觀地領會審美物件特有的意境。

這些都說明了審美主體在尋找乙個與客體最佳的審美距離,達到主客體在距離上的和諧,從而產生最優的審美體驗。

西方美學史題庫

1三 名詞解釋 單面人集體無意識說 是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是由由遺傳儲存下來的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潛藏於意識深層的朦朧精神。藝術家正在它的驅動下進行藝術創作的,藝術起源於集體無意識。這種學說只是一種心理學的假設,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也抹殺了藝術家的個性。柏拉圖的美育觀36 靈感說是柏...

西方美學史 蘇柏亞

蘇格拉底 希臘美學思想的重大轉變 自然科學觀點去看美學轉變為從社會科學觀點去看待美學 美即效用 有用則美,無用則醜。美具有相對性不同的人對應不同的效用 美不完全在事物,與人也有關係 藝術摹仿自然,模仿並非抄襲,藝術不應只描繪自然外貌細節,而是應 表現出心靈 還應該從自然形體中選擇一些要素,構成美的整...

試論前牙美學修復中的口腔美學設計

摘要 目的 由於現在患者美學意識的覺醒,對口腔修復提出了美學要求。前牙修復時,由於每個人對美的認知和考慮是有不確定性的,必須使修復體最大限度達到 自然美 的修復效果。方法 運用數碼影相進行分析設計,由技師在診斷模型上將設計的預期修復體形象化,具體化,形成診斷蠟型效果進行展示,最後出具文字 方案,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