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節日習俗

2021-03-03 23:24:46 字數 2865 閱讀 3351

西方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節日亦具有生產、生活及宗教三大型別,但由於社會經濟形態產生了巨大的歷史變遷,前兩種型別的傳統節日或日益淡化,或逐漸消亡,而讓位於宗教性節日;此外,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其殘存的農牧業生產性傳統節日大多僅僅具有地域性而非普適性的特徵,並且侷限於各地區的農村鄉鎮,或者某種農牧產品的生產地。敬奉土地和祈求豐收是古代從事農業生產的各民族的共同特點和傳統習俗,在農業生產力尚不發達的自然經濟社會時代尤其如此。作為一年周而復始的年節,本應該是人類社會普遍注重的節日,但在西方,這個節日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已經讓位於**教的聖誕節。

雖然西方各國大多仍然在歡度年節,但它並不是乙個嚴格意義甚至一般意義上的世界性大節,而是世界各地同時歡度的各具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歲時節日。基於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形態與歷史文化特徵,節日分別呈現出不同的生產性、生活性或宗教性的文化特徵。還有與中國傳統節日有著某種相似內涵的北美洲流行的「感恩節」。

但是,這些具有特定地域及歷史文化內涵的節日,無疑不會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適性,不可能進行異地移植。自從歐洲大陸被**教文明浸染後,西方幾乎所有影響最大的傳統節日都與**教有關,而且隨著**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歐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為了世界性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狂歡節是**教「謝肉節」的世俗化稱呼,時間大多在陽曆二月中,一般開始於封齋節的前三天,節期為三天。其習俗主要是舉行各種宴飲娛樂活動,盡情節日。最初,教會規定封齋期間禁止食肉和娛樂,教徒們便自發地在封齋開始之前舉辦各種宴飲娛樂活動,以此宣布即將暫時告別肉食,稱為「謝肉」。

「謝」即為辭別、告別之義。由於人們在宴飲活動中可以盡情狂歡,故又稱此活動為「狂歡」活動。到公元15世紀,羅馬教皇保羅二世下令於封齋節前三天舉行慶祝活動。

從此,狂歡節便作為乙個節日被正式確定下來,並逐漸在西方及其他國家流傳開來。如今,狂歡節已成為世界上眾多國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盛大節日。由於狂歡節的緣起與教會封齋時禁止肉食和娛樂的規定密切相關,加上二月正是冬去春來、值得慶賀之際,因此其習俗便離不開肉食和娛樂兩方面。

但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其習俗是以娛樂為主、飲食為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色彩日益淡化,世俗的慶賀色彩不斷增強。如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人們不但在家中宴飲歡歌,而且穿著奇特的服裝,臉上戴著面具或塗著各種色彩,踩著高蹺到大街上,盡情節日。許多點心店則特別製作一些面具糕點,**顧客;一些飯店、酒吧還製作各種面具餅乾掛在牆上,象徵生活開始新的起點。

把狂歡節娛樂推向顛峰的是巴西,但其「狂歡節之鄉」的美稱不是源於飲食而是規模盛大且十分精彩的森巴舞表演。

復活節是**教為紀念耶酥「復活」而設的節日,是西方國家僅次於聖誕節的第二大節日,時間大多在陽曆四月。在其習俗中,既有宗教儀式,也有特殊的節日食品──彩蛋。據《聖經》記載,耶酥在去耶路撒冷參加猶太教逾越節時於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到第三天即星期日便復活**了。

**教教會為此設立復活節以示紀念,並在公元325年,由羅馬帝國的尼西亞教士會議明確規定其時間為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乙個星期日,即陽曆的四月中。由於復活節是教會為紀念耶酥而設,因此節日前夜或當天都有宗教紀念活動,不僅在教堂舉行彌撒,有的城市還舉行盛大的宗教遊行。與此相應的是吃彩蛋和滾彩蛋活動。

雞蛋在西方國家被認為是新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徵,把雞蛋染成紅色則象徵**用自己的鮮血為人類贖罪,因此許多家庭的復活節早餐少不了彩蛋。有時,家長也把它們藏起來,讓孩子去找。最初的彩蛋是真雞蛋煮熟後染成的,後來更多用巧克力製成,大而空,中間裝有巧克力或其它糖果。

彩蛋的吃法有兩種,一是直接食用,以崇敬的心情緬懷**;但更受歡迎的是通過滾彩蛋比賽食用,將食與樂與紀念結合在一起。如在英國北部、蘇格蘭等地,人們把彩色煮雞蛋做上記號從斜坡上滾下去。誰的蛋先破,就被別人吃掉,誰就認輸。

若彩蛋完好無損,則預示主人會有好運。在這項活動中,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的精神。

在其節日習俗中,除了宗教儀式,必不可少的還有聖誕宴會、聖誕樹和聖誕老人。在《聖經》中沒有明確記載耶酥的出生日期,但到公元354年,羅馬教會則規定12月25日為耶酥誕生日,並舉行慶祝活動加以紀念。據說選擇這一天,是為了與世俗的祭祀太陽的農神節相一致,意在表示耶酥的降生就是太陽的再生。

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聖誕節逐漸演變成西方國家全民性的重大節日,並像中國的春節一樣注重閤家團聚、熱鬧節日。聖誕節有隆重的慶祝活動,尤其是12月24日晚聖誕前夜,**徒們走進教堂作彌撒,唱聖誕歌,誦讚美詩等,以慶賀耶酥誕生、聖誕節到來。孩子們則盼望聖誕老人送來糖果、玩具等禮物,而他們會給聖誕老人準備一些夜宵食品。

除了慶祝活動,聖誕宴會是聖誕節時必不可少的家庭團聚宴會,但舉行的時間和節日食品不一定相同。如義大利、法國等是於聖誕前夜舉行家庭宴會,類似於中國的「年夜飯」。義大利人是先吃「年夜飯」,主要食品有金槍魚、蛤蜊、墨斗魚及果仁餅等,然後去教堂作彌撒;法國人是彌撒結束後才回家慢慢享用聖誕晚餐,主要食品有鵝肝醬、栗子火雞、松露菌和蛋糕、香檳酒等。

而英國的聖誕宴會是在聖誕節中午舉行,常見的食品有烤火雞、聖誕節布丁和百果餡餅。烤火雞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航海家從墨西哥帶回火雞以後才成為英國聖誕節食品的,在此之前則長期由野豬頭和烤孔雀充當。聖誕布丁是由葡萄乾、蘋果、果皮蜜餞及香料、少許白蘭地等為原料蒸或烤製而成的,通常在布丁頂部要插乙個冬青樹枝作裝飾。

百果餡餅是用多種果乾為餡烘烤成的油酥麵餅。值得注意的是,多數國家的聖誕宴會上,當全家人圍桌而坐時都必須多放一把椅子,空乙個座位,因為這是給「主的使者」耶酥準備的。宴會結束後人們便圍著象徵吉祥快樂、生命永恆的聖誕樹盡情唱歌跳舞。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特有的最古老的節日,由移居北美大陸的第一批英國清教徒所創。時間為11月的最後乙個星期四,主要節日食品有火雞和南瓜餡餅等。

這些食品作為感恩節的節日食品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始終不可缺少的。因為它們不僅能使人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感謝上帝恩澤,還能激勵今人進一步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由上述可見,節日和節日中的飲食習俗是人類生活的最亮點,雖然中西方因地域、歷史、文化、思想等的差異造成了各自節日食俗的一定差異,但正是這樣才使得人類的生活豐富多彩,才使得各自擁有了吸引對方、尊重對方的獨特魅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盲目求同,不但會失去本真,也將使人類生活趨於單調乏味。

節日習俗作文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 麻圓 粽子 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

節日習俗作文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俗話說的好 中國文化,博大精神 確實是這樣的。從中國的傳統節日裡就可以看出那種精神!春節 是每年都會過的節日,也是大...

西方各國婚禮習俗

穿潔白的婚紗 筆挺的西裝 蛋糕香檳 拋花球 這就是簡潔神聖的西式婚禮,在西方的教義裡,兩個人的結合是上帝的旨意,因此婚禮必須是聖潔的,代表純潔的。白色是西方婚禮上獨一無二的主色調,白色的婚紗 白色的布置 白色的蛋糕 白色的婚車 一切白色的花卉都會成為西式婚禮上最受歡迎的裝飾物。因此,一切都顯得簡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