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觀的美學探析

2022-12-27 08:45:02 字數 2829 閱讀 7547

1、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植物是表達地域性自然景觀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觀型別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並能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植物景觀設計成為現代園林景觀中最重要的設計內容之一。

強調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觀設計,使植物景觀設計具有了複雜性和獨特性。植物景觀設計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

2、植物景觀與美學的關係

(1) 美學的概念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是哲學的乙個分支。美學一詞**於希臘語,最初的意義是「對感官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亞歷山卓•戈特利布•鮑姆加登首次使用,他的《美學(aesthetica)》一書的出版標誌了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美學的認知是通過人類理性與感性的共同作用後的結果,不是簡單的「美」與「醜」,而是去認識客體的美學本質。

(2) 美學在植物景觀設計中的體現現代植物景觀設計不再強調大量植物品種的堆積,也不再侷限於植物個體美,如形體、姿態、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間及尺度,以及反映當地自然條件和地域景觀特徵的植物群落,尤其著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點和整體景觀的美感。因此,美學滲透於植物景觀設計之中,通過客觀條件的理性分析與設計師主觀的感性認識貫穿於整個植物景觀設計過程,通過不斷的實踐反覆的思考,逐步體會到植物景觀設計的本質,並逐漸摸索出植物景觀設計中的一般審美規律。

(3) 植物景觀營造的主要美學原理植物是建築與構築物空間塑造及劃分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築物構成硬質景觀,而植物是軟質部分。植物景觀不僅可以淨化、美化環境,植物景觀本身也具有獨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場地不同,但可沿著同一美學原理去創造美的景觀,巧妙地運用線條、空間感、質感、顏色、風格等美學原理是創造美景的有效途徑。

3、植物景觀營造的主要美學原理

植物是建築與構築物空間塑造及劃分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築物構成硬質景觀,而植物是軟質部分。植物景觀不僅可以淨化、美化環境,植物景觀本身也具有獨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場地不同,但可沿著同一美學原理去創造美的景觀,巧妙地運用線條、空間感、質感、顏色、風格等美學原理是創造美景的有效途徑。

(1)線條——植物的輪廓

線條的視覺感受

曲線:給人自然、自由的感覺;

平行線:暗示永恆和流動;

垂直線:有力量;

方形:規則、嚴謹;

直線:風格簡潔、明快;

斜角:大膽而有力

線條應用的一般規律

線條引領視線,遊走於庭園,統一全部設計,線條可以中斷,但視線不能停滯,必須安排另一線條,將視線延續,這樣庭園才會有整體感。

水平線與垂直線必須互相平衡。重複使用同樣的形狀、大小、質感、色彩的植物,就能構成線條。線條要有助於表現統

一、協調和對比。

線條可以製造錯覺。

(2)空間感——組合各種植物形態,使其互成比例或相輔相成,即可塑造庭園的空間感。

空間感應用的一般規律

集合形態相似的植物,再安排一種對比強烈的形態,製造焦點。 通常一種形態的植物要用一大叢植物來表現,增強震撼力,而非一棵兩棵。

塑造空間感的方式

封閉、稠密的植物群落與疏鬆開放的草坪結合,形成「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植物空間感。

(3)質感——植物的質感分為細緻、普通與粗糙

質感應用的一般規律

太多不同質感混合會讓人感覺雜亂,而單一質感又太單調,最好集合一群質感相似的植物,再與另一種完全不同質感的植物群形成對比,讓人感覺舒適。

植物與硬質構築物的質感應該調和。

最好混合粗、細兩種質感以求平衡。茂密、大葉粗糙的植物看起來重量感強;枝葉疏鬆、葉片細緻光滑的植物看起來比較輕盈。

運用質感和重量感可以製造錯覺。小空間適合種植細緻的植物讓空間變大;大空間若在遠處種植粗糙的植物,看起來就不會太空曠。

(4)顏色——造園一大要素,視覺的衝擊。

顏色應用的一般規律

同色花卉大片種植,大膽表現色彩,重複一種顏色可以統一視覺,引導視線於設計的焦點上。 花境的處理需格外謹慎,不僅要考慮花期的搭配,草本花卉與球根花卉的觀賞期互補,更要把握各個花期花卉的色彩搭配。相同品種的花卉種植面積不要小於一平方公尺,如此才能產生一定的視覺效果。

(5)風格——造型、布局決定庭園風格

風格應用的一般規律:

強調對稱的軸線布局,以及植物幾何形態的修剪造型,多是歐洲古典園林的明顯標誌。非對稱布局,簡潔明快的線條感,多是現在園林的風格體現。

尋求自然,強調植物原生自然形態的配置,也是現代生態園林的特色。

(6)平衡——視覺上的穩定感

平衡並非完全對稱,只讓人感覺穩定就可以了。

(7)對比——強調因子上的差異

強調植物形態、葉片質感、顏色、變化空間的梳密對比等。

(8)韻律——植物景觀能引領視線,遊走於園林空間,產生庭園的韻律

韻律應用的一般規律

將體積、形態、線條、顏色加以重複或對比,就能得到韻律。 遊走於有韻律的植物空間,不會出現雜亂的感覺,若略有變化就會感到有條理又更豐富。

(9)比例——植物與人、植物與空間、植物與建築、植物與植物之間產生的比例

比例應用的一般規律小空間不宜種大樹,大空間不宜種過小的植株,不合比例。

注意植株長成後的大小、形態是否適合周邊環境及硬體設施。合於比例,看起來就有統一感。

4、結語

植物景觀設計是綜合自然生態、地域特色、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等等因素於一體,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隨時間與空間的轉換而成一種動態的平衡,植物景觀設計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也沒有明確的「美」與「醜」。本文通過大量實景**的分析,**植物景觀營造中的一般審美規律。合理地運用植物的線條、質感、色彩、形狀的對比,產生景觀的韻律感以及空間感,製造景觀的焦點。

所有的植物配置應細緻地考慮相互間的比例關係,達到景觀的生態平衡與視覺的均衡感。成功的植物景觀設計不僅是靜態景觀的協調、統一,也應該是一種符合生態植物群落的動態可持續發展的植物景觀。

北京植物景觀群落的

春景群落1 上層 華山松 海棠花 紫花泡桐 暴馬丁香 中層 連翹 錦帶花 丁香 粗榧 下層 扶芳藤 芍藥 春景群落2 上層 饅頭柳 山荊子 油松 紫葉李 中層 太平花 小花溲疏 蝟實 天目瓊花 下層 二月蘭 洋常春藤 春景群落3 上層 白玉蘭 梓樹 白皮松 中層 矮紫杉 天目瓊花 韃靼忍冬 下層 紫...

寒地地區的冬季植物景觀研究

摘要 我國的寒地區域佔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其具體範圍也就是包括中國的東北三省 內蒙 華北的京津唐地區和西北 西南部分地區,屬於我國相對緯度較高和相對海拔較高的地域。寒地由於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擁有的特殊氣候條件,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域的植物景觀資源,本文 如何運用植物資源表達寒地景觀的地域性,並積極研...

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實習報告

指導老師 學院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學號實習地點杭州花圃曲苑風荷 實習時間 2014年10月13日 2014年 10 月 19 日 一 實習概況 1 實習目的 1 理論聯絡實際,鞏固和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 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老師現場講授,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加強感性認識,向優秀作品學習 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