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築美學觀

2023-02-05 10:00:01 字數 3499 閱讀 1377

建築美學**

班級:09建築學

姓名:學號:

第一部分:我的建築美學觀

首先,我認為建築美分為3種,即功能美、形式美及功能與形式結合之美,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第三種最美,並且把它作為自己建築設計的目標,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就我個人而言,我當然也會選擇功能與形式結合之美,但是,事情往往難以兩全,在這種情況下,我更願意選擇功能美,建築最初的作用就是給人提供乙個躲避風霜雨雪、飛禽走獸的場所,後來隨著人類的進步,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高,人類才有了形式美的追求,所以我認為倘若乙個建築連最起碼的功能布局和使用都不合理的話,根本就不需要再談論它的形式美,因為核心的功能美已失去,形式美已經不重要了,也不可能有多美了。正如乙個心地**的人,即使她的容貌再美,人們也不會真心喜歡她。

功能是心地,形式是容貌,這個比喻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再者,我喜歡有有秩序感的理性的建築,因為它們有數理關係在控制著,而非處於隨機狀態。數學在哲學上被視為最具智慧型的科學,因此受其控制的建築也表現出理性美。仔細回想一下,每次做方案時,不都是又感性到理性,由無序到有序一步步過來的嗎?

這就像現實社會,只有趨於有序穩定狀態,人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而對於世界上比較著名的看似無序的建築,由於我們認識的侷限性,往往會以偏概全,不做深入研究分析就隨意模仿其「無序」的手法,結果自然不會好,也很難超越。

第三,就建築風格而言,我更偏重於現代主義風格,這與個人得到經歷有很大關係。現代主義以三大構成為指導,以純粹的幾何形體表現建築,其最大的特點是簡練,形體關係十分明確,無繁瑣的裝飾。其實,我們平時做方案設計,多數也都是現代主義框架內設計,這或許可以用包浩斯的教學理念解釋:

「將工藝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這意味著現代主義建築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很容易被人們理解、學習。又由於依據三大構成作為處理手段,使其擁有無數的變化可能性。而我個人的經歷是,第乙個比較成功的設計就是運用現代主義構成手法完成的,第乙個比較熟悉的建築大師是柯布西埃,其作品薩伏伊別墅深深影響了我。

有了這兩個經歷,我便逐漸以現代主義作為自己的設計風格。

就建築形式美的構圖原理而言,我主要師從《建築形式美的原則》一書中關於形式美規律的研究。自從我讀過這本書之後,後來的每乙個設計,我都是以其理論作為立面設計的「法寶」,它使得我的設計有理可據,有法可循,這是一本目前對我影響最大的建築書籍,我每年都至少讀一遍。

最後,就建築思想而言,我認為自然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有一種觀點我十分認同:設計應源於生活的體驗,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的感情流露,(即生活中通常所說的「想點子」)對於生活的點點感悟都可構成設計的出發點,而不應是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後者得到的設計也並非就一定不好,只是那樣做太累,長期下去會對設計產生畏懼的心理,因為一旦要設計,就不知道要有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艱辛思考了。

人們常說,學建築就首先要對它感興趣,經過這麼一折騰,興趣**還有呢?興趣本來就應該是快樂地做事。我也在經歷這樣的過渡期,究其原因,我認為是自己接觸的思想太少,缺乏建築設計的經驗。

第二部分:徽派建築之美

徽州建築也稱徽派建築,概指明清徽州府轄區內萌發和成形的一種以強化儒家倫理道德秩序為主要文化特徵,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色的建築。它既符合地理學意義上所界定的「徽州的建築」,也涵蓋文化意蘊中所呈現出儒家倫理道德精神風貌的「徽風」建築。

徽派建築是以其精美的地理環境為依託,深厚的文化內涵做底蘊,以黛瓦、粉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融木雕、磚雕、石雕為一體,結合鮮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國建築史上獨樹一幟。

古往今來,凡智者必擇居山水、藏風納氣之地。徽派建築是中國建築中最重風水的。徽派房子走出的一代代人由富而貴。

古代風水理倫認為,風水關係到其家族的興衰、財源的枯榮、命運的逆順,尤其是人的吉凶禍福。「四水歸堂」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在中國傳統哲學理論中,天井和「財祿」相關。

經商之道,講究以聚財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與財氣聚攏。四方之財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斷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四水歸堂,聚水、聚財、聚福氣,可謂「四季財源滾滾四面八方來運」。

徽派民居建築的特色是:樸素淡雅的建築色調,別具一格的山牆造型,緊湊通融的天井庭院,奇巧多變的梁架結構,精緻優美的雕刻裝飾,古樸雅緻的室內陳設。徽派建築取材單純為磚、木、石,一般都是白牆、青瓦、黑牆邊,處處顯現出淡雅質樸的自然美。

這種黑白相間的色調,令人聯想到太極圖的陰陽魚,一黑一白單純得一目了然,卻似乎又神秘莫測,表現出「道法自然」的美學法則。

徽派建築之美,簡于外而奢於內,融磚雕、木雕、石雕、高脊飛簷、曲徑迴廊為一體,造型別致,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歲時便會背井離鄉踏上商路,馬頭牆是家人們望遠盼歸的寄託。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時,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為封火牆。從高處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視覺上給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一馬當先、馬到成功等成語,體現了人們對馬的崇拜與喜愛,這也是之所以稱為「馬頭牆」的動機之一。

靈活多變的斜坡屋頂,樸素大方的色彩,也是徽派建築的特徵。徽派建築大量使用坡屋面,不拘一格,大小不一,高低有錯落。典雅大方的灰白色調在質樸中透出清秀,與黃山大地青山綠水相互映襯,既和諧又孤傲。

徽派民居色調淡雅、造型別致、結實美觀, 遠遠望去清一色的粉牆黛瓦對比鮮明。皖南徽派建築的基本色是黑、白、灰, 但並非純粹的黑、白、灰, 而是受氣候、緯度、群山的影響呈現出一種冷暖相交的多元色, 簡潔而富有變化。其窗戶、外牆、屋頂、雕刻等部位的色彩與立面基調對比形成協調的韻律感。

星星點點的青石門(窗) 罩如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 愈顯得古樸典雅, 韻味無窮。

皖南徽派建築注重色彩對比。這種色彩對比不僅是單一的黑白對比, 因為點綴色彩(紅色的對聯和暖色的木雕等)與環境色彩(周圍綠色的群山和金黃的油菜花等)的存在豐富了這種對比關係。在色彩的具體使用上注重大小、冷暖、空間、輕重、高低的搭配, 體現出來的色彩構成豐富且層次感強, 所有的色彩單元主次有序、對比和諧, 沒有過於破壞整體美感的高度顏色, 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皖南徽派建築獨特的色彩格調。

徽派建築在色彩使用上十分注意與建築的內外環境協調統一, 色彩使用面積的大小、形狀、比例同時兼顧, 互不衝突。室外環境中大面積的灰白牆體可以很好地接受環境光, 所以不管是秋天滿山的紅葉還是春天隨處可見的大面積油菜花田,建築在其中都不會顯得突兀, 反而會因為外部環境色彩的變化使建築呈現不同的色彩韻味。

徽州的民俗文化是徽州地區多年積澱與中原習俗的結合,它的表現多種多樣,種類也很繁多,表現在建築上多是討個好口彩,它是徽州人民對於美好生活、幸福前景的憧憬嚮往,:是徽州人民趨利避害,渴求平安,厭倦戰亂地內心願望;也是徽州商人希望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願景。同時,由於徽州人儒雅的特點,使其有平添了幾分文化色彩。

這些願望通過建築材料這樣乙個載體呈現在了世人的面前,不能不說徽州人是聰慧的。比如「徽州三鵰」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倒掛的蝙蝠,象徵「福到了」;福、祿、壽三星;喜鵲象徵「喜」;元寶、銅錢象徵「財」;小猴子騎在馬上,去捅馬蜂窩,象徵「馬上封猴」;小猴子騎在大猴子身上,象徵「輩輩封侯」;葡萄、老鼠象徵「多子多孫」等等等等,舉不勝舉。這些給材料本身附加了很多人文價值與文化氣息,使材料不再是枯燥的、無趣的,使材料在審美和情趣上獲得了很大的提公升。

可以說徽州建築的美是不勝列舉的,「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這樣的環境要想深入了解,實地參觀是最好的方法,正如湯顯祖《遊黃山白嶽不果》所雲:「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我讚美學校溫暖的懷抱

喜迎十八大,讚頌校園 我讚美學校溫暖的懷抱。學校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她張開雙臂擁我入懷。她愛我們每乙個人 當我們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她都看在眼裡,母親會用輕柔的手撫摸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心靈的激動與喜悅 當我們犯錯 落後的時候,母親會投來既有些責備又心存寬容的目光,用春風化雨般的愛來滋潤我們迷惘的心靈。我...

我的師德觀

俗話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所擁有的廣博知識,更在於其在知識釋放過程中展示的自身人格特徵。為此,教師必須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在思想上,積極上進,表裡如一 工作上,愛生敬業,嚴謹治學 為人上,胸懷坦蕩,誠實守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

我的師德觀

坊上小學褚慶釔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乙個重要內容。作為乙個人民教師應當具備什麼樣的職業道德呢?根據我個人的體會,必須 一 熱愛學生 有這樣一句教師格言 桃李滿天下是教師的風流!可見教師的價值是從學生身上體現的,所以教師應當熱愛自己教育的物件。熱愛學生是作為乙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