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木葉教案

2022-10-16 07:12:02 字數 4764 閱讀 2089

教學目標

1.鍛鍊學生提取課文關鍵資訊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1、分析課文,提取關鍵資訊,並進行總結歸納;

難點: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而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詩歌中的同類現象。

教學方式朗讀法、**法、分析與歸納等方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並做乙個簡要的分析。(意在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乙個輕鬆的回顧,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控」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湧而出。」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為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著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別,**由「木葉」發展為「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特徵。

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麼?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為什麼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邊顯示文中所引詩句邊引導學生思考:

引1:樹: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考: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考,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並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展及其關鍵之處。(為幫助學生體會,**杜甫《登高》的朗誦。)

明確:蕭瑟、淒涼。關鍵之處在於「木」字。

顯示:木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乙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討論後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予人以一種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則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

小結: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特徵。

提問:為什麼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為「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乾燥,無飄零之意。

結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乾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這就是「木葉」的藝術特徵。請同學們再結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徵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而標題擬為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四、思考同類文學現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師: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鑑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意味。

思考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特點。

(顯示《一剪梅》《相見歡》兩首詞及其畫面)

討論,結論:望月懷遠

思考2:請根據你所熟悉的梅花詩,說說「梅」這個意象的特點。顯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

討論,結論:高貴,聖潔,堅貞。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盛**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裡,使之表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

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

再如***和陸游的兩首《卜運算元·詠梅》,就境界迥異。

五、布置作業: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列舉,所表現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鑑賞性小**。

六、小結: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乙個詩的國度裡,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後,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為乙個個有激情,有修養的小詩人。

最後,請讓我把下面這首詩獻給同學們,作為今天的結束:

風雅頌是詩,古樂府是詩;

三閭大夫的狂放是詩,詩仙太白的神遊是詩;

大江東去是詩,把酒臨風也是詩;

詩,可以靜靜的坐下傾聽;也可以在微雨街頭溫柔吟唱……

愛詩,其實是在愛著我們的生活。

必修五《說木葉》教案(2)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4.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詩的熱情,使學生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喚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而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分析:詩歌的暗示性是乙個詩歌理論問題,而學生對詩歌只有淺近的知識,也容易為文題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突破認識的難點,幫助他們理解、學會暗示這一表達技巧,汲取寶貴的藝術營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詩聖」杜甫有一句千古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麼其中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呢?天上掉下來的木頭嗎?

(學生回答)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詩詞的鑑賞離不開對意象的分析把握,今天我們就走進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板書課題)

二交代預習情況

課前預習的時候,我讓同學們處理了相關的生字詞,並對文中的詩詞做了大概的了解,同時要求同學們抓住每一段的關鍵句。在研習課文之前,先給大家補充一些讀書的方法:宋朝的心學家陸九淵曾經總結出一些讀書的方法,我認為這對於我們現在的閱讀理解以及平時讀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詠功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陸象山文集》

上詩的意思即是:1、讀書必須要靜下心,心靜自然能講文章理解透徹;2、好好玩味其中的意蘊,所謂的意味深長;3、讀不懂得地方可以先行放過,不要走死胡同;相反的,在重點之處則應該仔細思量、考慮。

《說「木葉」》是林庚先生關於詩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隨筆,文中篇幅很長,引用的詩詞很多,那麼我們在接受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應該運用到上面所說的讀書方法,整體把握,抓住關鍵,把書讀薄。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而飲。

三研習課文

下面我們進入到課文的學習,我想讓我們的男同學把第一至第三段的關鍵句子提煉出來,而第四至第六段就交給我們細心的女同學,最後一段最簡單就留給老師解決。

(一)兩分鐘閱讀各自任務段落

1、 第一段的重點在**?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提問)

明確:作者引用了大量詩句,旁徵博引,提出了需要論述的物件:「木葉」成為了詩人鍾愛的形象。

引用的作用:引出話題

2、 第二段主要針對的物件有哪幾個?它們的關係如何?(提問)

明確:樹、木、樹葉、木葉、葉、落木。「木葉」就是「樹葉」,少用「樹葉」,常用「樹」、「葉」及「落木」。主要歸納起來就是:用「木葉」舍「樹葉」。

3、 第三段的主要物件又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提問)

明確:「木葉」、「落葉」、「樹葉」、「落木」等,其實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幾個物件。幾者的主要區別關鍵字在「木」字。

歸納起來就是:用「落木」舍「木葉」。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我們注意「木」字為詩人們所喜歡的原因。

《說木葉》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抓關鍵句,理清思路,概括觀點 1 瀏覽全文,勾出關鍵句,理清思路,概括觀點 關鍵句 1 在這裡我們乃看見 木葉 是那麼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2 可是問題卻在於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麼很少看見用 樹葉 呢?3 從 木葉 發展到 落木 其中關鍵顯然在 木 這一字,其與 樹葉...

說「木葉」教案

林庚1 教學目標 1.積累古詩句,2.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3.借助在品味詩句時的審美體驗,喚起學生對中華優秀古詩詞的熱愛。2 教學重點 分析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3 教學難點 學習古代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點。4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講授法 討論法 問答法 5 ...

《說「木葉」》課件教案

說 木葉 課件教案 第一課時 一 匯入 背誦 登高 出示幻燈片 落木 是漫天的 木頭 從天而降嗎?明確 落木 指 落葉 但詩中為什麼不用 樹葉 枯葉 落葉 而用 落木 呢?詩人 學者林庚為我們做了解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作品 說 木葉 二 釋題 簡介作者 出示幻燈片 釋題 說 屬於議 體,本文是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