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鄉土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運用策略

2022-10-14 08:51:05 字數 1299 閱讀 5892

【摘要】本文以鄉土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運用策略為議題,**課堂教學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如鄉土美術的內容建構、教學觀念、課堂組織模式等,並由此匯入以「觀察學習」為理論支援的教學策略,提出「視覺認知和審美體驗」為教學目標與效果的課程評估模式,進而關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能動轉化,以及對傳統教學評估模式的反思。

【關鍵詞】鄉土美術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策略

如何將當地區域內豐富的視覺文化資源有效地傳承給智慧型資訊時代下的少年兒童?如何增強小學生對當地歷史與文化的熱愛?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教育機構和教師必須直面的問題。

鄉土美術資源作為小學階段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相關教育策略的制定直接指導著教師如何進行課程定位、目標設定、重點難點分析、授課形式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探索小學階段鄉土美術課程的教學策略,必須從原點出發:從認知鄉土美術的具體內容入手;清晰鄉土美術資源對小學美術課程培養目標的促進作用;關注小學生視覺認知的養成教學,進而提高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與美譽度。

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對美術課程性質的表述為:「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美術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1] 在小學階段美術課程中,選用親切、直觀、感性的鄉土美術資源,為小學生匯入觀察與體驗的視覺認知教育,這不僅能彰顯美術課程的學科背景,更能體現美術課程弘揚中華文化的社會主義文化核心價值。

本地區鄉土美術資源進入小學美術課堂,不僅為小學生搭建乙個認知本土歷史文化的情境平台,更能增強小學生對當地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進而提公升其對整個中華視覺文化的感知。這些都構成了鄉土美術進入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急迫感。

我認為,可以班圖拉的觀察學習作為鄉土美術教學策略的理論基礎。選擇這一理論的原因在於:在小學階段,美術課程教學的設定不能是單一的造型技法講述,而是通過具體有形的視覺物件,為小學生匯入情境化的視覺認知平台。

美術課程選擇小學生生活中有所見、有所知的鄉土美術資源,將小學生有限的關注力聚焦在教師設定的探索、觀察的視覺情境裡,讓被動講授的材料與感性的視覺認知、互動影響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一理論**於在談到觀察學習的注意過程與記憶過程時,班圖拉的建構論觀點表現得十分明顯。他明確指出:

「注意過程並不是簡單地吸收作用於人的感覺資訊。相反,它涉及對環境自我指導的探索和從正在發生的示範事件中建構有意義的知覺。」[2] 鄉土美術,源於當地最生動的日常生活。

鄉土美術與當地民俗、民風、物質創造、手工勞作是密切聯絡的。鄉土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本人認為以下五個部分是必不可少的:1.

由傳統民間風俗和節日衍生出的視覺物質表象;2.民間手工藝;3.由少數民族的習俗衍生出的視覺物質表象;4.

傳統的民間繪畫與建築;5.福建省與其他地區鄉土美術的差異比較。以福建省為例,鄉土美術教學資源的基本構成內容如圖1所示。

如何拓展美術課程資源

摘要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廣大美術教師應該大力拓展課程教學資源,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內客。關鍵詞 拓展 課程資源 整合 我國基礎教育經歷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歷史性轉變,為順應這一歷史背景,教師應結合的美術教育實際情況,充分認識開發美...

中心小學美術課程規範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 一 課程的性質與價值 一 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二 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 三 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 四 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五 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二 基本理念 一 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二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 在廣泛...

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作用

摘要 人類的情感是人們對待周圍現實和對待自身態度的一種穩定而持久的體驗。藝術教育是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情感,教學方法要有別於其他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美術是人類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