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中小學美術課程的定位

2022-05-17 17:28:28 字數 1568 閱讀 6744

談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中小學美術課程的定位。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階段目標

本《標準》的階段目標具體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綜合·探索

第一學段(1~2年級)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已的感受。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學段(3~4年級)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第三學段(5~6年級)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結合學校和社群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第四學段(7~9年級) ▲有意圖地運用形、 色、

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

全日制義務教育 美術課程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第一部分前言 美術是藝術的主要門類。它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 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近代以來更以其豐富的教育價值成為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以獨特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當代社會對...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23年版

2001年,國家啟動了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構建了有中國特色 反映時代精神 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各學科課程標準得到中小學教師的廣泛認同。同時,在課程標準執行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標準的內容 要求有待調整和完善。為貫徹落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23年版

全日制義務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第一部分前言 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 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近代以來,美術課程更以其豐富的教育價值列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當代社會的發展對國民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習影象傳達與交流的方法 形成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