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中「學情」的理解

2022-10-13 21:18:05 字數 4875 閱讀 2919

2023年08月18日 09:49 **:《全球教育展望》2023年第2期作者:謝晨胡惠閔字型大小

作者簡介:謝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胡惠閔,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062

內容提要:本文回顧了近十年國內學情分析研究對「學情的概念」的**,發現已有研究的主要追求是盡可能全面地列舉、歸納「學情」所包含的內容。然而,這些榜上有名的「學情」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究竟是否經過了科學論證?

通過論證的學情,又是否有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彌補其造成的學業差異?本文試圖回答這兩個問題,並提出新的學情准入標準。

關鍵詞:學情學情分析概念研究

標題注釋: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專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監測與公告機制研究」(11jjd880010)研究成果。

以「學」定教是理論研究者和一線教師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時至今日,「學情分析」要分析的「學情」究竟指什麼、具體包含哪些專案,依然沒有乙個明確的說法;一線教師在進行學情分析時,通常也是憑著經驗、感覺進行。究其原因,是對「學情」這個概念所包含的關鍵特徵還沒有認清、認全。

理解什麼是學情有三個基本問題要回答:定義學情的方式有哪些?不同的定義方式對學情的理解有何異同?

定義學情需要考慮哪些相關因素?要清晰、合理地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對目前關於學情概念的界定進行梳理,釐清學情概念的不同理解,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支援。

一、研究方法

本文用文字分析的方法對既有研究文獻進行梳理。鑑於中國知網資料庫在中文文獻儲存方面的權威性、全面性以及可獲得性,本文以中國知網的「期刊全文資料庫」作為檢索的主要範圍。

檢索詞的確定,是影響檢索是否全面的關鍵。在文獻檢索和閱讀過程中,筆者發現不同的研究者常常使用不同的名詞來**「學情分析」這個領域。為了更全面、完整地掌握既有研究的面貌,筆者在研究中不斷挖掘、積累「學情分析」的同義詞、近義詞,並不斷用新獲得的關鍵詞搜尋文獻。

本文最後確定的檢索詞有:學情、學習需要、學習需求、學生需求、學生需要、學習者分析、學生分析、分析學生、了解學生、教學物件分析、以學定教、差異教學。

最終執行檢索時,各項檢索條件的設定如下:學科領域為「社會科學ⅱ輯」,內容檢索條件為「篇名①」檢索,輸入上述檢索詞進行「精確匹配」,檢索詞之間為「或含」關係,文獻**為「核心期刊或cssci」,不對發表時間進行限制。共得文章467篇。

此外,在知網的「博碩士**資料庫」和一次國際會議中又得到3篇重要文獻。

在此基礎上,本文確定了文獻篩選的四大原則:優先考慮核心期刊、優先考慮有明確定義的文章、優先考慮與本研究問題相符的成果、平衡不同型別的研究文獻。再經過去除重複的、模糊的文章等步驟,最後選出58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獻。

本文正是基於對這58篇文獻的分析得出相關研究結論。

二、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學情概念的界定方式主要有三種,三種方式對學情理解視角各不相同,最終形成的學情定義及對實踐的指導也不盡相同。

(一)用概括性的方式給「學情」下定義

第一種是通過概括性的界定方式來給學情下定義,即用概括性的、抽象的、較全面的方式來呈現學情概念。共有9篇文章採用了這樣的方式。(見表1)

表1顯示,概括性的界定方式,對學情有乙個基本的共識:「學情」即「學生的情況」。這也是人們通常對這個詞字面意思的直接反映。

但這一共識也帶來如下麻煩:學生身上的資訊太多了,比如說學生的性別、籍貫、興趣、愛好、特長等等,到底該關注哪些?

於是,有研究者便給學生情況新增限制條件,縮小範圍。如鐘祖榮將學生情況限定為「學習方面的情況」,陳隆陞則將條件限制「在課堂裡」。丁愷與耿歲民則採用「變數」一詞,將「與學習者相關的一切變數和因素」納入其中。

但不同的是,他們從另乙個角度對學情中的「學生資訊」加以限制,尤以耿歲民的表達最為清晰:學情必須是「影響教與學效果」的那些資訊。他們認為,在分析學情時,研究者通常會很關注諸如學生的性別、家庭背景等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但是這些資訊並不屬於「學習方面的情況」。

學情分析的目的是指導教學,無論是不是學習方面的資訊、是不是課堂內的資訊,只要是真正對教學效果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生變數,都是需要考慮的。

那麼,「來自學生的影響教學效果的變數」到底有哪些呢?如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指導教學,就必須把抽象的定義化為具體內容,於是就有了列舉式的學情概念界定方式。

(二)用列舉式的方式給「學情」作歸納

列舉式的界定方式將與學生學習情況相關的資訊一一枚舉出來,以此作為學情概念的內容。有28篇文章採用了這種定義方式,討論了「學情分析」中的「學情」具體指的是學生哪些方面的資訊。

最流行的列舉方式即頭腦風暴式的自由聯想,想到哪些內容是學情分析應該關注的,就一一列出來。例如下面這個例子:

「備學生至少要考慮以下十個方面:(1)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2)學習興趣。

按照產生時間,興趣可分為當前興趣與長遠興趣;按照興趣的持久程度,興趣分為有趣(刺激、好玩)、樂趣與志趣三個層面……(3)學習需要。……(4)學習方法,包括時間管理、考試技巧、高效記憶方法、制定學習計畫、學會閱讀及做筆記等。(5)學習習慣,包括學習時能否集中注意力、是否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能否按時完成作業、習慣的學習方式……(6)學習態度。

……(7)學習環境。……(8)學生情緒以及自我狀態。(9)學生文化。

教師要了解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偶像與愛好等,理解學生的獨特語言、思維方式、價值觀與整個文化。……(10)學生生活。……」[10]

列舉方式的價值在於將有關學情資訊蒐集得更全,可一旦試圖說明資訊與資訊的相互關係或將這些資訊整合時,就會發現,學情與學情之間包含關係、並列關係等很難把握。

有研究者意識到這些問題,他們採用了分類討論的方式來理解學情。如安桂清[11]就以課前、課中、課後的學情作為分類標準,指出當下僅強調課前的學情分析,忽視課中和課後的學情考察,從巨集觀上指出了不足之處。陳隆陞[12]則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估」三個層面的學情,表達基本相同的構架。

王海燕[13]等根據學情分析的時機對學情進行歸類,提出應該在班級變化時、學習任務改變時、教學組織形式改變時分析相關的學情資訊。耿歲民按照「學期的學情分析、單元的學情分析、課時(包括課前、課中、課後)的學情分析」歸納,則使得這個時機的劃分更為清楚明白,且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他還對各個學情條目做了比較全面的分類和歸納(見表2)。

也有學者對當前採用分類討論方式分析學情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如丁愷、[14]安桂清[15]等提到當前「過於注重對學生群體共性的分析,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考查」的問題。

「分類討論」的意識與方法,是今日中學數學著力培養的數學素養,其最高境界是「不重不漏」。達到這個境界的關鍵,是找到合適的分類標準。有了標準作指導,就能看到所有研究的問題究竟包含幾個維度、維度與維度之間是什麼關係等。

但列舉學情所包括的內容是不是真正揭示了這一概念內涵、是不是等同於學情概念也有待商榷。

(三)從學情是否影響教學的角度描述學情

有學者認為,只是從學情「應該」包括哪些方面的角度分析學情其實際效果是有限的,對學情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學情對學習效果是否有影響,只有對教學效果會產生影響的學情才是真正應當關注的學情。共有18篇文章**了這一話題。

被論及最多的是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的必要性。韋玲珍[17]認為新的學習是建構在個體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的,已有知識影響新知識的建構。這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但問題是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很多,難道教師全都要了解?

安桂清、[18]楊小軍[19]指出當前學情分析缺乏與具體教學內容的匹配,忽視與具體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技能儲備的分析,因而無法辨別學生學習的特定起點能力。

王樹平[20]與吳銀銀[21]都強調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學習和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因為科學原本就是從生活世界中抽取出來並加以理論化、形式化的結果。但在做學情分析時,肯定還是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做相關的分析、調查。

韋玲珍[22]則認為學情分析還要關注學生的交往性學習能力,因為學習必然涉及師生之間的交往,但沒有解釋何為交往性學習能力及其與學習的具體關係。她還提到學習風格,雖然也筆墨不多,但這是學習心理學流行的主題。

上述研究的共同點是,不僅列出要關注的學情資訊,同時說明這些資訊對教學可能產生的影響。但「該學情是否真的能影響教學、多大程度上影響教學」則論證不多。因此,有學者提出,要將學情分析與教學活動的過程相結合,注重學情分析結果在教學中的應用,從而深化對學情的理解。

陳隆陞[23]分析了115個語文教學設計後,發現乙個悖論:教學設計中都有學情分析,卻沒有應對學生實際水平和個體差異的教學措施。耿歲民[24]的文獻梳理也得到類似結果:

輕視學情分析結果的應用。為此,陳隆陞[25]提出了「基於學情分析的課堂教學迴圈圈模型」,把學情分析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教學設計,即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並依據學習起點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二是教學實施,即組織學習活動,關注學習狀態;三是課堂評估,即對學習結果評估,並依據評估情況調整計畫;如此迴圈。

安桂清[26]的設想則更進一步,不僅要構建乙個貫穿課前、課中、課後的動態的學情分析系統。並且提出「教學的設計、實施與改進是由學情而不是預定的教學內容所引導和推動的」,要讓學情引領教學。

耿歲民[27]專門設計了「學情分析方案」,將不同學情分別適用於指導哪些教學活動相對應,嘗試建立學情分析與教學的聯絡。

這些成果深化了學情分析的研究,使人們對學情概念的理解由靜態的、應然的走向了動態的、實然的,特別是將學情分析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的觀點拓闊了學情分析的思路。

三、討論與建議

看了上述綜述和舉例後不難發現,當前研究的乙個方向是竭盡各自的經驗、閱歷,盡可能全面地列出「學情」應該包含的內容。「學情」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廣,專案越來越具體,大有海納百川之勢。沿襲這樣的思路,最後學情分析勢必涉及人類所能知曉的關於學生的一切事宜。

那麼,後續的研究者應該如何去整合這些成果,中小學教師又該如何把它們付諸實施呢?我們是否應該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構建更全面的認知框架、更為細緻的分類標準,使得列舉出的每乙個專案各得其所?

本文認為,對學情概念的理解,要關注以下四個問題:第一,現有研究對「學情」概念的界定,可以總結為「對學習效果有影響的學生資訊」,這是學情研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教學實踐需要的,不是乙個抽象定義,而是確定學情究竟特指哪些方面的學生資訊;第三,面對現有文獻提出的各種學情,迫切需要的是科學地、嚴謹地論證好究竟有哪些會導致學習效果的差異;第四,對那些被甄別出的學情,必須在獲得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之後,才可以推廣為學情分析的物件。

單元教情學情分析

班級 姓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教師評語 等級 一 選擇題 每小題只有乙個正確答案 1 實驗室中裝有濃硫酸的試劑瓶應貼有的圖示是 2 下列物質不能由金屬和酸直接反應而製得的是 a 氯化鎂 b 硫酸鋅 c 氯化亞鐵 d 硫酸銅 3 混有...

學情教情分析研究報告

本次期中考試由學校自行組織和安排,參加年級六個,其中區調研 二 五 六年級,統一使用區試卷 其他年級本校老師出題。一 二年級考語文,數學 三 四年級考語文 數學 英語 五 六年級考語文 數學 英語 科學 品社。教情分析 在期中考試前,教師們都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但是對於複習工作做的較少,各科成績與上...

九上第六單元教情學情分析

一 選擇題 每題只有乙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40分。1 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要為真理而鬥爭!這首廣為傳唱的歌曲詞作者是 a 歐仁 鮑狄埃 b 狄蓋特 c 聶耳d 馬克思 2 1848年馬克思 恩格斯合著的 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一種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