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高雅生活情趣》教學設計

2022-10-13 15:48:08 字數 4036 閱讀 1765

課題:追尋高雅的生活情趣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追尋高雅的生活情趣》。本課依據課程標準「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中「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部分:「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二、學生情況分析

新的階段、新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許多新的生活情趣,但生活情趣具有不同的層次。其中,有健康的、高雅的,也有不健康的、庸俗的。但這些對於十二三歲年齡階段的少年學生來說,由於他們缺乏經驗和必要的科學知識,常常不能正確區分生活情趣的高雅與庸俗。

有的學生還會誤把庸俗、低階的情趣當成健康的、高雅的情趣。處於從小學進入中學新階段生活過渡的特殊時期,學生特別需要關於情趣分析、情趣培養方面的知識。

同時,高雅的生活情趣又不是憑空產生的,高雅的生活情趣需要培養和引導。像欣賞藝術作品等生活情趣就需要長期的薰陶與培養,有些甚至需要學習相關藝術的知識等。有的生活情趣不僅是一般的情趣,還是與高雅的情操、人生的理想結合在一起的。

所以,本課從學生成長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學生進入中學生活階段的特點,試圖在引導學生培養生活情趣的同時,注意讓學生有目的地選擇豐富的、健康的文化生活,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提公升情操,讓生命更有意義。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生活中美好的情趣,培養樂觀幽默、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覺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能力目標

1.運用正確的方法,積極追尋高雅的生活,過真正富有情趣的生活。

2.通過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辨別能力。

(三)知識目標

1.知道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追尋高雅生活的重要條件。

2.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

3.知道自覺陶冶高雅情趣的不同途徑和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去思考、發現、品位生活中的情趣。

難點:如何提公升為高雅的生活情趣。

五、教法與學法設計

利用故事、活動創設教學情境,力爭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在課內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教學中引導學生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好奇心和**願望。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引導學生採用「**式」的學習方法,參與課堂教學的現場討論活動,在積極主動愉快的氣氛中去接受所學的知識,培養豐富的情感。

六、教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匯入:以一首歌曲羅大佑的《童年》引入課題,欣賞著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想象歌曲中描繪的場景,引出歌詞:「黑板上老師地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地童年。」

問:「你們想過迷迷糊糊地童年嗎?」

學生回答

教師引出:那麼,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和陶冶高雅情趣?在培養和陶冶高雅情趣的過程應該注重哪些問題?這是本課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新授:課題:二、追尋高雅生活(板書)

展示學習目標:

1、知道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追尋高雅生活的重要條件。

2、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

3、知道自覺陶冶高雅情趣的不同途徑和方法。

4、感受生活中美好的情趣,培養樂觀幽默、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覺陶冶高尚的情操。

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去學習本課知識。檢查預習結果。

****《都市男女》片段,問題:1、如何幫蘇青青由膚淺變成高雅?2、分別評析英雄和蔣文彬給她的建議?讓學生做小老師通過本節課學習幫助青青解決困惑。

(一) 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板書)

(多**顯示)

由英雄的建議「笑」引出一些生活中的名人警句或諺語得出結論我們在生活中要有樂觀的心態。

(多**顯示)

活動一:創設情境分享快樂

「假如有人到你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你的茶杯」。

請你用一句幽默的語言來緩解這場尷尬。

樂觀、幽默是人們精神愉悅的一種健康心態,也是良好心理品質的具體表現。樂觀、幽默的人,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抓住生活中有趣的一面,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並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所以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條件。

(二)、好奇與從眾(板書)

通過《都市男女》片段中蔣文彬給青青的建議引出讀書——興趣——好奇心的心理。

活動二:課堂辯論:

正方: 好奇心強是好事。

反方: 好奇心強是壞事。

教師總結:正確對待好奇心——重要前提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對美好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是應該鼓勵的,但不能僅僅停留在好奇上,還要善於將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從而培養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歷來成就大事業者無不在中學時代就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許多成就事業者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興趣產生樂趣,由樂趣而變為志趣,立志為之奮鬥。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好奇上,還要善於將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培養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活動三:通過多**展示**《大頭兒子的故事》引出攀比、從眾心理。

通過討論的方式學會正確運用好奇和從眾為起點來追求高雅的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來達到理論教學的目的。

通過辯論,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對美好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是應該鼓勵的,但不能僅僅停留在好奇上,還要善於將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從而培養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歷來成就大事業者無不在中學時代就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許多成就事業者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興趣產生樂趣,由樂趣而變為志趣,立志為之奮鬥。

高雅生活情趣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生活和集體。但是,在集體活動中,要注意鑑別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地「隨大流」。「隨大流」的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是司空見慣的,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從眾現象」。

我們要學會辨別不同的情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從眾,會使我們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於我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豐富的文化生活(板書)

問題:在**中《都市男女》青青每天都做些什麼?

學生回答後,引出如何豐富文化生活,中學生該怎麼辦?從德、智、體、美、勞方面提示。

如果我們要想成為情趣高雅的人,就要豐富自己的業餘文化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是充滿七色陽光的。人們的情趣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如:

「有人講究修身養性,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有人喜好種花賞花,寸土之隅,可謳田園牧歌;有人喜好旅遊,跋山涉水練膽識;有人喜好池旁垂釣可修性格之柔;有人閒暇之餘喜好弈棋,操練著聰明的遊戲、智慧型的體操;有人喜好感受**、舞蹈的魅力;有人喜好集郵,方寸之內,可覽五洲等等。這些既調節了生活,又獲得了知識。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從豐富的文化活動中,領略生活的真正意義和情趣。

(四)提公升情趣,陶冶情操(板書)

活動四:課件展示余光中的《鄉愁》,思考:「每當看到這首詩時,你的心中會有什麼樣的情感?」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在追求生活情趣的過程中,我們的情感世界,總能在無形中受到陶冶,提公升為情操。就是在這種對美的追求和感悟中,我們陶冶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會讓我們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輝。

教師:希望同學們積極的參加班級體、學校、國家組織的各種活動,這樣我們的情趣就得到了提公升,我們的情操也受到了陶冶。

八、課堂總結回歸整體

這節課,我們懂得了高雅生活情趣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興趣和感受;懂得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但是不要盲目從眾;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條件;善於將好奇轉變為濃厚的興趣,學會鑑別不同情趣,避免盲目從眾;豐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提公升情趣,陶冶情趣。讓學生填充好智慧型樹。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老師希望你們在生活實踐中有目的地選擇豐富的、健康的文化生活,追求美的高尚的情操,提公升自己的情操。做一名情趣高雅的人,將來為國家和民族做出更大貢獻。

九、作業

課後通過合作方式辦乙份班級的生活情趣小報。

十、板書設計

二、追尋高雅生活情趣

1、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條件);

2、正當的興趣愛好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基礎);

3、豐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

4、提公升情趣,陶冶情趣。

追尋高雅生活

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xx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框的內容 追尋高雅生活 板書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情趣與興趣,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生活處處有情趣,懂不懂生活情趣,能夠愉悅地學習 工作 生活,使一天的疲勞在輕鬆...

培養中學生高雅生活情趣

摘要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學精神和科學生活的要求。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是培養高雅生活情趣的起點。豐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要培養中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必須認真學習,要多讀書。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是培養高雅情趣的有力保證。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

論小學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情趣

2011 2012學年度下學期教學 摘要 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使他們從小更加熱愛生活 熱愛數學。關鍵詞 數學教學新課標生活情趣 新的 數學課程標準 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 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