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利用「前概念」實施有效語文教學

2022-10-13 12:48:04 字數 832 閱讀 2840

博雅學校二(1)班語文教師李才清

一、前概念的定義學生在走進教室前對即將學習的科學知識不是一無所知的。我們把學習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學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習慣、經驗、思維方式而獲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積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學性的經驗,稱之為「前科學概念」,簡稱「前概念」。科學概念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有效轉化學生的前概念,它有兩種基本的轉化形式;一是學生的前概念與科學概念基本一致,需「豐富」;二是與科學概念有差距或相矛盾,需「修正」。

因此,如何在教學中高度利用學生所具備的前概念,把學生已有的正確的前概念順利轉變為科學概念,轉化和改正阻礙和干擾學生的錯誤的前概念,是每乙個語文老師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1.識字教學中前概念的運用很多形聲字的教學,培養了學生讀字讀一半的習慣,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字,也不查字典。

如:嵩(高)、尷(監)尬(介)等,學生潛意識裡都會讀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前概念的運用,特別指出,加強訓練,要求學生必須查字典。

2、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些修辭手法。學習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後,學生頭腦中又形成了新的前概念:句子中有「像」「似的」這些詞語,就是比喻句。

針對這種情況 ,我們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找出句子中的本體、喻體、比喻詞,同時強調同類不能作比。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就不會犯這樣的前概念錯誤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草率地用所謂的正確的觀點去覆蓋學生原有的想法,那麼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概念的轉化過程是乙個認識結構的調整和完善的過程,它需要有內在的**慾望,也需要有外部條件的支援。在科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就適時地介入,引發學生對科學概念的不滿,激發概念轉化的內驅力,使前概念和科學概念發生互動作用,根據兩者的優勢及侷限性進行相互協調,再施加有效的教學引導,收穫的往往是驚喜。

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民族本土文化

作者 謝美鑾 課程教育研究 上 2014年第08期 摘要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已經成為現今語文教師面臨的問題之一,也是語文這一學科應承擔的重要責任。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幾千年以來的的文化積澱,應該成為語文資源中最為密切的一部分。作為全國最大瑤族自治縣的中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瑤族本土...

有效利用班班通凸顯語文教學成效

作者 陳美英 讀與寫 上旬刊 2014年第11期 摘要 2013年 班班通 在我校正式啟用 班班通 工程的實施,撥動了學生的心弦 激發了學生興趣,盪起了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目前,我校教師 班班通 使用已經蔚然成風,作為語文教師 我感受到有效利用...

利用有效評價促進作文教學

事實上,每一篇學生的習作既有閃光點,同時也或多或少地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只要我們在進行作文評價的過程中,能夠尊重個體差異,採取一分為二的態度辯證地去評價學生的文章,把握好評價的分寸,讓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賞識,便能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使他們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