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案

2022-10-13 11:00:04 字數 3955 閱讀 6665

教材內容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乙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山中訪友》這篇文章景物優美、寫法獨特、感情真摯、語言精彩,對初一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篇能打動他們的文章,在講課過程中應著重調動起他們對於美好的自然景物、優美的語言的體驗和感悟,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美的自然世界中。

本文講課中的最大問題可能是對景物的描寫過於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難免會顯得零亂,而且逐一講解的後果是課文給學生的感覺會支離破碎。如何使學生既能細緻地體味課文,又保持著課文的整體感、一氣呵成的美,這是教材處理中的乙個難點。

在教材處理中盡量注意給學生空間和時間去與文字進行充分的接觸,在與文字的直接接觸中產生個性化的閱讀感受,進行交流。注重對文字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語段,領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1、匯入新課:

唐代苦吟詩人賈島,以「推敲」的詩壇佳話而為人們熟悉,有誰能夠背出他的《尋隱者不遇》?(學生背誦:「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作詩人去探訪的是一位隱居山林名士,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李漢榮的《山中訪友》也是這樣的嗎?就讓我們帶著疑問,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去看個究竟。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請大家通過欣賞課文朗讀來進行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作者李漢榮的帶領下、描述中我們會依次發現作者許許多多的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麼這些好朋友都有誰呢?請大家在山中之旅的過程中把這些好朋友找出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山中好友。

(1)學生欣賞課文配樂朗讀,明確文章寫作內容、表現物件。解決字詞問題。(3-5)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著閱讀期待走入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中。優美的配樂朗讀為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產生獨特的閱讀體會,為下文交流個人閱讀體會作準備。)

(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里見到了哪些朋友?(1-2)

學生明確:古橋、大樹、山泉、瀑布、溪流、白雲、懸崖、老柏樹。雲雀、小花、石頭、雷陣雨、螞蟻、歸鳥。 (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

(3)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為什麼?(景物)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為什麼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

這兩個標題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區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學生思考、討論: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4)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

(景物後面的稱謂,將景物進一步擬人化了,;一些極具個性的句子;活用的詞語。)

在學生列舉句子時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進行分析、感悟、閱讀理解並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3、欣賞品味,領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靜心默讀。

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並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

我希望自己成為因為

(通過學生的表述,反映他們對於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著重朗讀,深入體會,再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於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讚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為

他們身上有著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著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型……)——正是由於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啟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和薰陶。

使他們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聯想創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應呢,試著猜想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著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回應的話吧。

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後互換角色,再試一次。

②要盡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

③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地選用詞語,盡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小組中的交流與合作,這個過程體現了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注,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例句:你好,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著玄妙的智慧型,深深的峽谷,漾著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歷代的高僧和隱士。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捲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懸崖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裡,看風雲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啊。

(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對知識方法的一種靈活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5、文章小結: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該愛護大自然。

九、課堂練習

1.句段仿寫

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式(長短句結合,句式整齊),寫一段熟悉的景物。

炮聲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

2.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第②段中的「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若換成一般說法,應是

(2)第④段中「我閉上眼睛……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一句寫的是眼前的實景嗎?為什麼?

(3)第⑦段中「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一句用的是什麼表現手法?該句側重寫了雷陣雨的什麼特點?

(4)「像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中國古代文人的許多篇章中都離不開酒,許多文人的名字與酒連在一起,這是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請寫出你所知道的這樣的詩人名字(一位)

詩文名篇題目(一篇

(5)第⑦段中「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是句式。

(6)第⑧段中「順便還帶回一路月色」交待了什麼內容?

參***:1.略

2.(1)進山看景 (2)不是。這是作者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後的感覺,寫的是想像。

(3)比喻。該句側重了雷陣雨的聲勢。

(4)李白或陶淵明等篇目須與之對應

(5)反問 (6)返回的時間。

十、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進一步欣賞文章主題美、語言美、形式美。

(2)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板書山中觀景(事)

山中訪友擬人手法(手法)

熱愛自然(情)

山中訪友教案

第一組 感受自然 一 單元教學目標 編排本組課文的目的 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 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 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二 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 本組教材安排了四篇課文,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1 14課時。...

山中訪友學案

1 老橋是我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為什麼說老橋德高望重?2 有感情的朗讀3 4 5自然段,這幾個段落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你喜歡的原因是什麼?二 組間互助 幫助別人成功,你才會成功。針對問題 3 4 5自然段,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你喜歡的原因是什麼 同桌相互問答 三 精讀課文,合作 1 作者是那麼地熱愛...

浙江教師招聘面試備考《山中訪友》教案

浙江教師資 浙江教師招聘考試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比喻 排比 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體會本文的語言美 形象美。3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 與自然為友的美好情懷。二...